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回归
¥110.2
中外名人
¥59
科学系列
¥169
新年日历
¥128
9月17日,中秋节前夕,在太空出差3个月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平安返回。
3名航天员在太空拆快递、吃苹果、跑步、打乒乓球等视频,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于太空生活的“吃瓜”心愿。
10月16日,时隔一个月,“神舟十三号”再次出征。
此次“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了3名航天员,并将其送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
迄今,3名航天员已经在太空生活一个月了!
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担任北京总调度的高健也因在任务中多次回复“北京明白”而火遍全网。
这位1994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在岗位上用沉稳清晰的回答来保障航天发射信息交互畅通,确保航天员能在太空随时随地与地面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他在内的9名小组成员全部是“90后”。
目前我国航天科技的队伍十分年轻化,比如空间站核心舱、新型舱外航天服以及新型火箭研制团队都是由平均年龄35岁、极具创新能力的年轻人组成的。
而这群“90后”年轻人与航天的缘分,不少都缘于当年看到了杨利伟飞向太空的场景,他们从此对太空感到好奇并最终选择了从事航天事业。
相信随着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建成,一定会有更多孩子爱上航天科技,爱上太空探索;
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航天事业,不断推动我们国家太空探索事业的创新发展。
《父母必读》杂志也专门邀请了航天领域的科普专家张智慧老师,对如何从孩子对太空领域的兴趣角度出发,培养孩子的创新与创造能力进行了分享。
年终特惠
2021全年杂志订阅仅需152元
01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对传记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作为一个妈妈,我特别能理解,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特别是很多问题不着边际,让人无从回答。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从咿呀学语到侃侃而谈,每个孩子都要学习认知他周围的世界。
正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着孩子的不断成长。
而提出问题,正是孩子们基于想象和好奇,理解世界、不断调整自我认知的学习过程。
但是,这种好奇心不会一直那么强烈。当孩子完成基本认知建构后,他的好奇心就会下降。
另外,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是遇到挫折,比如经常得到父母类似“你胡思乱想什么”“这不是很简单嘛”等类似的回复,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因受到打击而逐渐丧失。
好奇心丧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想象力和思考积极性的降低,甚至是不会提问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02
培养孩子热爱的能力
热爱不是单纯的兴趣,热爱代表着愿意为之付出。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就是愿意为之,不畏困难与艰险。
兴趣不等于热爱,从兴趣到热爱,中间还有知识积累、专注力、毅力、关联与分析等素质的养成。
在航天工程中,提出一个创新想法后并没有结束,最难的是通过工程实践将其实现。
这就需要不断地论证想法,综合各种知识与技术,克服各种困难加以解决。
其中,知识储备、专注力、毅力、建立知识关联等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只有持续地热爱,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03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很“热”,但其实它并不神秘。
它与儒家经典《中庸》中所叙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思维一方面注重逻辑与论据,同时也体现独立与自主的人文精神,即不盲从权威,不囿于经验。
对孩子而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鼓励孩子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并解决问题。
航天一线工作者精心创作
给孩子种下美丽的航天梦种子
总之,创新是一种品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持续细致的关注。
希望对航天的好奇与热爱能成为孩子心中的一颗种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为孩子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本文知识内容刊于《父母必读》2021年第10期
专家支持 |张智慧 编辑 | 高婷
组稿排版 | 宋宇 视觉设计| 宫颖
《父母必读》杂志2022年订阅开始啦!
全年300元,每天不到1元
你将拥有
200+篇养育话题深度解读
100本优秀图画书先睹为快
孩子特别喜爱的《阿毛手册》
30次参与话题讨论机会
看+听,多元知识获取渠道
定制服务,个性化养育支持
专属直播,与大牌专家面对面
………………………………………..
现在订购
更多精彩内容“”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