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的环节:
识记
保持
恢复
再认:重新出现
再现(回忆):没有出现
【解析】
记忆的概念:概述分为概念和类型,类型重点掌握,掌握类型前要知道什么是记忆。这部分作为单选题备考,着重掌握环节,分为识记、保持、恢复,重点掌握的是恢复。
1.识记:比如大家现在上课学知识就是识记,看见“知识”就是识记的过程,简单的补充一个字就是“看”。
2.保持:讲完了知识后不是立即遗忘,把知识存在了脑子里,强调的就是保存在脑中。
3.恢复:记忆提取的方式,比如可以去做题填空,着重掌握记忆提取的方式,分为再认和再现(本页的重中之重)。
(1)再认:关键词“重新出现”,比如大家做单选题的时候,有 A、B、C、D 四个选项,比如成熟势力说是谁提出来的,选项中有格塞尔、皮亚杰等,看到选项就知道选择哪个,所以答案出现在了你的眼前,就是再认。再如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播放儿歌视频,小朋友会跟着儿歌念,这也是再认。
(2)再现:回忆就是再现,二者是相等的。比如做简答题,只有一句话然后让自己写,所以答案没出现,就是让你去思考、回忆,这就是回忆,关键词是“没有出现”。再如幼儿园中老师让小朋友回忆昨天学过的儿歌,小朋友说了出来,儿歌没出现就,所以属于回忆/再现。
(3)再认和回忆的区分:看一个东西有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有没有看到、听到这个东西,如果听到、看到了属于再认,反之则是回忆。
①大家想一想《两只老虎》这首歌怎么唱,大家就唱出来了:属于再现/回忆。
②现在老师播放《两只老虎》,同学们跟着唱:属于再认。关键词是“现在正在播放”,听到了这首歌,就是这首歌出现了。
【注意】
单选题给例子让进行反选,知道再现和再认即可
(二)记忆的类型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类
运动记忆 | 运动状态,动作技能 | ||
情绪记忆 | 体验过的情绪v、情感 | ||
形象记忆 | 事物的具体形象 |
||
词语记忆 |
语言材料 |
模拟练习: “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分类 |
时间 |
容量 |
瞬时记忆 |
0.25-2秒 |
较大 |
段时记忆 |
≤1分钟 |
7+2 |
长时记忆 |
>1分钟 |
无限 |
【解析】
记忆的类型:作为单选题备考,着重听例子,听的时候补充例子。第一种分类是运动、情绪、形象、语词,常考的是运动和情绪。
1.运动记忆:比如做体操、跳广场舞,跳广场舞就是回忆它的动作,通过动作进行回忆的就是动作记忆。再如瑜伽、跳绳、仰卧起坐等等。
2.情绪记忆:比如刚分手,然后闺蜜提到了你的前男友,你就说“一提他我就来气”,这里生气就属于情绪情感,再如哭也属于一种情绪。再如小朋友一提到打针,害怕哭了起来,因为之前扎过非常的疼。
3.形象记忆:比如小猫长什么样子,苹果什么样子,可以想起来,这就是形象记忆。事物的形象除了看到的,还有听到的,如听过一首歌或者闻到榴莲的味
道。
4.语词记忆:比如现在老师通过文字呈现,大家通过关键词都记住了,这就是语词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幼年健忘”3 岁前记忆不能永久保持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再认早于再现
3.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范围扩大
4.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情绪→形象→语词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三对记忆+方法不断发展
【速记口诀】无形机为主,有益(意)于(语)发展
【解析】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讲义第 68 页,这里作单选题备考,可以理解即可,只需要记住第一个和第四个。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随着年龄的发展记的越来越久,相反,如果年龄越小,记的就比较少。“幼年健忘”,比如问你两岁的时候在哪里画过一个地图,就不会记得,所以“幼年健忘”就是指 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不能永久保持。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再认和再现,再认(出现了)早于再现(没有出现),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是再认简单。
3.记忆容量的增加:记住 7±2 组块。
4.记忆内容的变化:四个记忆中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注意】
1.“幼年健忘”指 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不能永久保持。
2.四个记忆中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比如婴儿吃奶的嘴巴的动作就属于最早的运动记忆(出现在 2 周左右)。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今年下半年刚考过单选题,再出现单选题的频率不高,所以作为简答题、论述题备考。讲义中呈现的四点和这里的有所不同,两种都可以进行回答,按照老师课件呈现的四点记忆即可。
1.四点中前三个是无意记忆(没有目的,不经意间就记住了)、有意记忆(类似于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比如高中文言文课文之后都有“请阅读并背诵全文”)、意义记忆(可以理解为联想,如根据山的形状记住“山”字,理解记忆)和形象记忆(给你一个花花草草的图片,然后让你去看,就是事物的形象,比如这就是苹果)、语词记忆,也就是三对记忆。
(1)儿童是无意注意简单,所以简单的占优势。
(2)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机械记忆用的多。
(3)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形象记忆简单,所以记忆为哪个简单,哪个难。就是哪个简单哪个占优势,哪个简单哪个在前;背完前三点然后再加上方法和意识
性。
2.记忆口诀:“无(无意注意)形(形象记忆)机(机械记忆)为主,有(有意记忆)益(意义记忆)于(语词记忆)发展”。
三、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
常用记忆策略 |
特点 |
特征定位策略 |
贴标签 |
复述策略 |
不断重复 |
组织性策略 |
分类 |
提取策略 |
对线索的利用 |
【解析】
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发展阶段不用看,直接看记忆策略,单选题备考,主要掌握复述策略和组织性策略,记忆关键词即可。
1.特征定位:比如记忆兔子的时候,觉得它的特征是长耳朵、白又白,那么长耳朵、白又白就是给兔子贴上的标签;老虎的特征是头顶上有个王、长颈鹿是脖子长,这都是特征定位。
2.复述策略:就是重复,重复看、听、背都是指复述策略。比如家长把孩子的玩具放在抽屉里,孩子就一直盯着看,害怕忘记放哪了。
3.组织性策略:比如给出太阳、医生、月亮、护士,可以把太阳和月亮放一起,医生和护士放一起,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也是这样分类的。再如平时整理的思维导图都属于组织性策略,组织性策略强调的就是分类。
4.提取策略:问大家“前面学过什么知识点”,大家觉得知识点太多,就说不出来。如果问“前面学过哪些人物”大家可以说出皮亚杰、格赛尔等,所以这里的人物强调的就是线索。
【注意】
常用策略以第二个和第三个为主,单选题备考,给例子可以选择出来即可。
真题回顾
(2014 下)按排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还有太阳与月亮。”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习惯化策略
四、记忆的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遗忘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科学地组织复习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五、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记忆口诀】发动生活计(记)策
【解析】
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主观题备考。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1)激发兴趣:对于一个材料或者故事,需要让他产生兴趣,主动的去学,感兴趣的就会通过无意记忆去记忆下来,比如小朋友去看小猪佩奇时,因为感兴趣就会记住里面的情节。
2.丰富生活经验:多给一些材料、玩具。
3.培养有意记忆:有目的的记住某些东西。
4.教授记忆策略:比如分类等。
5.记忆口诀:“发动(激发兴趣与主动性)生活(丰富生活经验)计(培养意义记忆)策(教授记忆策略)”。
需要讲课视频,备考真题模拟题、面试题的宝宝联系编者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不是创造者我只是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