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观察,可以为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提供依据。
围绕我园本学年教研重点“基于儿童九十九种想象表现与表达,提升教师观察解读能力”,我们以教科一体方式并以系列活动开展。前期,我们在汪劲秋、黄小莲等专家引领下,教师们通过不同方式的研讨,对于如何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与表达,发现幼儿基于九十九种想象的精彩瞬间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去捕捉,并尝试借助幼儿的各种表征去解读幼儿的经验、兴趣与需求。同时也不断优化观察表格,当然在观察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师观察水平不一,借助视频案例观察分析,进一步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表达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初步梳理幼儿的各种表征方式,借助表征观察与解读,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观察解读能力。
来园签到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
余杭区幼教研究员和各园的业务副园长
与我们共同研讨
接下来
我们一起看看”热火朝天“的研讨现场吧
教研现场
1.游戏热身
2.背景介绍
潘副园长对我们前期以优化观察表格为载体的教师观察分析策略研修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向我们抛出问题,游戏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具体有哪些?帮助教师明确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内容。
3.观看视频
(大班建构游戏“火车西站”视频)
4.分层研讨
0—3年的新老师们将这个2分钟左右的视频,分成了五个递进的板块,分别是“预设建议”-“尝试搭建”-“搭建探索”-“尝试运作”-“讨论合作”。视频中的天天,还是有很多的语言可以捕捉的,所以着重从“语言”和“动作“为切入点进行观察。
4—7年的老师们在观看游戏活动后,针对活动中“大宝”小朋友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游戏活动中“大宝”小朋友从积极建构到合作搭建最后游离成为旁观者,针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她们进行了深度剖析。
7年以上的老教师们分别从幼儿的语言、动作、作品的表现表达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深度剖析了幼儿学习品质的专注力、持久性以及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老师们也从材料投放、原有经验、分享交流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策略分享。
5.复盘分析
主持人结合视频,与案例老师对话,你觉得游戏中的幼儿为什么运用这些方式来表现与表达?引发现场老师互动对话表达各自的观点,分析对于游戏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行为背后的原因信息。
追问游戏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行为是怎么发生的,引导教师关注行为发生的情境性。
专家点评
观摩了本次教研活动,在座的专家对我们的视频案例游戏解读表示了肯定,也对仓幼的《创想课程》非常感兴趣,并在现场与我们园的一线教师产生了互动:作为班级老师,你是怎样让创想课程落地的?有什么困难和疑惑?老师们纷纷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想法和做法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实施中的一些疑惑。专家们用非常专业的视角帮我们做了对比分析,最后专家们也提出了有效建议,指明了教研方向。
本次研讨聚焦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火车西站“,深度剖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与表达背后的意义与价值。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在老师的不断实践中,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一定会收获更多效果。
编辑:楼伊伶
照片:办公室
初审:潘云芳
终审:夏琴
扫描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