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察研究自然的儿童,正面了解儿童的本来面目,从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秘密面纱,探讨生命的真理。当时具体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我是不清楚、不了解的,比较迷茫。所以有了下面我的经历。
我的班级建于2017年9月1日,三位老师带着由来自三个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组成的一个新的班级——蒙二混龄班,我带着二位老师和孩子们开始了漫长的学习、探索之路。
由于刚刚换了班级,导致孩子们在哪里等待、在哪里排队都不知道,教具架和教具的位置也和以前的班级不一样了,在工作中,小年龄段的孩子取了教具不知道放回哪里,大年龄段的孩子却找老师说:“教具位置不对,谁谁谁把教具放错了”,老师们则每天都需要不停的提醒。因为这些事情严重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第一项要做的就是先建立班级常规。
我们知道,规则不是由教师来制定而去要求孩子们执行的一些“命令”。在实施上,也不能依靠强制的手段去执行,怎么去确定这一周要整顿的规则?
正在这时博苑组织了一期关于主题课的小鱼直播,听了感觉方法很新颖,常规还可以这样给到孩子,于是与老师们共同讨论后,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们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在教室跑、用大的声音讲话、教具归位错误、没有正确加入别人的工作等都用主题课的形式展示给孩子,每天给孩子一个常规,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给的太多,孩子们不能坚持。
这样一周下来,班级是没有变化的,接下来老师再次讨论后确定一周进行一个主题,如果还没有形成习惯,下一周继续这个主题,但老师可以给的内容不同,比如让路这个主题,我们通过不同的场景表演给孩子。
方式如下:①取工作时,一个小朋友挡着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对不起,请你让一让可以吗?②孩子想要送回工作毯,有人在这里整理工作,也可以说:“对不起,请你让一让可以吗?”不同场景语言呈现则是一样的,让孩子通过模仿并表演出来,学习到正确的做法。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监督、提醒,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班级有了很大的变化,自由工作、加餐、午餐、喝水等都可以有序的进行了。主题课的形式一直到现在班级还在继续使用,例如:礼仪、穿脱衣服、优雅的进餐、如何上下楼梯、传递危险物品等都通过这种形式演示给孩子们的。
日常的规则好了,接下来就是给孩子们自由。要享有自由首先要孩子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而拥有这样的权利,又需要尽什么义务,负什么责任。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界限,老师们一起研读《蒙氏教师规范用语》,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比如:
工作后孩子会说:“我可以把我画的画带回家吗?”
老师会说:“当然可以,这是你的权利”
户外活动前孩子问老师:“我刚刚喝了牛奶,现在不想喝水,活动回来再喝可以吗?”
老师会说:“当然可以,这是你的自由。”
在刚开始给孩子说这些语言时,感觉孩子很茫然,好像听不懂似的,但是在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渐渐明白了,有时候孩子也会用这些话回复给老师。
通过孩子的反馈,了解到孩子知道他拥有哪些义务、权利和自由后,想要约束他、要求他、安排他做什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对孩子的约束和要求居然都没有了,开始意识到原来慢慢的自己变的也越来越尊重孩子了……
而这些语言也使日常管理变得很轻松与简单,比如:幼儿在工作完后不想收教具,老师就可以跟他说:“把自己用完的教具放回原处是你的责任”他会乖乖的收好归位;午餐时孩子自己盛了菜不想吃了,我们就对他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还有,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鼓励的语言,给孩子们信心,同时让他感受自己是被尊重的也很重要。
如:当孩子工作遇到了问题,老师会跟他说:“你可以再试一试”“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法”“老师相信你,加油!”
再如:孩子一项工作做了很长时间,会跟他说:“你认真工作的样子真好看”“累了吧,喝杯水休息一下”等,这些语言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在相信他、支持他,尊重他。
再聊一聊教具操作,老师们经过多次培训,所以示范的流程和动作不统一,在操作中老师就会选择她觉得顺手的方式,但是这给引导孩子带来了不便。
发现这个问题我们三位老师决定要统一起来,从日常生活区开始,每天中午孩子午休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一项一项的过,工作时教具位置摆放,拿的手法,甚至语言做到了基本一致。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问题解决了。
下面我再来说一说教学计划,不同班级孩子们的学习进度不同,所以每个老师只知道自己班孩子的学习情况,其他孩子的都不了解,我们也试了很多的方法。
我们之前在制定孩子们计划时,是把我们想到的五个区的所有蒙氏教学内容都写下来,然后每个孩子照着这个计划走,而且还是集体上课,发现这样有很多的弊端,有的孩子不听课,有一部分是会了不愿意听,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不会根本就听不懂的状态,每个孩子吸收知识的程度不同,导致这个计划行不通。
后来我们就把年龄相近的孩子分成小组,做小组的教学,在展示中也发现了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的兴趣不同,有的孩子对语言区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数学区感兴趣,所以小组教学对孩子又没有帮助。
最后只能做个人教学了,一对一的给孩子做展示,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来做他们每个人的计划,这样接受快的孩子就可以往下介绍更深的课程也不用等着,剩下的孩子们也不用为了赶计划儿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在实践中还发现有的工作适合小组,有的工作不适合小组只适合个别。
班级中有位小朋友叫锐锐,当时他是4周多,对数字1—10还不认识,老师就着急,给他很多数学区的工作,但是发现不管你有多大热情给他引导,他就是不喜欢听,一邀请他工作他不是拒绝就是在介绍工作时东张西望,他越这样老师就越着急,老师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认识1—10的数字,没办法跟家长交待。
直到我又重读敏感期这本书,彻底理解了锐锐的数学敏感期没有到来,所以我们就停下来了,不给他介绍数学的课程,但在其他领域中会给他添加关于数学的知识,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以自然的方式,获得数学知识或基本技巧,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
我也深知在蒙特梭利环境中,是可以按照孩子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便会产生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锐锐对数字一下子就会了,刚开始是认识数字的名称,每天都会工作《数和量的对应》,工作了两周,他渐渐不在对这个感兴趣,开始书写数字,按照数字的笔顺卡进行书写,一开始是书写1—10,在然后就不满足他了,他就开始按照《一百板》的订正卡书写1—100的数字,这个工作每天都会操作,一直工作了一个月,然后做《一百板》的工作,从做开始用1个小时—50分钟—45分钟—30分钟—到现在的10分钟,在这段时间老师给他大量的介绍数学的课程,他接受起来很快,锐锐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敏感期的过程,对数名的兴趣、对数量的兴趣、对数书写的兴趣等在这个周期中,都展示给了我们。
如果我们一直进行集体和小组的介绍,锐锐的这个过程恐怕就不会看到了。通过锐锐,我们更注意孩子的敏感期,这样他会吸收更多的知识。
在这一年半里我改变最大、感触最深的就是两个字“观察”。
过去不管是集体教学、小组教学老师们都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每天不停的引导孩子工作,后来一对一教学,更感觉时间紧迫,总是觉得不够用,老师们根本就停不下来,更不要说观察了。
18年3月希希老师来幼儿园督导,要求我们观察自己班级的孩子,每天都要强迫一个老师坐下来看孩子们工作,真的是坐不住,坐在那个椅子上就是如坐针毡,孩子只要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赶紧起来看看。
希希老师走了,园长同样的要求,坚持了一段时间真的看到了之前一直没有看到的东西,之前所有工作一把抓,没有重点、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缺少观察,在一次一次站起来的冲动中,当真正慢慢坐下来观察孩子们工作时,你会发现你给他展示的工作,他可以用很多方法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还能看出来什么时候该去引导,什么时候不要打扰他们。
如:菲菲小朋友在做昨天给她介绍的工作——《色板二》配对练习,但在工作过程中东张西望,我过去发现她对名称都知道,就给她介绍三步卡,她非常的感兴趣,居然连续一星期一直在反复这个工作。要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探索,让他自己去操作。
通过观察还发现糖糖小朋友,在9月5日对于1—10的数字还不认识,到9月15日则可以点数10以内的量,当到10月11日她对10以内的数和量可以做对应,40天的时间糖糖就可以操作10以内的数或量的所有工作,孩子学习的速度居然这么快!持续的观察后在孩子的身上真实的验证了蒙特梭利的教育观及其教学特点——爆发的教学成果。
通过观察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了很大的成就感,亲身看到了他的成长,这时心中就会有一种迫切的冲动,希望他能越来越好,所以会不断的要求自己给他准备适合他的工作和成长的环境,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加坚定了蒙氏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愿意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为孩子学习,为孩子去准备。
在班级改变的过程中,同时我本身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步,从最早接触蒙氏初级培训,给孩子们展示工作,只会照猫画虎的把老师培训的流程示范给孩子,对蒙氏的理解也很浅。
2017年底幼儿园组织我们去锦州之星学习,看到了锦州之星园里班级中很多我们都没有见过的教具,问了班级老师这些没见过的教具是干什么用的,回来就开始往自己班级中添教具,也不管这个教具适不适合孩子,还有在其他的幼儿园看到纸张作业,拿过来就用,都没有自己的思考与深入的分析在里面。
经过不断的学习,对教具的理解,每个区教具的操作和延伸工作,再到教具的适用年龄,还有自己总结的带班经验,现在对待事情就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添加教具就会想这个教具的目标和适用年龄,主要练习幼儿哪些方面,后期的延伸工作是什么,这些都会考虑到。现在班级中的作业纸,不管是自由工作中用到的纸张作业还是回家练习的作业纸,都是我们班级老师根据自己的蒙氏课程计划自己精心制作的。
当然班级中也存在些不足,例如观察方面缺乏统整性,接下来我们老师要把班级的教学计划、班级教具的投放和使用情况、还有孩子的熟练程度、专注力等做成表格,让观察到的内容能与表格相结合,做一个自己的统计和研究,这是今年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因为有孩子们,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使我感觉做一名蒙氏幼师的快乐和幸福,更坚定了我做蒙氏教师的信念,同时我也愿跟随蒙特梭利的足迹,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蒙二班 胡丹丹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