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家长见面会上,有一位妈妈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她说,她们家族有些成员可是信奉“快乐教育”的忠实粉丝,觉得让孩子小时候压力山大是万万不可的,搞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还认为那些什么优秀的品格和价值观是每个孩子都会自然发展出来的,不需要过早的进行教育和引导。
所以呢,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是采取“无所谓”态度,哪怕孩子成天玩耍也没关系,家庭作业?不存在的!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这种“散养”的方式看似给了孩子无尽的自由,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位妈妈透露,她发现这些已经步入中学、大学的孩子身上,似乎都存在这么一些共性:
学习方面呢,他们往往是“不求甚解”型的;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想法,只是想着一味地享乐;碰到困难呢,基本就是绕道走。
这位妈妈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样下去,是不是就相当于把孩子给“废”了?
01
成长是一种变化,
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积极适应!
02
快乐并非成长的唯一底色,
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创造快乐!
在学校没有遵守餐厅纪律,在餐厅跑跳被给予了警告,他会不快乐;
没有遵守操场规则,从高的滑梯跳下来,落地时脸擦到地,青了一块,他会不快乐;
足球比赛输了,他会非常不快乐;
课间休息,没有和小朋友玩到他最喜欢的游戏,他也会不快乐……
本文知识内容刊于《父母必读》杂志
编辑 | 《父母必读》编辑部
组稿排版 | 小喇叭
视觉设计 | 宫颖
《父母必读》2022年10月刊已上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