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效整合,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整合课程”应实现课程内容内需化、课程创设生活化和课程氛围轻松化,可以坚持主题自主、伙伴自主、材料自主和时间自主的原则,形成个性化幼儿培养策略。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我们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进行了整合尝试,融合两者优势,构建出具有园本特色的“整合式”课程体系。
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幼儿的学习问题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1\]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整合,构建适宜幼儿发展的“整合式”课程体系,教师需重视幼儿学习的本真特点,解读幼儿的个性需求,并以个性化的探究带领幼儿走上乐学勤思的道路。
(二)回归本质,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开展对幼儿园“整合式”课程的探索尝试,不仅要求教师能游刃有余地设计和指导区域活动,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把握集体教学的能力。这样的长期实践,既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又能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有利于建设一支善于钻研的学者型教师团队。
(三)立足本园,深化园本课程体系
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主要形式的区域活动与传统的集体教学一直各有优势,明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表现得泾渭分明。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它们的特点,立足教育实际,以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有机整合为抓手,找出最佳契合点,就能够克服集体活动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区域活动作为附属这一教学现状。也将改变以往教学活动区域化过“散”,集体式过“整”的单一式教学局面。
(一)多维度开放,形成个性化幼儿培养策略
进行“整合式”课程构建,需要针对不同幼儿的需求,度身打造发展菜单;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实际,采用区域、集体两种活动形式,按需分配学习模式的比重;需要以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和智慧的言语来体现教学为幼儿发展服务的理念。
我们在“整合课程”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幼儿学习的“四个自主”方针,即主题自主、伙伴自主、材料自主和时间自主。
1.主题自主
以往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以集体教学为主,教师教授什么,幼儿就学习什么,而我们则在实践过程中,将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了幼儿。
幼儿:老师,你拿的是什么呀?
教师:是老师以前教的哥哥姐姐寄来的贺卡。
幼儿:什么是贺卡呀?老师,给我们看看!老师,我也做个贺卡给你!
学习活动“贺卡表心意”就此生成。这样由幼儿自主选择的、生活化的课程,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和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使得幼儿能够在集体讨论、区域尝试和交流汇总的过程中始终充满兴趣,用心体验,努力探索,不断收获。
2.伙伴自主
在进行“整合式”课程构建的尝试中,不管是什么领域的学习活动,我们都倡导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的伙伴。这样的选择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既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估,还要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使幼儿之间能够以优化组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带有鲜明特征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与别人相处、尝试合作、学习模仿和自我修正,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时间自主
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整合意味着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在探索中有着诸如团队合作交流、规则商议等相对较“整”的形式,也有或独立、或联手操作的相对较“散”的形式。因此,机械地规定活动时间显然与我们的实验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提出了弹性学习时间设置的概念,幼儿可以在参与团队合作交流、规则商议的基础上,自行约定同伴,在诸如游戏时段、午餐后时段、午睡起床后等时段,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个体学习进展来自由进出各区域,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后续学习。这种弹性化的活动时间,既给了幼儿学习的主导权,又满足了幼儿自我调控的愿望,使他们得到尊重、信任。
(二)精心创设,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双结合的“整合式”课程有和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特点。在这种“开路式”“先导式”的课程构建中,教师必须树立新观念,采用新方法,为幼儿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由于“整合式”教学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教学目标与幼儿实际相结合,全面考虑,制定出多套组合式的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满足全体幼儿的需要。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快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三、收获――构建出园本“整合式”课程
(一)课程内容内需化
“整合式”的课程设置注重幼儿选择权和兴趣需要,教师需要从观察幼儿入手,记录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分析教育教学可行性,在调研的基础上甄别筛选,设置课程内容。这样的内容源自幼儿需要,受到幼儿喜欢,符合幼儿发展需要,使专注的学习和快乐的探究成为课程实施的最佳诠释。
(二)课程创设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程能够令幼儿感到自然、自在,让他们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创新、愉快地合作。因此,在“整合式”课程创设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蹲下来、平行看”,从幼儿的视角选择切入点。
例如,我们的大班整合教学活动“贝贝地图搜搜搜”实质上就是从传统教学主题“我所在的社区”演变而来。教师发现幼儿很喜欢告诉别人自己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有哪些标志建筑,但是一说即过,没有留下痕迹。我们以此为切入口,鼓励幼儿相互串门拜访,然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告诉了同伴自己家的方位,可是同伴很难记忆方位细节,如楼栋号、转弯方向等。同时,幼儿也感觉画出来要比空口讲述要来得有效,活动“贝贝地图搜搜搜”就此形成。在活动开展的那几天,幼儿不但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了解了地图的作用、介绍了自家的方位,更在区域活动中细心涂画、认真标识,学得开心、轻松。
(三)课程氛围轻松化
“整合式”课程开展围绕一个主题,创设差异性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蕴含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契合幼儿不同的能力与发展水平。班级中,处在能力发展阶段的幼儿在各个学习环境里都能找到适当位置并进行兴趣探索,幼儿的意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自由学习时,教师也不随意干涉,即便指导,也是以“隐性”指导为主要形式,课程氛围轻松自在。
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有效结合,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区域和集体活动的合理分配,能够优化幼儿学习形式,便于幼儿领会教学内容。这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多方参与、多边互动的学习状态。
研究之路历来漫漫,但荆棘遍布中依然有花的身影存在。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将园本课程的打造与幼儿未来发展相联系,使“整合式”课程成为我园师生有效发展的强大助力。
[作者简介]汪乐乐(1978―),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省扬州市明月幼儿园教师,一级教师。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