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践能力
杨忠健
1790年的4月17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逝世。1752年一个漆黑的暴风雨的夜晚,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带着一只风筝来到了牧场,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在古代,电闪雷鸣被看作是上帝在发怒,或是雷公电母在逞威。富兰克林一直在思考闪电到底是何物,与人间的普通电流有无关系。他在一条长绳的一端拴上了一个上端有金属尖头的风筝,操纵风筝向上,飘入了雷雨云。在绳子另一端绑着一把金属钥匙,钥匙就握在富兰克林手中。
风筝上的金属尖头从云中闪电引来了电流。那条被雨淋湿的绳子便成为电流的一条通路,把电流导向了钥匙。富兰克林的手一靠近钥匙便飞出火花,火花从钥匙上跳到他的手上,实验成功了!用雷雨和风筝,他证明了天空的闪电就是电流。富兰克林的实验其实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流过绳子的电流如果过强,就可能把他电死。
本杰明·富兰克林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勇敢精神,他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的避雷针可以防止建筑物被雷电击中。他每年写一本书,内有故事、笑话和谚语。他参加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他倡议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消防机构和第一支警察部队,他还帮助建立了宾西法尼亚州大学。他曾出任美国第一任驻法国大使。
富兰克林曾经当印刷工谋生。他因此可以接触各种印刷品,这对他学习各种知识很有帮助。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决定于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熟练技能,以及驾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思维。富兰克林多才多艺,讲求实际。由于他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常常寻求更好的方法来做事情,而且总是能找得到。
儿童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如下具体内容: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理财能力,学习能力,环保能力,艺术能力和科学能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有所作为。
笔者曾参观牛津大学区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这是大学区好几所博物馆中最大的博物馆,建于1683年,展品都是奇珍异宝。从英国到中国,从近代到古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根本看不完。这么好的博物馆还是免费的,看来英国是真的把博物馆当做文化教育基地。笔者见到博物馆中有一些小孩子,4岁以上的到十几岁的都有,家长带着,许多是爷爷或奶奶带着,在这里认真地画、写、参观展品,没有发现一个胡闹的孩子。中国的博物馆也越来越多,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一部分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因为在生活上经常由父母包办代替,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有的孩子自己的鞋带散了也不会系,急得直哭;有的孩子不会给自己穿衣服;有的孩子吃饭时要妈妈喂饭;有的孩子不敢用火柴点火、不敢用剪刀剪东西。父母不厌其烦地陪学、陪练、陪行、陪玩,在这种“温室效应”之下,就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基本的生活实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是否能成人都成问题,所以就更难成功。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征兆,是家庭教育中严重的问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家长要防止自己的孩子成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一个人要想享受生活的甜蜜,首先自己去做勤劳的蜜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