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们对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
你对孩子的影响到底会变成怎样?
很多职务身份都要考证上岗,
唯独父母是不用持证上岗的。
。。。。。。
根据父母和孩子相处模式可以把教养分为六种类型,放纵型、掌控型、保姆型、老师型、教练型、导师型。家长类型像功夫高手,功力随经验上升,类型也逐级上升,效果也愈来愈显著!
作为父母,你是哪个类型?
01
放纵型
香港明星成龙接受采访曾说起过,多年忙于工作甚少管儿子房祖名。在房祖名小时候上学时,有次自己亲自去接孩子放学,等了好久,没有等到。后来才知孩子已上中学了,他是在小学等……
在孩子成长路上,
父母没有参与,好坏全凭孩子自己,
成材率低。
放纵型家长更多是随遇而安,对孩子不闻不问,少管少顾,孩子的学习及心理极少参与和陪伴,结果就是大多孩子不够尊重自己的生命,孩子易走上自暴自弃的路,极端甚至轻视生命,视生命为儿戏!包括对待别人和自己的生命。
02
掌控型
心理学上有“控制型人格”的说法,而在家庭教育中,“控制型家长”以爱的名义:掌控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和期望成长。当“控制过度”时,孩子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被家长塑造出来的附庸。
“被爱得窒息”
这类在“被爱的窒息”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小时无力反抗,长大后大多要么逆来顺受,妈宝男一个;要么叛逆远离父母,与父母关系疏离;能逃多远就多远。
2.孩子是父母 的木偶
这类父母操纵干预孩子的生活、学习。父母思维模式大多是恐惧担心,避免出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干预过多,事无巨细。孩子的生活、学习作业、甚至时间顺序都有要求。孩子感觉不到自主和自由,学习也是为父母而学。孩子主动性和参与性低,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或内在动机低。一切只是为了应付父母。
父母过于强势
武志红谈到父母强势入侵孩子学业时,说过:“孩子会通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学好的潜意识自伤方式,表达对抗”。
03
保姆型
现今一个家庭大多一二个孩子,集多人宠爱于一身,保姆型家长为数不少,特别是老人多带的孩子。比如:4、5岁还追着孩子喂饭,放学替孩子背书包,6、7岁家长还给孩子洗澡等等包办事例。
自认为——为了孩子付出一切
保姆型父母不相信孩子,从心里认为“孩子做不到”,或是父母深层自我满足的需要;不是担心孩子会出意外,就是怕孩子受苦受累,或让孩子一心专心学业,代替孩子成长;父母自认爱孩子,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身心疲惫,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你的孩子是“巨婴”吗?
因为,在这段保姆式的付出中,父母潜意识里对孩子是有期望和要求的。而对孩子而言:在这种无处不在的保姆式的爱中,孩子的天生好奇心得不到充分施展,同时孩子的探索受阻,动手及思维力得不到空间自由发展,可能孩子的专注力也会因不断的保姆式宠爱而被打扰。这类型照顾下的孩子往往成长为巨婴,身体长大了,但无担当和责任心,也无此能力,独立性差,成为名符其实的巨婴。
04
老师型
针对目前教育体制及师生配比,学校的老师这种授课方式是符合国情和现实的,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而我们在家庭里,面对自己的孩子,这种说教式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适当的在孩子面前示弱
老师型父母在面对弱小的孩子时,因经验和阅历,往往以强者自居,从内心担心孩子不会,总想以填鸭式灌输给孩子更多知识,以唠叨说教方式强化给孩子。这类父母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也自觉教育方式还不错,但其实思维及语言的软暴力也是会阻碍孩子更进一步,更好地发展。这类孩子长大后成绩有可能还不错,但大多可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后继乏力,在生活中缺乏主见,可说个性不明显,没有特色。在未来人工智能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创意和有特色是多么重要的能适应社会的个人特质!
聪明地家长会在孩子面前装傻,而不是自己是最好。
05
教练型
大家有跟教练学过游泳?或健身?或学开车?的经历,有什么感觉?
现在的教练给人感觉大多是热情、可靠、专业、与时俱进、恰到好处。
认真观察,了解需要
这类型父母属教练&啦啦队,积极陪伴孩子,参与孩子成长,经常性鼓励孩子的努力过程,给孩子打气、鼓掌;当孩子的啦啦队和后援军,孩子不需要时远观或暂时性消失,孩子需要援助时出现,支持推动。
积极陪伴,共同成长,
孩子在父母教练型环境中成长,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孩子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教练父母”的鼓励和专业的支持下,孩子身心健康愉悦发展。这类孩子长大后大多阳光向上、积极乐观、独立自主、自尊自信;情商高,人际关系和谐。
06
导师型
何谓导师?
导师解释:人生路上能奠定基础,制订路线、指引方向的人
导师型父母,能够引领孩子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正确导向作用。能在关键时刻和孩子需要时刻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等等……
培养良好习惯
导师型父母引导孩子站在更高层面,不断地引导孩子知道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的使命是什么?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像建高楼,先打下扎实的地基,至于后面盖多少层那是后话,是孩子自己的事。在孩子0-7岁成长的关健期给孩子人生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孩子在此阶段形成的思维模式、人格品质与行为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因材施教
同时协助孩子推开通向成功的一条缝、一扇门,在孩子成长奋斗路上,尊重孩子个性、相信放手、欣赏鼓励、观察引导、因材施教、协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父母不设限、不期望,轻松自在。
自主性发展
孩子在导师型父母身边成长,自由自主和自发,理解人生和教育的意义,为我而学、因我而学,内在动力和成就动机强,因为懂我爱我的导师父母,更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绽放自己的生命,具备满满的幸福能力和快乐的人生!
KANG KANG SHUO
康康有话说
温馨提醒解释下,可能有的人说,也有什么前面类型的父母大字不识,也没有好的育儿理念,孩子长大照样成材出息,成功且孝顺。是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别忘了有“幸存者偏差”的启示,毕竟小概率事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更不会一定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对吧?我们还是走大众路线,追寻大概率的事,成功机率也大。
【摘自“吴博士育儿围裙”《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对孩子的影响》】
一起做智慧型的父母
为你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一株青苗、
一缕阳光,
一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