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儿注意的显著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大致经过如下发展历程:新生儿听到大的声响或看到明亮的灯光便会暂停吸吮及手脚动作,这种由外来的刺激物特点引起的无条件定向反射,就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婴儿期表现出的“感觉偏好”即选择性注意并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而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无意注意,而且很不稳定;幼儿早期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稳定性也有所增强,幼儿期虽然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已经相当发达,可以说幼儿期是以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与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01
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剌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比如,电视、电影和各种活动教具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水里的鱼、天上的鸟,也由于它们活动多变化而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上课时,如果教室外面有儿童在玩刷,幼儿难以保持注意;如果有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也易使幼儿分散注意;如果大部分幼儿不注意听老师讲话,而互相交谈或玩耍,造成一片喧哗声,教师用提高音的方法,往往并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反而会引起幼儿的注意。
02
幼儿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富了,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比如,有的幼儿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不论在何种场合,他都会去注意汽车及与汽车有关的事情。幼儿期出现了渴望参加成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成人的许多活动如成人开汽车,解放军练兵,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医生看病,护士打针,售货员售货等活动,都常常成为幼儿无意注意的对象。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的教学内容,以游戏形式出现的教学方式,也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幼儿随着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能够发现许多新奇事物和事物的新颖性,即与原有经验不符合之处。在整个幼儿期,新颖性都是引起注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