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刘德华上了一次热搜。一直保持正面形象的他,这次却是公开道歉。
小满那天,奥迪推出了一条和刘德华合作拍摄的视频广告。
视频画面优美,刘德华结合节气谈人生感悟,带出汽车品牌,虽然是广告,但很快就收获了300多万的点赞。
可第二天,一个叫“北大满哥”的博主,贴出了自己在2021年发布的一条视频。
两条视频,文案一模一样。奥迪也迅速承认了抄袭,并解释是因为把关不严,导致创意代理公司用了满哥的文案。
刘德华也删除了视频,并在微博中公开道歉,对团队的失误深表遗憾。
事情的后续,是北大满哥接受了对方的道歉,愿意把这个文案免费授权给对方使用。
我跟两个女儿闲聊谈起这件事,她俩一致认为刘德华有点冤。
大女儿说:刘德华虽然有责任,但创意代理公司责任更大,一共才200多字的文案,竟然一字不落的照搬照抄,他们也太缺乏创意了。
俩孩子虽然嘻嘻哈哈在打趣,但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这位叫满哥的博主。
后来发现,那条小满的文案,其实只是他视频里很普通的一条。
他还有不少谈家庭教育方法的视频,对咱们普通父母其实更有参考价值。

把儿女送进清华北大的爸妈,
什么样?
北大满哥出身农村家庭,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就是学霸,经常考年级第一。
但是他在家里“地位”却不高,因为家中还有一个更学霸的姐姐。
满哥的姐姐,数学常年是满分,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儿子女儿都学业有成,所以满哥的父母经常会被亲朋好友问,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但是从满哥的描述中,可以窥见父母其实在无意中给了孩子非常好的教育。
满哥的父亲是位物理老师,但他很少给孩子讲题,基本都是带着俩孩子玩儿。
没事儿最爱给孩子讲故事,也不按照书本的来,就是天马行空的讲。
比如给孩子读历史书,先把最精彩的故事讲出来,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但这时候,他会把书扣上,告诉孩子:你们自己看吧。
他和姐姐都是从小就被这样套路的,两个人都爱上了看历史书。
拿着电路板之类的,在家里摆一地,然后让儿子帮他测测电压什么的。
就这样,满哥后来物理学到电学的时候,几乎不费任何时间,就能看懂全部的电路图。
因为出身农村,满哥经常会跟父母一起去割麦子。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要求别添乱,但满哥的父亲会带着他抓蝈蝈。
并且用麦子编成特别好看的蝈蝈笼子。村里其他的小朋友,会围着满哥跑,而满哥则满满是骄傲和得意。
通过满哥这些琐碎的童年回忆,其实能侧面看出这是一位懂孩子、懂教育的父亲。
他没有硬逼着孩子学习,而且会跟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
他是有趣的、有温度的,给足了孩子安全感,也让孩子对他满是信任,之后无论孩子在青春期还是遇到学业的困难,都更容易听他的建议。
我们身边很多家庭,之所以经常“鸡飞狗跳”,父母总感叹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根源都是亲子关系的基础没有打牢固。
父母越来越像老师,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断给孩子打击和批评,忽略了这种日常情感的维系,所以孩子内心就会跟父母变得疏离。
那位同学就开始炫耀,每天到他身边得意的说:哎,你不总是年级第一吗?被我超过了吧?
父亲就安慰他:鸡有的时候比鹰飞得更高,但是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如果你能够持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越飞越高,最后你就可以“飞黄腾踏去,岂可恋蟾蜍”。
父亲就这一句话,却让满哥跳出了跟同伴比较的小天地,一直努力提升自己。
我想好的父母应该就是这样,不做孩子的“监狱长”,但是会做孩子的“领航员”。
在他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引领他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给他持续向上的力量。

她读书不多,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家里条件又不好,她没有稳定的工作。
姐弟俩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在给别人打扫卫生、刷厕所。下班之后,她还会去卖盒饭。
母亲会说,我家有两个孩子呢,将来要上大学,可花钱了。
别人听到这种回答,都会发笑:就你?你家孩子能上高中就顶天了。
但母亲听完也不说别的,只是更努力的工作,后来还去干个体户,没日没夜的操劳。
但无论工作怎样劳累,她给姐弟俩做饭都是非常认真和细心,只要她在家,屋子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看起来,母亲什么知识也没教给孩子。但实际上却给了孩子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
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位愿意给孩子无私陪伴和引导的父亲,和一位乐观慈爱的母亲,这个家庭的孩子,其实就已经不必担心他的未来。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学区房或名师名校,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北大满哥现在自己也成为了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也延续了自己父母的方式。
他说,这世界上有两件事最没用,第一件就是生气,另一个就是抱怨。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父母好说好商量,讲明白要求,孩子肯定是可以写好的。
但是如果父母看到这个场景就气不打一处来,跟孩子对着吵起来了,吵到最后,不仅孩子这次作业不能好好写,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能都会大幅度的衰减。

满哥和女儿,图片来源抖音@北大满哥-早6:50直播
再比如,本来孩子换了一个老师没什么,结果孩子一会儿抱怨这个老师留的作业多,一会抱怨讲的东西听不懂。
抱怨来抱怨去,考试结果出来,老师都是一样的老师,作业都是一样的作业,这个孩子的成绩却一定会靠后。
所以在教育中,这两件事是最没用的。
教育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静”字,水静下来,便能滋养万物,心静下来,才能体察入微。
心有静气,岁月静好,心有静好,福气绵长。
我觉得这一点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很重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用沟通、关爱、耐心去代替生气和抱怨,那孩子就有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他也会学会理性的处理问题。
都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父母的心打开了,孩子的天地,自然也就豁朗了,与大家共勉。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更多精彩原创,点击图片
▼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