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逐梦
共育花开
教学组期末汇报
用梦想逐成的夏天,是希望和远方。
用收获逐成的夏天,是付出兑现成果。
脚踏实地的“新天地”,是带着智慧奔赴远方。
是师幼深入探索后的成长,
也是专业路上的教育行者。
2021年7月2日开启了新天地教学组
“匠心逐梦 共育花开”期末汇报。
按下师幼成长的回放键,开启与孩子体验、收获的快乐时光。主要篇章:主题探究、学习、生活、区域游戏等方面进行分享。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适合儿童的课程、跟随孩子的脚步生成课程。不断深化孩子的学习、丰富孩子的经验、促进孩子的发展。
精彩回放
小二班
《走进自然 探索玉米》
照顾玉米的生长
制作”蛋壳“肥料
制作“果皮”肥料
测量玉米的身高
测量玉米茎秆
记录玉米的生长
探索玉米美食
点击视频,欣赏玉米大丰收
追随孩子的脚步,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通过开展“玉米”的主题活动,师幼共同经历了玉米的播种、育苗、除虫、施肥、收获等漫长的过程,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如何播种、数学测量、绘画记录,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成长,提升新经验。
中一班
《一沙一世界——玩沙区游戏探索》
设计藏宝图、河道
孩子们设计水上花园
齐心协力,合作完成
点击视频,有惊喜哦!
玩沙游戏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沙子的流动性、可塑性的特点蕴藏着无数的游戏契机,它能“寻宝藏”,能“造大河”等等,变化多端,乐趣无限。有趣的游戏从孩子们中来。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环境的提供者、游戏行为的支持者 ,要重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于幼儿已有的感性认识来确定活动内容,并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身心发展。
中二班
《玩转水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点击视频,观看精彩内容
经过本次水的探索之旅,孩子们知道了水是从哪里来的、流向哪去。并且在探究中认识常见物体和材料的颜色、溶解等特性。了解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蒸发、沉浮、光、水分子的运动等。感知、体验、发现水与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了节约、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孩子们对水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大二班
《称的故事》
捕捉幼儿的兴趣
收集整理幼儿问题
幼儿自由探索
教师及时捕捉幼儿兴趣并与幼儿一起展开了系列关于秤、重量以及秤在生活中运用的探究之旅。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增加不同的秤、增加不同材质、重量的低结构材料,寻找场地、材料的支持,向家长说明幼儿的关注点以及经验、材料的支持。帮助幼儿梳理、确认探究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探究途中我们与孩子共生一起去操作、去游戏、去探索、去感知、去体验,让幼儿在生活中经历,在生活中锻炼。
大三班
《光影·浪漫与科学》
生成网络图
聚焦情景,生发问题
影子游戏
发现有颜色的影子
光影秀:探索投影、皮影游戏
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拒绝光影的浪漫魅力。无论何时,我们都很容易被光影吸引。幼儿在自然中的光影、游戏材料中的光影,通过层层深入的活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的活动中了解光影的秘密,体验光影的各种变化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生成 ·经验
主题课程是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不会被完全预测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意义的核心主体是儿童,儿童在活动中探索、感受、体验,经验及生命的成长是最重要的,经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简单积累,而是儿童在活动中与人、事、物、观念等交换的产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理解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
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以儿童视角发现生活中的价值。抓住教育契机,把生活活动与游戏相结合,将生活课程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使幼儿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良好地发展。
小二班 苏婷老师
《晨谈那些事儿》
晨谈活动是教师在晨间组织幼儿共同开展的有核心话题的集体谈话活动。在幼儿园的晨谈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想法和需要,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以更适宜的,更贴近幼儿经验的方式促进和支持幼儿发展。
大二班 赵云老师
《基于项目教学开展的大班摄像头活动》
探秘幼儿园的摄像头——我们记录了一个源于孩子好奇心的自发的项目活动,我们看到了孩子从兴趣和问题出发,自己去发现、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难能可贵的是,遇到困难时的坚持不懈、推进探究活动的深入思考、以及为了寻求答案的竭尽全力。
更多精彩
抓手 · 价值
玩是孩子的天性,3—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是“玩中学”“做中学”,因此区域游戏成为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区域游戏既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准备,又是推动主题活动的有利抓手,更是主题课程的有效延伸与补充。老师们把适宜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供幼儿自主学习、认真探索,及时了解并掌握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与需要。所以,区域游戏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
总 结
王老师
老师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在儿童的关注话题、事件、角色行为中选择适合幼儿学习与探索的内容,幼儿在自己的操作和探究获得新经验。在课程的梳理中充分体现幼儿是课程的主人,幼儿能动性卷入课程中,全神贯注置身于课程活动中,深入探究,丰富体验,创造表达,拓展经验,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每次的分享背后都记录着我们老师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在分享中我们碰撞了火花,共享了更多的智慧,有了更广的思路和活动开展思考的角度。
包老师
幼儿年龄越小兴趣的持久性、注意力越短,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老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不停的追随着孩子,通过适宜的实施途径,引导孩子一直跟着兴趣沉浸在主题探究里。主题实施过程中,较难的是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整合,这些经验老师用怎样的形式给到孩子呢?作为老师我们要去思考,预设主题时可以给到孩子哪些的经验?通过这个主题,不只是某个单一的经验,一定要跳出这样的思维,把孩子的经验再往外扩展。要做一个会观察的老师,给到孩子最有帮助的支持。游戏就是帮助孩子从单一的经验到复杂的经验;从零散的经验到整合经验;以及从个体的经验到迁移经验的过程。
同时,包老师对下学期老师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老师们发现儿童、看见儿童,做儿童视角的主题活动。让课程与环境更“高质量”的呈现,包括室内外环境—师幼互动—空间互动等;另外注重园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设电子资源。
张慧慧园长
今天听完12个班级的课程汇报,我满心欢喜。班主任的主题活动梳理,凸显主题的适宜性、丰富性、完整性。配班老师富有创意的活动记录,彰显年轻教师对儿童的关注、对一日生活的思考、对游戏的研究精神。“一日生活皆课程”是我们的共识,如何挖掘一日生活每个环节的价值,让课程更贴近儿童的需求,是我们今年努力的方向。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如何将孩子的零散经验变成核心经验?如何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我希望在新学期的课程实践中,和大家一起探究。
收获·希望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我们所收获的,
就是我们所播下的种子。
做“新天地”的播种者,
带着专业力量稳步成长。
文案编辑:刘雨静 各班教师
图片收集:新天地教师
审核人员:张慧慧 包仕梅
微信号 I 新天地幼儿园
微信号 I 龙岗区教育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龙岗区龙城街道第二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