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MwODg4OA==&mid=2650095142&idx=1&sn=7acf24695e1ba616f1d875c1e1a84fab
前两天,看到清华学生对杨振宁教授的一段采访,很有感触。
学生问杨教授:“如何在年轻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杨教授就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讲“鸡兔同笼”、“韩信点兵”这类数学问题,自己学得很快。
后来自己当了父亲,也给三个孩子讲类似的数学题。
孩子们虽然学得很快,但和他有很明显的区别:
教了一年之后,“鸡兔同笼”怎么算,他记得清清楚楚,孩子却忘得干干净净,就好像从来没听过一样。
这个区别,让杨振宁意识到:自己对数学很敏感,而三个孩子能学好数学,却不像自己那么喜欢。
后来,父子两代人果然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杨振宁擅长也喜欢数学,数学又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所以他才能在物理方向深耕下去,最终获得诺贝尔奖。
而杨振宁的3个孩子,没有一个从事相关行业的。
杨振宁与子女合照
杨振宁最后说: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早知道,自己对哪方面特别接近,对某个东西特别有兴趣,这可能就是将来值得发展的方向……天生的偏爱值得加以培养。”
这一点,我真的特别认同。
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得多。
人这一生中,真正能决定命运走向的因素,寥寥无几。
像出身、婚姻,或者是其他机遇,这些都属于不可控的外界因素。
孩子唯一能掌控的,也能培养出来的,就是自我认知能力。
如果孩子会客观的评估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就能扬长避短,人生少走很多弯路。
相反,如果只知道埋头蛮干,他就很容易因为失去方向而陷入困局。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胜过一万件事的平庸
大家应该都听过那个著名的“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板子。
在这种思维引导下,很多父母都把重心放在了补齐孩子的“短板”上。
只是短板之所以会成为短板,就是因为孩子天生不擅长,也很难改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总是消耗在这些事上,就会低效且痛苦。
可是,如果我们把木桶倾斜,木桶能装多少水,就会由长板来决定。
当我们把孩子的长板无限延伸,不仅会事半功倍,孩子也更容易脱颖而出。
还记得那个多次上热搜的北大天才数学教授韦东奕吗?
他在数学方面的确天赋异禀,但也有人吐槽过:韦东奕口齿不清,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甚至还有人说:如果北大教授都这样,我的孩子还是别去了吧。
事实上,韦东奕性格方面的缺点,父母和老师很早就发现了。
网友@学术状态帝曾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小学时,老师要求写周记,韦东奕却写出这样一段话:
可想而知,这样的“怪”孩子,是很难被其他孩子接受的。
如果是普通父母,看到孩子这样孤僻不合群,早就该焦虑担心了。
但韦东奕的父母接受了孩子的不同,尊重了他的天性,让他钻进自己擅长且喜欢的领域内。
无独有偶,韦东奕的恩师张永华,也是这么做的。
中学时,韦东奕常常会上课时,突然站起:“错了,太麻烦,我来讲”。
这样的孩子虽然聪明,但在老师眼里,难免会有些不讨喜。
但张永华却非常欣赏韦东奕的数学天赋,以及他那份赤诚和热爱所打动,带他做奥数训练。
正是因为父母的引导,老师的赏识,擅长数学却总分不高的韦东奕,最后才能被山大附中免试录取。
这才有了后来那个拿下2次奥赛金牌,保送北大的韦神。
记得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一个高桶了。”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成功的最优攻略,不是要求十全十美,而是做到单点极限。
试想下,如果父母和老师,只把目光集中在他的短板上,比如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偏科……最后会怎样呢?
一个孩子总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上打转,天赋和内驱力就会被慢慢消磨掉。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世界上没有那个在数学领域,闪闪发光的韦神,而是多了一个迷茫平庸的普通人。
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精细的时代,指望孩子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了。
即便可以,大多数孩子也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泯灭与众人。
因为一万件事做得平庸,都不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把目光放在帮孩子找到自己的长板,把目光锁定在他的优点上,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对的地方。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所谓天赋,
到底是什么?
很多父母都知道,要趁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热爱。
道理很简单,但具体到操作,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无从下手。
天赋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如何发展起来?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所谓天赋,就是孩子在某方面极其敏感,比如记得很牢,反应很快;
或者说,别人要花好大力气做好的事,孩子很轻松就能做好;
它也会表现为:孩子对某一件事特别的喜爱,并愿意为此而付出。
当他全身心投入做这件事时,丝毫没有压力,只有愉悦、轻松的感受,甚至还能减压。
我和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聊天时,他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悟:
好多孩子第一次发现热爱,是在感到压力时。
比如,无聊时看见房间里有个足球,拿起来踢一踢,开心多了;
被父母骂了,把自己关房间里看书,读着读着烦恼就消失了;
作业做得心烦意乱,看见阳台上的种子发芽了,上去摘摘杂草、浇浇水,情绪就平静了。
这些天赋和热爱,都隐藏孩子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中,需要父母去仔细的观察,耐心的揣摩。
至于具体到有什么天赋,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份儿童天赋自测量表,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研究的「多方面」测验。
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对照测量表,推测他的天赋所在。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说明孩子的确有相关潜能:
父母越早知道孩子擅长哪一方面,越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发挥优势。
这里也想提醒大家:
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具体往哪个领域发展,单靠一些表现判断,根本远远不够。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还要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资源,让孩子去多体验,多感受,才能更精准的捕捉他的天赋,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天赋变成人生方向
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发掘孩子的天赋,找准发展方向,仅仅是第一步。
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导和培育,再好的天赋也迟早会消失。
这一点,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女:钱瑗,就是最好的佐证。
据钱家人回忆,钱瑗非常聪明,2岁半时,教过一遍的汉字就记住了。
不到8岁,看过一遍的地址,很久后也能流利背出。
就连严格的外公都承认:“过目不忘是有的。”
自己天资极高,父母高知,原生家庭又如此圆满,按理来说,钱瑗的人生本该大有可为。
但杨绛却在《我们仨》中遗憾道:
“阿瑗是我平生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 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时代的遗憾,条件的限制,让钱瑗无书可读,也无法获得老师的点拨。
所以最后,哪怕是天生的读书种子,最后也只能发出一点芽芽。
不仅是钱瑗,我们可能也有类似的感受:
小时候有一些无师自通的技能,一些创作上的灵气,成年后突然消磨殆尽了。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天赋的存在,的确会让孩子某方面,比同龄人开始更有优势。
但这份潜能,具体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变成特长,关键还要看父母的引导和点拨。
就像再好的璞玉,也需打磨,才能绽放出光芒来。
作为孩子的人生引路人,父母不仅要科学的方法,更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早早找到自己擅长且热爱的领域,把人生的路走得轻松又长远。
今天这篇文章,最早是发在了“优师教研”上。有的妈妈看完后说:不补有短板的科目也不行啊。
其实我觉得基础教育和帮孩子扬长避短并不冲突。大部分孩子是普娃,经过努力,基础教育是可以做到中等的。
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个前提下,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的长处上,尽可能顺应他的天赋,把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他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没有时间看直播,又想了解咱们直播的内容,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入直播福利群,会实时图文直播,专门解答妈妈们的各种问题哈。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