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班级墙面环境“记录”着幼儿的成长过程和发展趋势,因其面积大容易被看见因此具有表现作用,也可理解是教室内的表现空间。因此班级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美的感受,趋向于美学的发展倾向,通过美学思维缩小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差距。
—— 把握好“三原则”
少即是多
对于大多数幼儿尤其是低龄段幼儿而言,不具备处理复杂视觉信息及过滤过渡刺激的能力,墙面过渡的视觉刺激容易导致视觉负担进而失去兴趣,因此在为幼儿创设墙面环境时应注意墙面图画、文字信息之间的空白呼吸空间及布局的形式美感,墙面元素可以提升氛围但不宜太满、太杂,方便幼儿进行信息处理。
如下图墙面环境,教师熬夜爆肝设计、规划、制作,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墙面刺激元素太多,布局太杂,形式上用力过猛,用于展示性墙面容易让幼儿失去视觉平衡,聚焦不到重点内容。图一改良方式:减少墙面视觉元素,在云朵造型及网格元素中提取一个重点元素,可去掉网格,将视觉重点聚焦到中间两朵云朵并将其放大,用AB色形式取代云朵拼色,两侧可用云朵局部形态勾勒出边框即可;图二改良方式:可保留分割色块的形式,减少层次性,去掉色块中间白色线条,每块使用两层KT版即可,即省时省事又具形式美感。
图一
图二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焦点即重点
我们在教幼儿画画时会经常讲到画面的构图,要重点刻画贴合主题的形象或画面,越清晰、准确、丰富的形象越能成为视觉焦点,墙面环境创设也是这样,创设内容不能让观看者失去平衡或者迷失方向,要有视觉的方向性,也就是焦点。
通过焦点突出重点、次重点,在墙面上建立视觉次序感。方法一是可以通过元素(图形)的空间、位置和大小在墙面空间内进行焦点布局,例如上图一,改良后两朵大云朵便是墙面焦点,而不是像现在的墙面呈现中云朵元素与网格元素分不清主次和重点;二是通过色彩对比,例如图二,目前三组色块在视觉上没有重点,当每组色块去掉一层KT版时便可弱化因过渡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失衡,同时通过对比色将中间色块色彩进行强化,便可突出墙面的焦点。
图片素材来源于集团幼儿园→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两幅图从展示性来说做到了有主有次,既简约又突出了重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颜色激发兴趣
色彩是墙面环境创设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特性,人们通过视觉感受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在色彩学中浅色、暖色调有凸进的视错感,而明度低的冷色调有缩小空间的凹进感,在班级空间较小的环境里,墙面空间可多采用冷色调进行平铺,正常空间的教室可选择暖色调进行平铺,墙面颜色不宜出现大面积的饱和度很高的色彩,避免出现视觉噪音,过度刺激幼儿的兴奋度。
—— 教室墙面环境创设三部曲:
第一步:定风格、定色调
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第一步就是给整个空间一个主调,这个主调即风格,幼儿园教室常用的风格主要有现代简约、小清新、地中海、田园、新中式。色调取决于风格,在风格的大框架下提取墙面主色调及辅色调,建议墙面色彩搭配不超过3种,充分考虑墙面与室内空间其他区域或部位的统一性,要使墙面色彩和整个空间成为统一的整体,有连贯性,墙面与地面、桌布颜色为近色系,与天面互为补色。
配色灵感来源:
1、配色网站推荐:
https://nipponcolors.com/
https://colorhunt.co/
https://www.materialpalette.com/
2、小红书美学博主
3、大师名画配色
第二步:定布局、定元素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时布局造型可谓是千变万化,各种单一的、复合的造型处理都要求教师具有造型把控能力和鉴赏能力,但往往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把控力和鉴赏力导致墙面布局杂乱没有焦点。进行墙面布局时教师可以对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造型元素进行解构和重构。
点的造型
点在造型中是单一存在的,它包括规则的点和不规则的点,规则的点可以是圆、三角形、菱形、水滴形等等形状,不规则的点可以是任意形态的点的各类形状,我们在运用点元素时可以通过根据点的形态进行解构和重构,再根据点的大小、位置进行有节奏的布局。
线的造型
无数个点的连接可以被看作是线,线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线多用于墙面的分割及局域的边框。直线具有平静、稳重的视觉感受,斜线具有不稳定的视觉感受,曲线则可以赋予墙面空间韵律感。因此在制作晨谈墙布局时多使用直线进行局域的划分,在进行展示性、参与性墙面布局时多使用曲线进行局域划分。
无论是长短、曲直、疏密的线,在运用线元素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时,要注意线的排列,比如有序的排列、无序的排列、有序无序的组合排列等,用某种规律的构成形式或运用相同线性的重复来构成一定的秩序。
面的造型
一个足够大的点可以被看成面,一个密闭的线条或十分密集性的线条也可以被视为面,面的造型可分为曲线型、任意型和直线型,合理利用面与面之间的相切、叠加、分离或不同造型面的组合运用更具表现力。
下面欣赏一些案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以上案例用色柔和、舒适、有主有次,但布局稍显琐碎,装饰素材上虽丰富但“为了装饰为装饰”的目的性太强。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片素材来源于集团幼儿园△
上图教师在进行墙面布局时运用了“少即是多”原则。图一至三在用色、元素及布局上实现了和谐统一,体现了“点线面”构图原理中不规则面的分离及点线面的组合运用;图四在“点线面”的运用上使用了异性材料的结合,麻绳、毛毡板及KT版的搭配赋予了墙面更多的层次感和透气性,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四副图的墙面布局充分考虑了可用空间,教师在环境创设时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细节的打造上,在后期幼儿过程性学习展示过程中既具有一定的美学形式又能实现教育过程的充分体现。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节奏和韵律是墙面布局时不可忽视的关键,节奏是墙面布局有规律的、连续的重复,各区域间保持恒定的关系。韵律是指区域形式之间在有节奏的基础上有秩序的变化,只有节奏的重复而无韵律的变化,墙面必然单调乏味,单有韵律的变化而无节奏的重复又会促使作品松散而凌乱。
第三步:配装饰
环境中的装饰可以提供视觉趣味和触觉体验,幼儿通过感官元素感受装饰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在班级墙面装饰个性化设计的元素中常见的为KT版、墙纸、布艺、装饰挂件、自然物等,这类软性装饰材料可以柔化墙面,烘托室内环境的装饰气氛,教师依据班级风格、色调甄选配饰,但往往装饰太多容易造成墙面拥堵,为了装饰而装饰容易产生视觉垃圾。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上图,墙面设计整体用色柔和、统一,但装饰元素过多,同时未考虑使用过程,导致过度装饰,既浪费时间又无视觉焦点。图一、图二改良方式:可以保留边框KT版及云朵造型,墙面中间四个相框全部换成“小提示”及“小说明”相框形式,避免过多装饰元素;图三改良方式:去掉彩旗、自然物和小画架装饰,三个气泡框做成大中小尺寸,突出视觉重点。
教师在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时应适时转变审美思维,墙面设计应趋向于和谐、放松、具有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美感,不仅需要满足教育功能和美学功能,还要从教室整体环境的高度综合地处理文化内涵、人与环境、人际交往及实用功能等关系。
– End –
参考文献:[1] 姜自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刘健.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木塑墙面形态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撰稿|尹维维
审核|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