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手足口病活动强度较强,病例数较多,且即将进入高发流行期。
虽说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已不是新病种,但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也只是“知其一”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一
得过手足口,还会再得吗?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重复患病的最重要原因是: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通俗的说就是,每年它都换着样子来,我们的免疫系统没办法精准对抗!
二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吗?
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为:
区别在于: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病疾病,均需要到医院就诊,严格按照隔离要求,合理治疗。
三
没去哪儿,怎么也得病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的机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大要素来解读。
1
传染源
患病幼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很高。
2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物品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3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重点来了
为什么即使你让孩子待在家,结果还是得了手足口病的原因:隐性感染者!(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能通过医学检查才能发现。)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很广,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接触了病原体的机会很多,如未及时做好清洗,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孩子。
四
接种过手足口疫苗还会患病吗?
1
仍会有患病的几率
因为目前只有EV-A71型灭活疫苗,而该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种(型)的病毒没有预防作用。
2
那为什么还要打疫苗?
因为“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所以打了预防针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从而保障生命。
五
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很多孩子过了急性期,症状均会消退,不发烧也没疹子了,在家里生龙活虎,是不是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去上学了呢?
1
因患儿体内病毒排出的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无发热及所有疱疹结痂后才能结束。
根据深圳市卫健委和深圳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规定:
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为2周;
疱疹性咽峡炎的隔离时间为10天。
那怎么才能有效预防呢?
就等着你们问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啦!传染病预防宝典请注意查收!
预 防 宝 典
正确洗手,不吃生食;
居室清洁,勤换勤洗;
流行季少去人多处,避免感染;
发热、咽痛或手足有疹等不适,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齐心协力把病防
健康成长我最棒
召开传染病流行期间
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和防控措施会议
|
|
园所开展全面消杀,落实日常清洁工作
积极配合卫生抽检及消杀工作
在严峻的传染病高发形势下,机关幼儿园力争做到“行动在先,严防死守”,为我们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部分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参考文本:深圳市卫健委公众号
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谢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