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里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听、好看的童书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 | 常爸
来源 | 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十一假期的“余味”,一直还在上班开工的这几天里断断续续萦绕在办公室,团队里的小伙伴分享了不少他们出游的有趣见闻。


其中听完一个在长假里“奔赴大西北、一路七日游”的同事讲述,我们一众人啼笑皆非,世界那么大,可我们都不免“同情”起了这个“在路上”的孩子:


在敦煌莫高窟,跟他一个旅行团的一位妈妈,从进了景区开始就一直追着给大概六岁的孩子讲敦煌的历史(偷偷吐槽一下,妈妈拿着手机念,自顾自说得太陶醉了,和念经一样balabala)。


孩子很抵触,明显心不在焉,就快要不耐烦了。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而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莫高窟的参观停留时间不能太久,当一旁的工作人员几番催促这对母子快点走时,妈妈“义正言辞”地发话了:


“我还没讲完,等会儿!”


小孩子的规则意识很强,妈妈这句话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结果终于带着哭腔爆发着吼了起来:


“人家都说了要走要走,你偏不走,还非要给我讲这讲那,我根本都不想听,这个破窟有什么好看的,黑乎乎的,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些画看着都吓人!”


妈妈听了也气鼓鼓的,边走边絮叨自己带娃出来旅行的不容易,说孩子怎么不珍惜这么好的机会等等……


翻来覆去就是一个中心思想:


老娘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带你来看世界文化遗产,你咋就不懂珍惜不懂感恩!浪费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孩子不乐意听那些历史知识、对莫高窟没那么大兴趣,妈妈还在一个劲儿地给孩子“上课”,生怕错过实地体验的机会,总想让这趟旅行“不白来”,母子两人也因此闹得很不愉快。


这一幕是不是看了很眼熟?我们在景点常常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所以,带娃旅行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开心啊。


都不开心了,还玩啥?


而且也不怪孩子会在里外夹击中崩溃。


用同事的话说,虽然大西北风光无限好,但“天气干燥、嘴角长泡”,基础设施、住宿条件都不算特别舒适,尤其是在一些沙漠或者胡杨林景区,沙地+风大的组合,基本上张嘴就是一嘴沙。


而那些文化遗产,大人看来可能很震撼,可是想让一个6岁的孩子欣赏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还是有点勉为其难。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同事的这些见闻,还给我挺大感触的。


亲子游的概念在近几年一直很火,而“带孩子去看看这世界”的好处,也被很多旅行育儿博主阐述得贼好: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带孩子出游能提高孩子的见识、增加知识储备量,他会对历史、地理、天文产生自发的兴趣,我们在沿途中会有很多的‘可教时刻’。”


“多出去旅行,会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当他遇到新事物成为一种常态,会养成坦然淡定的气质。”


原本只是吃吃玩玩、走走看看的亲子游,又被家长不自觉内设了很多KPI,把大山大河、人文古迹当成孩子的课外课堂,不学点啥就回去,就好像白出来了这一趟。


如果孩子没达到这些期望,家长就和上面说的那位妈妈一样,想起“老娘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你就学了这点东西”,不由得心生怒火,搞得一路上大家都不痛快。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亲子游的文章,文章里写道:


虽然带娃累得半死,仅仅是娃的屎尿屁需求都够我头大好几次,但我还是觉得,亲子游的目的和意义,压根儿就不在于让孩子这趟学到什么,甚至不在于让他记住什么,而全在于:亲子本身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增加24小时陪娃的机会

在一起生活的乐趣变多了



很多父母都是上班族,能陪娃的时间,也就下班后的那两三个小时,给娃读个绘本、陪娃玩一会,娃就该睡觉了。


而如果遇上加班或者特别忙的时期,晚上到家娃已经睡了,早上出门娃还没起,基本和娃见不着面。


到了周末,娃的生活又基本被各种课外班、兴趣班填满,所以能大段时间和娃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


而在这不多的时间里,能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可能也就是重复那几样:


看绘本、到楼下小区或者附近公园玩、哄睡。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本该温馨的相处,也会变成无聊的相对发呆。


可是,一旦换了一个地方,就会立刻换一个心情,即便是同样的亲子活动,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意义。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是我在儿子四岁的时候带他一起去瑞典的马尔默附近的文岛骑行时,停下来玩秋千时拍的。


其实家里小区楼下也有,平时也会带着他玩,但是因为旅行中风景变化了,我们的心情和兴奋劲儿不一样了。


即便是荡个秋千,感受好像也和往日不同了。


这种微妙的内心感受,我和儿子每次出游,都能体会到。



无论是近如北京周边的古北水镇,还是远如肯尼亚非洲大草原,旅行中的各种波澜和惊喜,新鲜事物的刺激,都给我们的亲子时光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所以在我看来,亲子游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有机会从日常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新鲜的共同经历,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如果时时刻刻都在计算:


我花了多少钱,你要学会多少东西,就会把这无价的美好回忆,变成蹩脚的“课外课堂”的痛苦记忆。


何苦花钱找罪受呢?


旅途中的美好回忆,也会给我们和孩子增加不少谈资。


平日里我们每天只盯着孩子作业有没有写、字有没有练、饭有没有好好吃,说来说去,也无非就那么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孩子听多了烦,我们说多了腻。


出去玩一趟,咱要攒的反而不是知识,而是话题。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旅途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难忘的人、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的案例,其实都可以成为日后的亲子话题,在随后的生活点滴里,回忆、复盘。


谈论共同经历过的事情,和你“自上而下”地和孩子讲大道理,效果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孩子不能白来一趟”的心情,只是学什么和怎么学,我认为还是有方式和技巧。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去哪儿玩?

根据孩子年龄段来



说实话,如果之前没有做过功课、没看过相关绘本,莫高窟对于6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就是风沙地里的几个土窑……


你跟他讲什么恢弘瑰丽的壁画、巧夺天工的佛像,他只能直观感受到壁画的破、佛像的旧。


所以我一直觉得,在孩子还小、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程度都还很有限的时候,自然风景远比人文景点,更适合。


学龄前的孩子是很难感知所谓文化积淀和上下五千年的。


他能感知的,是沙滩柔软的触感、戈壁滩一望无际的辽阔,以及骑骆驼上下颠簸的刺激和有趣。


所以带娃出去玩,不应该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不管孩子多大,都倾向于选择“知识浓度”比较大的旅游项目。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小朋友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就是挖沙子!


而等孩子有了一定的积累,比如看过敦煌的绘本、对书里学到的内容产生好奇和想象,有了知识储备作为基础的时候,你再带他实地去看一看,这样孩子在旅途中有期待、在实地游览中有惊喜,他的知识才会被强化、被丰富。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先做好功课

而不是去了再做功课



就算要给孩子“上课”,也得先上几堂“预习课”,而不是到地方就开讲,搞得孩子莫名其妙。


这一点,我在带儿子去北欧的时候,深有体会。


去北欧之前,我跟儿子闲聊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给他普及一些好玩的知识。


比如丹麦是自行车王国、有很多风车等等。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儿子会问为什么,我说:


“等我们去的时候,再一起找答案吧。”


丹麦地势平坦,目力所及之处,基本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所以风力强大,最适合风力发电。


也正因为地势平坦,骑自行车也成了一种很方便的出行方式。


儿子因为这些“预习课”的铺垫,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激发得很高涨。


在我使用了点“小心机”之后,娃在不知不觉中,便涨了不少知识。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先做功课,孩子有好奇有思考,带着“为什么”的探求心,才能在旅行目的地,收获恍然大悟的欣喜和成就。


那位带着孩子去莫高窟的妈妈,如果之前能给孩子看一些关于敦煌的绘本,介绍相关的历史、神话传说,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在现场硬塞干巴巴的知识,或许效果会好很多。


有了积累,有了故事,再把书上的知识变成眼前实实在在的风景,才能玩的更有趣。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希望我们不要对亲子旅行,抱有太多功利性的期待。


玩就是玩,旅游就是吃吃喝喝走走看看,一家人整整齐齐开开心心,和孩子一起享受美景,体验生活,这才是旅行的原本的意义。


而知识的融入,只不过是在孩子好奇时,你和他一起找答案罢了。


为人父母之后,我们总是一心为娃,哪怕出去玩,都得想着这趟娃能学点啥,宁可自己吃苦受累牺牲乐趣也要娃“不虚此行”。


但我反而觉得,最好的出游,其实最应该让自己享受其中。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因为我们在看到美食美景时的愉悦,是可以感染并传导给孩子的。


一趟舒服的旅行,不就是娃快乐,我们也快乐吗?


别忘了,“亲子游”的初心在“亲子”二字!


 树妈说: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个“在看”,或看完点个“赞”

文章之后,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咱们开通视频号啦。

好多妈妈提过没时间看文章,后续我会在这里,用短视频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

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关注,欢迎来坐坐!


扫码关注“小树妈妈”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扫码关注“优师教研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我先在视频号里等着大家啦。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来源简介:常青藤爸爸。该公号由哈佛、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更多精彩原创,点击图片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收听上千本图书音频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六岁娃在莫高窟崩溃大哭:变味的亲子游,忘了初心在“亲子”二字!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