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爱护植物的心
享受发明制作的乐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生活中任何不经意的一件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植物角,经常带来各式各样的植物、可爱的小金鱼、小乌龟等小动物,每天来园总是要跑去看一看。这周回到幼儿园后,大家一如既往地在植物角观察,突然有小朋友叫道:“哎呀,我带来的植物蔫了。”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们也纷纷凑了上去,大家发现,有好几盆植物都已经蔫的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1.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也喜欢湿润的泥土。
2.室内温度高较干燥,泥土里的水很快就干了。
3.植物需要一直保持泥土湿润,尤其是在周末假期的时候。
通过讨论小朋友们明白了,原来是因为缺水的缘故,放假的时候没有人给植物浇水,所以蔫了。那怎样才能在假期给植物浇水呢?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冠壹说到:“我们可以制作浇水器,这样花每天都有水喝,就不会焉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个个摩拳擦掌,想要试一试。
接着孩子们就开始自由结组设计浇花器。
通过分享设计,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他们没有考虑到底能不能做出来这种概念,设计了无人机浇水器、喷泉式浇水器等一系列基本不可能完成的浇水器。
那我们要制作一种什么样的浇水器呢?为了让孩子对浇水器有更深的印象,我决定让孩子们先寻找、观察一下身边的浇水器。第二天,我让孩子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浇水器的一些特点。分享后,孩子们明白了要从生活中寻找常见的材料进行制作,于是大家开始二次设计。
设计方案已经确定,那我们就开始收集材料吧。小朋友们在家开始地毯式搜索,第二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瓶子,我们还从幼儿园仓库找到了不少瓶子,还有较细的橡胶管。
小朋友们看到水从橡胶管里流出来,兴奋的叫起来,我们成功了。这时,宗沛疑惑的问道:“老师,流这么快,小花会不会被淹死?”“老师,这水是不是一天就流完了?”
文昊这时说到:“让水管的水流慢一点不就行了。”
可是用什么材料可以使水管的水流慢一点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朋友们开始了第二次探索。
浇花器第二次尝试
小朋友们从各个区域里寻找可以用的材料,有的选择了雪花片的缠绕在管子上进行限流;有的选择了夹子直接将管子的出口夹住一半;有的选择了扭扭棒拧在管子外,最后完成了各式的各样的浇花器。
在浇花器的探究活动中,从材料的选择到功能的设想,从制作到完成,一个个问题层出不穷,整个过程需要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究、协商讨论解决,同时也需要孩子创造想象、需要孩子假设验证以及迁移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各种想法不断“做出来”。
排版说明
编辑/大三班教师
审核/刘芳 郑佳
排版/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