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优化班级区域环境创设,推进课程游戏常态化,满足幼儿个性化活动的需要,近日,浦口区凤凰幼儿园迎来了石桥、星甸幼儿园20余名教师来园参观交流。
莫健骑园长和王瑶副园长热情接待了前来参观交流的幼教同仁。
晨间锻炼
清晨的幼儿园,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活泼的童谣,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开启了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呈现了“小猴的果园”、“兔兔乐园”、“毛毛虫爬爬爬”、“家园保卫战”等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
More
中、大班充分利用户外场地的每一处角落,创设富有层次的晨间活动,户外挑战区、足球游戏区,攀爬组合区、滚筒探索区等,综合运用轮胎、钻爬架、攀爬架、滚筒、车轮等游戏材料,打破场地限制、打破班级界限进行不同年龄段交替活动。在游戏过程中,中、大班幼儿还设计了专属自己的晨间锻炼游园卡,打卡一处活动就能积累一个印章,更加促进了幼儿晨间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More
班本课程
张丹丹老师分享了大班班本课程《丝丝心动》,通过大量照片、幼儿表征呈现了丝瓜的“生长”历程。基于幼儿的经验兴趣以及种植活动呈现了幼儿班本活动中深度学习。在活动中幼儿分成项目小组,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不同材料、工具进行测量、表征、反思等探索丝瓜的生长过程,不断动手实践、改进方法,获得了具体的体验和积极的经验。
王雨凡老师分享了小班《你好,世界杯》的班本课程,凤凰幼儿园是省级足球特色园,幼儿园里到处充斥着足球文化,又刚好碰上了世界杯,基于幼儿园的足球特色、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需要进行活动的预设。从活动缘起、我是小球迷、探秘小足球、足球趣味多几个方面进行了班本课程的详细介绍。
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没有成人干预、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不断挑战自己能力的边界,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在“自主游戏”实践中,儿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并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积极进行观察、倾听、记录与回应,进而更好地解读儿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户外娃娃家
在秋日的暖阳里,拉开了孩子们的户外自主游戏的序幕,小班的幼儿用各种低结构的材料搭建户外娃娃家,利用秋天的树叶当食物……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个性化活动的探究,为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孩子们在游戏中挑战自我,齐心协力,尝试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More
探秘滚筒
滚筒是孩子们熟悉又爱玩的低结构材料,带给孩子多感官体验同时孩子们也对滚筒非常感兴趣。户外滚筒区提供了大小不一、材质不同的滚筒,为了提高幼儿协调性和灵活性,满足幼儿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欲望,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滚筒探索之旅。
More
快乐搭建
幼儿进入大班,好奇心、求知欲逐步增强,孩子们会根据环境与兴趣去探索未知,综合区的游戏材料主要有木板、木梯、木箱、垫子等,在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中,幼儿们有机会去探索并突破自己能力的极限,在冒险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
More
建构世界
小小的“建筑师”们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进行搭建。孩子们有序的计划着,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与伙伴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More
涂鸦绘画
来到户外涂鸦区,孩子们非常开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拿起画笔,天马行空的用画笔创意涂鸦,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听到孩子们对自己涂鸦的无尽想象。有孩子说:这是超级机器人、这是飞机呜呜呜……每个孩子仿佛创造了一个神秘的花园让人琢磨不透,但自己却又乐此不疲。
沙水天地
孩子们会被沙水的柔软、质朴、自然的特性而好奇,被随意组合而多变的PVC管子的创意所吸引,开阔、多元的游戏场,给予幼儿身心的放松,他们会不自觉地“深陷其中”,挖泥土、筛沙子、挖水渠……乐此不疲。
自然拼摆
自然物拼摆是幼儿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自然物拼摆,让孩子能亲近自然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自然生态材料,也是最易获得的资源之一。孩子们通过手和脚来触摸和感受自然生态材料产生的感官刺激,将提高他们对于环境的敏感度,激发想象力,促进大脑发育,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教师们时刻关注孩子游戏时的需求和变化,用各种形式倾听记录孩子;观摩的教师们,时而和教师沟通交流,时而和幼儿交谈玩法……
研思交流
现场观摩结束后,王瑶副园长带领各园针对本次半日活动现场观摩进行梳理,例如室内外游戏活动材料投放的基本技巧,探究教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
大家进行了现场交流讨论,各抒己见,石桥、星甸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后期将秉承交流共享、互促互进的宗旨,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虚心的态度,与姐妹园共同成为相互促进、收获经验的学习共同体。
图片:各班教师
撰稿:王雨凡
初审:王瑶
终审: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