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众行深耕促发展
蓄力前行向未来
雉水名师“蔡春燕工作室”第七次研修活动
教育之人,唯其不断学,持续研,积能量,累经验,方可取之暖,得其果。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追寻着教育的和风,2023年12月29日上午,雉水名师“蔡春燕工作室”成员相聚吴窑镇吴窑幼儿园,聚焦“亲验”理念,开展学前教育学段研修活动。
走进现场,沉浸观摩
工作室成员们深入班级,对幼儿室内晨间锻炼活动进行了观摩。孩子们自主利用教室内的桌椅、积木玩具、民间游戏材料等,积极探索不同玩法,有效地锻炼了他们钻、爬、跳、跨、投掷、平衡等能力。
亲验游戏,乐趣民游
观摩完晨间锻炼活动后,工作室成员们开展了以“民游乐翻天”为主题的亲验游戏。
教研分享,精彩呈现
游戏后集体活动
工作室成员冒碧云老师执教了大班游戏后集体活动《依形造象》,引导幼儿根据“碎纸”的形状进行想象或根据需要二次取材,并通过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体验依形造象的趣味性。
案例分享
《看见材料 看见儿童》
工作室成员崔晓霖老师的《看见材料 看见儿童》,分享了美工区“材料的收集”“材料的收纳与摆放”“支架的产生与运用”三个方面。利用区域资源收集图、提供与材料对应的收纳工具、调整支架呈现等,让幼儿参与到材料的收集整理、想象与创作当中,丰富幼儿经验、拓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主动收集、多角度创作。
《拱门搭建记》
工作室成员吴晓飞老师的《拱门搭建记》,分享了孩子搭建“拱门”的历程。在初搭建——初定地基底座——二次搭建及维修——优化整体色彩——建构回顾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多样化的研讨形式,高效的评价手段来引导、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整点和半点》
工作室成员何其委老师的《整点与半点》,分享了自己与幼儿一起探索学习“时间”的历程。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时刻,并将时刻卡片跟幼儿园生活中的各环节相匹配。同时在冬季入园、自主整理衣服、放学等环节中通过谈话活动融入时间的相关概念,让数学与生活发生链接。
交流研讨,赋能致远
聚焦“游戏后集体活动”和“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工作室成员们展开了研讨,纷纷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
1.游戏后集体活动要基于游戏中的真问题,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聚焦集体活动中难点,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提升经验。
2.游戏后集体活动的领域特点要明显,要注意活动节奏的把控。
3.美术创意材料的提供,除了单一的碎纸片,还可以提供各种辅助材料,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想象,尝试用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4.美术活动中步骤图支架的出现要能够推进孩子的发展。
5.创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故事、情境作为载体和抓手,并采用多种表现形式促进幼儿想象。
6.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要系统地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例如构图、色彩、技法等。
工作部署
蔡春燕导师结合专题研究工作,进行了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对大家提出期望和要求,鼓励成员们迎难而上,共进步,共成长。
1.提升分享内容质量,做到有启发、有价值。
2.公众号推送向短而精转变,杜绝冗长。
3.对照学期初计划,梳理阶段性成果,补短板促发展。
4.发挥小组作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微研讨,同伴互助,提升专业素养。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相信老师们将带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不断积蓄能量,在教育的道路上且思且行,且行且感,在探索和追梦的道路上乐此不疲,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