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中的雾渐渐散去,太阳露了出来,阳光打在核桃树上。随着风的吹动,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因为前两天刚下完雨,鱼池里面的水变成绿色,小红鱼在水的浅层快乐地嬉戏,深水里面的大草鱼一动不动。
鱼池的右侧,是山林基地的户外工作区,分别有建筑区、木工区、干打垒区、种植区和大型搭建区。泥土和植物的自然气息,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成就感,能真正滋养到孩子。
户外的这些工作做起来当然也会遇到困难,很多孩子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接触泥土、植物的机会很少,更没有做过种植、锯木头、和泥、垒砖盖小房子这样的事。有孩子会说:“妈妈,我怕脏,妈妈你来。”
出了户外工作区,往前走,有一个教室,是我们的“儿童工作室”,在儿童工作室里,有很多工作区,里面摆满了可供孩子使用的工作材料。
在儿童工作室,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有一个小女孩,不愿意归位。
“妈妈,你来归位”,孩子说。
“你可以归位的”,妈妈说。
“不行,就是不行。”孩子边说边在地上打滚,同时大声哭着,边哭边拿手打妈妈,妈妈看着孩子,不知道怎么办,很无助的样子。
又有一次,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他在屋子里乱跑,影响到了故事的继续。
“牛牛妈妈,请抱住孩子吧”,我说道。
“张老师,我到底抱还是不抱?抱了是不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牛牛妈妈迷茫地看着我。
又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四岁,在做手工。在他前面,有一帮孩子在大型搭建区域搭一个城堡。孩子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着前面的孩子们露出微笑,看的出神,竟忘了自己的手工。
“张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专注力缺乏!”妈妈说。
“您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问。
“你看,我的孩子在做手工的时候,不能全人格投入,而是老去看别人!”妈妈说。
看着孩子的妈妈在儿童正常的表现和行为问题之间难以区分,我竟也开始有点焦虑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夏天的午后,家长和孩子正准备走进教室开展工作。这时有一个小女孩欢快地走来,我正准备蹲下来跟她说下午好,她却一把把我抱住,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毛毛虫,我们好喜欢你。”说着再一次抱住了我。
女孩说的毛毛虫,是孩子给我起的别名,每一次都不一样,哈哈!
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芭学园的山林基地,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也有着可爱的孩子和家长们。在山林的这几年里,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孩子,我或被感动、或“被焦虑”,同时也跟着他们在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