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接下来进入我今天的讲座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其实一开始我想写合理性,但是顾及大家面子,我思考再三把合理性改成了有效性,那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这里面的角色是谁?教师怎样做才是有效行为

我们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组织实施第八条第三项是这样说的,”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和前面的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是一个递进关系,所以我们先来看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关于管理方式,他是一个常规行为,但凡如果我坐在教室里,每一个教都是温柔可人的,我看不到教师真实的常态,所以我没有做过多评价的资格

教态,我大多时候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看到大家的教态,尤其是青功赛能手赛学科带头人比赛中看到的更多一些,那我们今天就在比赛中看到的教态来做一个解析

从理论上讲,能够参加青功赛大多是青年教师中的翘楚能够参加能手赛和学科带头人比赛的老师大多已经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那么我们这些青年翘楚和骨干教师的教态是否真的正呢?

我们来一起看一组照片,怕伤到大家的面子,我没有用咱们老师比赛的照片,我从网上找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老师的身上也存在

谁来告诉我这两张照片中有什么问题?

我看到的大多数参赛教师讲课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我想问你们觉得这个讲课姿势有问题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那么我们再来看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是first lady和孩子沟通的照片,大家看一下,我就想问一下我们所有讲课的老师,你比她岁数还大吗?你比她的身份还高贵吗?第一夫人尚且能蹲下来与孩子沟通,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

我不是要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蹲下来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我想要表达的是,但凡你跟幼儿要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蹲下来蹲下来才是平视,否则孩子看我们的角度是仰视。

所以我还是想传递给大家一个态度,真正尊重幼儿,先从平等对话开始,先从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开始,那么今天三位做课的老师就做的非常好

好说完姿态我们来说语言

我竟然听到一个老师这样说来,孩子们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我想问一下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如果不对的话,应该怎么做?

我想告诉大家,关于你的语言正确不正确,对不对?你可以自己检验,如果你跟你的园长说,”孙园长,来,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来,李局长,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爸,小耳朵竖起来好好听;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表达是正确的,不觉得尴尬,那么我想说我们接受的教育可能不是同一种体系,如果你觉得这样不舒服,那么你想一想,你跟领导跟你的父母亲怎么说话,你就跟孩子怎么说话。这才叫尊重!什么叫耳朵竖起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不要因为和孩子说话就可以信口开河,我多次在讲课中说过,当你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正确的时候,请闭上嘴,你宁可不要说,也不要说.

我们可以说老师要说规则了,来,孩子们,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这样不好吗?

说完老师的姿态语言我们来说教学行为。

我在学科带头人比赛的时候讲过你的活动是否有效?请从七个方面来审视自己,这七个方面就是心中有目标,脑中有结构,眼中有孩子,耳中无遮拦,口中有禁忌,手中有方法,活动可伸缩

我们先解读第一个心中有目标,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这个目标是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评价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这两个文件,而不是某一本教参,我们现在市面上使用的教大多是亿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完整儿童课程和南京实验幼儿园的整合课程,这几家的教参还相对合理,另外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它是否真的正确?我保留意见。那么在我们没有能力研发园本课程的情况下我们借助别人的教参是对的,但是我们在参考的同时,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学会尊重,尊重教材,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毕竟像刚才我说的这三家教材,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团队研发出来的,那么他给到大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流相对来说瑕疵较少,但是我们一定要认真解读,就拿前一段时间我们学科带头人比赛的时候用到的一节语言活动黄河之歌》,教参给到的目标是这样的

可是在我们有的老师教学的时候,使劲的在那儿给孩子们做关于拟人手法的概念解释,那么我明确的告诉你,没必要完全没必要反复强调就更没必要,幼儿园阶段是什么阶段?是激发兴趣的阶段,并不是讲授文学常识讲授知识概念的阶段,那么你可能会说了,教参给到的目标是感知拟人手法,那么你仔细解读一下什么叫感知,品味一下什么叫感知,感知是让你不停的强调和解释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吗?品味感知两个字的含义

脑中有结构,关于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活动流程框架在实施活动之前都应该清晰的印刻在头闹中。

我一直强调使用电子教案.而且极力推广科教路幼儿园首创的这个表格教案是有原因的,第一,我觉得抄教案毫无用处,你把教参上的教案照搬的抄在你的教案本上,如果你认真抄的同时讲究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你练了字也算,可是很多老师只是盲目的从从书上抄到了本上,那么这样的抄就一点用也没有,我不让你抄教案,我让你省下时间,是让你把教案记在脑子里,并不是说你就可以不用教案来上课目前我所了解的我们大多数幼儿园的一线教师还没有能力一看到课题教案就自动在头脑中生成,这时候你借鉴别人教案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把别人的教案牢牢地记在你的大脑中,然后再去上课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文字教案和表格对教案的对比,这样你看一下你就知道我推广它的目的之二了,这个表格教案由科教路幼儿园首创,我建议加个时间预估。在这个教案中,教学内容为目标服务一目了然,某一活动设计在整个活动流程中的重要性从它的用时上就可以看出来,让新手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后面关于每一个活动流程时间的预估也能清晰的把握这节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再有一个老教师师带徒点拨一下,那么这活动的难点也就很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我还是那句话,模仿是成长捷径如果成熟后能够创新很快你就是别人模仿的偶像。

通过今天的对比,你觉得比赛时提交哪种教案更占优势?对你更有利呢?我不喜欢强迫别人,不喜欢替别人做主所以有选手问我,老师交哪种教案,我一般回答都可以。我常说,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我负责传递知识,怎么选择是你的事情。

眼中有孩子,能手赛的时候有这么一节活动,中班的科学镜子迷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孩子们都想想孩子们的身高一米一左右,中班的孩子,然后坐下来也就是60多公分的样子,老师一米七的大个子拿着一面镜子,微微的弯腰在孩子们面前一晃而过,然后还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老师,镜子里没我,然后老师又来第二轮稍微弯腰把镜子伸到孩子面前,孩子说看见我了,我想问大家,如果老师眼里有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是你,你会怎么做?完全没有关注到他一米七的个子微微弯腰根本照不到孩子这样的老师平时眼里能关注到全体孩子?能关注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吗?我表示怀疑。

第二点眼里有孩子是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实际上是有难度的,一,需要大家悟;二,需要心中有爱;这不是教会的,如果你没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是教也教不会的,即使教会了,教会一时也教不会成长久所以我想说,幼教这个工作,如果你是真爱,那么请你留下来,如果你只是为了谋生,我觉得你会很累很累

耳中无遮拦,很多老师有个特点,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听不到孩子想说的,尤其是集体教学活动示范展示的时候,更是明显。那么我常说的听孩子声音背后的东西更是一种奢望了。

我就不给大家举例子了,给大家留点面子,大家以后在工作中自己细品,自己琢磨

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前一段时间,也就是三月底吧,咱们学科带头人比赛的时候,因为我每天去到园里比较早,有一天早晨我去园里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小孩在哭三月底还在哭的孩子,我们大家说他是哪个学段的哪个班的?我猜他应该是小班的.因为现在园里玩具也比较多大,园里又给孩子提前安排了熟悉园所熟悉老师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有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其实就哭下来了,甚至很多孩子是不哭的.那么到三月底还有哭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我分析应该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这个时候我看到类似于一个爷爷或姥爷模样的成年人,对着一个差不多是小班样子的孩子,孩子在张大嘴使劲儿哭。我观察了一下孩子没有眼泪。我想问一下,谁知道如果孩子大声的哭而没有眼泪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对!说明他在虚张声势并没有动情动情的哭会流出眼泪来,所以你发现很多孩子哭的很使劲儿但是没有眼泪,如果孩子有眼泪,那么他就真的动情了,他是真的想妈妈,那么没有眼泪,虚张声势的哭,他可能只是想实现某一个目标,实现某一个目的,或许他曾经这样做实现了,那么再来看,这个成年男人对着这个孩子说,每天就这样,每天就这样有意思了这个大人的行为是什么?—类似讲道理。

这个时候呢我本来想,我一个陌生人插手,孩子会不会买我的帐?但是呢,可能是幼教人的职业病,我还是依然走到了孩子身边,蹲下来,我把手放到孩子的背上,那么我告诉大家,我为什么做这个动作?我手放的位置叫心腧穴,也就是两个肩颊骨脊柱交叉的位置,这个位置叫心腧穴,我把手放在孩子的心腧穴上,上下抚触,然后这个时候这个成年男人又开始说话了“每天就这样”,我给他做了一个的手势,他倒是也挺给我面子,立马闭上了嘴,然后坐到了路边的一辆电动自行车上,我把手放在孩子心穴上,我什么话都没有说,我只是在上下不停的重复了几下之后,孩子的哭声变小了,当他的哭声变小的时候,就是我有机会说话的时候,因为他大声哭,我说他根本听不见,当他哭声变小的时候,说明我的手起了作用,这个时候我开始说话,我问他你想要什么?因为孩子来园哭,无外乎就是不想来园,或者是老师要求拿的东西没有拿,或者说班里有他不喜欢的小朋友,还有可能是不想吃今天的饭,可能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得先搞清楚他是哪一种.

他开口了,我要找妈妈.

那么我们就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接下来我问她这样哭妈妈就来了?

他摇摇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跟我互动了那么我们一问一答,是不是就产生了效果?

这就是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然后我接着又问他,每天吃完饭睡了觉起来以后,妈妈就来了,是不是?

他点点头当他由摇头变成点头的时候,那么说明我的话起作用了.接下来,我再让他点几次头,那么我想实现的目标基本就实现了.

这个时候,我接下来又问他,我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今天早点来接你好吗点点,点了两次头了

接着我又问他,你是小一班的他不作声,你是小二班的他又点点头点了三次头了.

我又跟他说,你带着我去找你们小二班的老师好吗?他又点点头

这个时候我把我的手主动伸到了他的手里,他拉着我的手开始往园门口走,大家注意是他带我去幼儿园,不是我带她去幼儿园.

我跟边上刚才送他的那位男同志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跟进来了,我把孩子带进园里就可以了,我和孩子起身走了三步路,这时候保安告诉我这位就是他们的老师,那么这时候我才发现,老师就在距离我五步远的位置,手里拉着另一个小孩一直在看着我们,旁边还有两个保安,就这样一直看着我们,所以我把他在保安的注视下到他们老师手里。

我一个陌生人跟孩子的互动之后,我都能把他领走,想一想,如果你们真的能蹲下来,真的做到尊重孩子,那么你们工作起来会感觉到很轻松很轻松.

孩子是非常有灵性的,谁是最爱他的?他是能感知到的.所以一定要真的爱孩子,所以我还是想跟大家说,如果真的想做这一行,一定要真正地爱孩子爱是最有力量的语言。爱是最有效果的抚触。妈妈充满爱的手比任何专业的推拿手法都有效果!老师充满爱的手是有魔力的!

口中有禁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在这儿做了一个表,大家牢记心中,切忌伤孩子自尊的话一定不能说这是底线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不像我们平常答辩时候说的,我们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领者,多时候我觉得老师更像是孩子的复读机,我们喜欢重复孩子的答案,喜欢重复孩子的话,喜欢问个好不好?要不要?

我们来试一下,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听讲座好不好?你们说不好我情何以堪?所以说我们的孩子太给我们面子了,总是很配合我们,好不好?好!要不要?要!这种问题有效吗?

那么我想跟大家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最有效的应答语是干练的回应我们示范一下

我今天讲的内容有用吗?好,谢谢你们

你们今天有收获吗?—手势回应

你们喜欢听我讲课吗?我也喜欢你们

这样就行了,我这样的回应你们接收到了吗?所以孩子们回去试一下集体教学活动中干练回应幼儿的回答语是正确的

如果幼儿出错了,给予幼儿及时正确的纠正就可以了

如果幼儿回答是正确的,不要重复,不要接尾音,给予一个点头手势嗯,很好,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ok

手中有方法,这就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悄悄的》……这件事过去20多年了,却时时让我想起来,每次都忍俊不禁要笑出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才更能展示一个教师的真实实力。

活动可伸缩,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每一次活动不一定非得按照预设全部完成?过程中活动的难度和强度是否需要调整,根据幼儿的反馈来进行,当预设和生成有差距时,要尊重幼儿的实际兴趣和能力,教师要有助推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能力,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完成既定预设。每一次活动结束都问问自己,孩子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我不组织这次活动,这些孩子们会吗?

好,我也想问问大家,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在今天之前这些你会吗?

你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每一次游戏活动后,用这七点审视自己,如果你做到了,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是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教书匠瓜尔佳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