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转变课程意识,提高区域活动在整个幼儿园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将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调”。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重要的部分,区域活动的开展应该常规化,并和其他活动相互融通、有效互动,才能使区域活动蕴藏的教育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区域环境创设的原则
班级氛围营造
教师有责任提供一个有助于幼儿学习的良好活动室氛围,让幼儿乐在其中。以下几条原则可供参考。
(1)人性化原则。
教师要深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它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视角看世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
(2)快乐原则。
教师要营造轻松活泼、乐园般的班级氛围,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幼儿需要师幼间、同伴间的情感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享受学习乐趣。
(3)爱心原则。
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真诚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努力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使活动室成为布满爱心的奉福乐园。
(4)生动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电体验到挫折或失败。
(5)安全感原则。
活动室气氛融洽,处处充满师幼情爱。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幼儿有安定的学习情绪,能安心地学习。
(6)纪律原则。
幼儿能在活动室表现出恰当的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使班级气氛更加融洽。幼儿纪律意识和守纪行为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精心培育。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提出适切的要求,同时,幼儿也要有自主选择权,学习处理自己的问题。
所以环境可以启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审美眼光,提升艺术品味,同时还带来无穷乐趣。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从而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环境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第三位老师。
声明:本文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由小编整理编辑,重在分享教育理念,如有侵犯,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