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春日相约 助力成长
前路皆坦荡,万事皆可期
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教授
提
前
了
解
问卷先行
在讲座前期,幼儿园面向大班家长发起了幼小衔接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疑惑,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研讨,以便在讲座中给与家长相应的指导策略与建议。
诚
挚
邀约
约
为爱同行
如
约
而约
至
爱的奔赴
家长们带着一份期许,怀着一份信任,如约而至,在活动开始前准时入场、有序签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喜悦里幼儿园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之旅。
温泉
情
讲
解
专业引领
本次讲座围绕“家长怎么看入学的适应”“入学适应表现原因”“家长如何支持孩子”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庄主任向家长介绍了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转变,并结合案例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做好衔接。庄主任强调,在幼小衔接准备方面要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并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运动习惯方面给家长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指导建议。
讲座中,庄主任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研究,从实际案例出发,给家长们解析了做幼小衔接准备时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及盲点,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并不仅仅只是知识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心理、独立能力、承受能力、社会交往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衔接。
互动环节中,庄主任提出“家长该如何看待入学适应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家长们各抒己见,为幼儿大班时期的培养策略,提供了各种见解。
双
向
奔赴
赴
科学衔接
庄主任深入浅出地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做好孩子进入小学的各项准备,其中,对于家长如何支持孩子,庄主任提出了三大法宝:1.生活适应(规则意识、良好的习惯)2.人际适应(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3.学习适应(学习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规则意识
(1)制定合理易记的规则(忌过松或过严)
·不影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不妨碍他人
·不破坏环境
(2)做到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良好的习惯
(1)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感、胜任感、被需要感)
(2)自主、独立
社交能力
(1)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
(2)善于换位思考
(3)懂得谦让
(4)善于沟通合作
(5)包容能力强
(6)学会一些解决纠纷的办法
情绪管理能力
(1)留意孩子的状态
(2)掌握情绪管理四步法:
步骤一: 接纳孩子的情绪
步骤二: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步骤三: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步骤四: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学习能力
(1)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
(2)学业胜任or学习无能
学习金字塔: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
父母要做好心理建设:放下焦虑合理期待、借助资源多方沟通。
家长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认真的记录,积极的思考。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让家长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交流
流
共
研
爱的合力
为了更深入了解家长朋友们对于幼小衔接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惑,现场特设家长研讨互动环节。
庄主任针对家长们有关家庭教育中的疑惑做出专业解答,让家长们对幼小衔接有了更系统、更具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家长们和讲师积极互动,分享在讲座中的所思所想、所获所得,家园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就像绚烂的烟火,点亮孩子的衔接成长之路。
推荐
荐
书
籍
家园共育
教育实践:
关注孩子的情绪、人际、点燃学习热情
三大法宝五大能力:
你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有待提高
庄主任推荐书目:
爱续
的
沟通
通
共创未来
此次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了幼小衔接家长们做什么、怎么做,更新了家长教育理念,为家园校“三位一体”切实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园将在接下来的持续探索中,精准发力、双向衔接,以实现三方通力合作,帮助孩子们实现幼小平稳过渡,迈好入学第一步。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表示此次讲座是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家长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各种焦虑,更新了家长的教育理念,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引导意见。
家长学习心得集锦:
左滑查看更多
持续
续
深
耕
爱的接力
幼小始于新,衔接始于行。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以儿童视角出发,多方参与的持续过程。相信,在幼儿园、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们会顺利渡过这个转折点,更健康、更自信的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教育就是一场马拉松
非一蹴而就
幼小衔接
更像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不是孩子的孤军奋战
它需要父母与老师共同参与
亲爱的家长朋友
让我们携手同行
做教育的有心人
END
编辑、排版:邱俊妹
摄影、摄像:全体教师
审核:邝菲菲、彭思娜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