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章鱼说」,作者蓝猫老师。

?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一说起数学启蒙,很多人的反应就是1、2、3、4……

  接着就是:1+1、1+2、1+3、2+2……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然而——
你是否对这些场景有些眼熟:
孩子数数漏数字,怎么纠正都是错;
孩子加法不熟练,时对时错真恼火;
孩子逻辑能力弱,简单题都不会做……

我们从幼小衔接游戏营里,也看到了这些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雷一:低估数数,高估数字计算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场景一·


孩子:1、2、3、4、……19、21
妈妈:等等,19后面是多少?
孩子:(困惑)19、21
妈妈:等等!19后面是20,20后面才是21!重新数一遍!
孩子:(小心翼翼)1、2、3、4、……19、21
妈妈:(血压上升)

·场景二·


妈妈:2+3等于多少?
孩子:(仰着头)等于5
妈妈:7+8等于多少?
孩子:(仰着头想)……
妈妈:那7+6等于多少?
孩子:等于13
妈妈:那7+8等于多少?
孩子:(仰着头想)……

妈妈困惑:孩子究竟会不会计算呢?

·问题诊断·


这样的场景,很多情况下问题都是出在数数上。没有足够的具象积累,就直接进入抽象。

不少人对数数有些误解。孩子会从1数到100,就代表孩子会数数吗?
其实并不是。

那为啥那么多家长和早教机构,都热衷让孩子从1数到100呢?
——因为孩子从1数到几,最能量化、最好显摆、最容易打败邻居家孩子……

但,这样的数字“1、2、3、4、5”,在孩子眼中,和“a、b、c、d、e”,和“床前明月光”,没有任何区别,不过是背诵而已。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真正的数数,是有这样几个方面:

1.会用数词,也就是在生活中会说“一本书”、“两棵树”、“三只猫”……

2.会一一对应数数,不单单会凭空数1、2、3、4、5……更要会让抽象的数字和生活中的物品对应起来。比如,指着第一个苹果数1,第二个苹果数2……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物对应”。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3.会用最大数表示总数。
比如,在一个一个数积木的基础上,知道数出来的最大的数,就是这堆积木有多少根。

4.会分别数两组数,用一一对应比较大小。
熟悉多和少的对比关系,比如两堆积木,先从视觉上感知哪堆多,哪堆少;然后,左边堆拿一根,右边堆拿一根,一一对应,用这种方式判断出哪个更多,哪个更少。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5.知道加法是合在一起,会接着数
再进一步,用数数来理解加减法。比如,知道把两堆积木合在一起,就是加,知道数完一堆,再接着数另一堆,数出来的数,就是加在一起有多少根。

可千万别小瞧了数数,数数对数感培养帮助巨大。数数的意义,在于对数的理解,在于一一对应和分类有序的思维。

通过数数,不断强化,让孩子最终了解数量的概念。
对于孩子来说,“1”、“2”这些符号没有意义,只有当他在生活中积累了足够多“1个苹果”、“2个橘子”……这些具象的素材后,大脑才会抽取这个符号的意思。也就是说,当孩子提起数字的时候,脑子里是有图像的,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一一对应,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孩子理解了比较的本质就是一一对应以后,把相同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不同的部分。这样,以后遇到任何比较的题目,不管是减法,还是多项式比较,甚至是集合比较,孩子都能很快理解。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分类有序,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杂乱无章的现实情境中,寻找内在简单逻辑的能力。这是未来数学学习中重要的解题能力,更是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具体事项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正确打开方式·


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数,理解加减法,最重要的需要直观。比如前面的“7+8”,三角龙的老师会这样做: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7+8,就是一张7个点点的卡,和一张8个点点的卡,放在一起,一共有几个点?

最简单的:可以让孩子一个一个数,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接着,有没有简便方法?我们已经知道第一张卡是7,那这张卡就不用再数了,直接接着数第二张就行,“8、9、10……”就能更快得到答案。

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观察一下,点点的排列。当孩子熟悉10这个数字以后,很快就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左边第一行的点点和右边第一行的点点,可以凑出一个10方格,接着数数剩下的就行。
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左边缺了3个,右边第二行刚好拼过来,也是一个10方格,接着数右边的第一行就行……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凑十法。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后续所有计算基础,大数计算、分数计算、小数计算……,都源自10以内加减法。先从具体的实物卡牌开始,当卡牌上的十方格,内化到孩子脑子里,孩子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准确率,自然就会上一个台阶。

此外,当孩子玩得熟练了,少量点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直接被感知到,无需数数,这也是一种视觉数感的练习。

雷二:急躁催促,孩子却慢吞吞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场景·


背景:妈妈和孩子一起玩桌游

妈妈:有没有看出来?
孩子:(思考中)
妈妈:有没有!看,2+3等于多少?是不是等于5,这里!
……
妈妈:这都看不出来。
……
妈妈:快点!有没有看出来!

·问题诊断·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陪伴孩子,提出问题后,就希望孩子能立刻答出来;如果孩子没能立即回答,就会一直催促他;催促不成,就直接开始指导、示范,想要教他;万一孩子不听或没听懂,就很容易让人着急上火。

·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时候,数学学习,需要慢下来,放下功利心,让孩子慢下来思考,给孩子留白,让孩子在游戏中观察、操作、探索、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是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三角龙的老师会这样做:

1.“等”,也叫做“静待花开”。陪玩就陪玩,放低身段,放下手机,投入地跟孩子玩游戏。让孩子觉得“我就是在玩”,感觉不到“我在学数学”。
而由于游戏的设计,实际上把数学启蒙融入进去了,孩子为了在游戏中获胜,就会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找到赢的策略,在这个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数学学了,锻炼了数学思维,这只是开心玩游戏的副产品。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数学启蒙,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探索知识、发现方法的过程。

2.“戏精上身”,多拍“彩虹屁”。
“哇,2+3等于5 你都看出来了呀,太厉害了,我都没看出来!
“你太牛了!1+4等于5都看出来啦,你比我厉害多了!再这样下去我可要输了!”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孩子的数学兴趣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数学好玩”、“我能行”!适当的难度+正向激励+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是让孩子对数学源源不断产生兴趣的原动力。

雷三:强制引导,孩子不知所措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场景·


背景:玩解谜游戏(例如聪明格),找出最容易确定的之后,孩子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妈妈:找唯一确定呀!看看哪个是唯一确定!
孩子:(不吱声)
妈妈:哪个是唯一确定!你看这个,是不是填3!
孩子:(小心地点点头)
妈妈:这个,是不是填2!是不是唯一确定!

·问题诊断·

问题诊断
逻辑推理问题,家长不知道怎么教,却强制引导;但又深入不到细节,暴力引导;孩子听不明白,无法理解,不知所措。家长苦口婆心地教,孩子委委屈屈地学。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事实上,逻辑推理是很难“教”的,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思考、感悟中成长,才能有效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在《聪明格》的说明书上就明确写着“切记,千万不要教你的孩子怎么做!”

·正确打开方式·


聪明是“玩”出来的。三角龙的老师会这样做:
让孩子自己玩,自己探索,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把他的思路讲出来:
“哎呀,我做到这一步了,做不出来啦,你帮忙看看,后面还有哪个数可以先填呀?”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通过语言把事情浅显易懂地向别人讲清楚,看似“教”了别人,其实受益的是自己。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纠错、自我梳理逻辑的过程。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数学启蒙的这些雷,你都踩过了吗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