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人们扫墓、踏青、农民伯伯开始耕种庄稼的时候。
Tomb Sweeping festival
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教育契机,
在缅怀先人的同时,
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一起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活动。
节气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争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里,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杜甫在诗中曾记载了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插柳
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墙”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放风筝
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古人相信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吃青团
我国古代由于清明禁火,所以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江南一带就用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便成了青团。
梨花风起正清明,“云”寄哀思正当时。
为了响应文明祭祀的号召,
提倡以居家追思、网络云祭扫、鲜花代祭等
现代文明方式缅怀追念,
以网络献花、留言寄语、参与关爱志愿服务等
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对英雄的敬仰。
宅家的日子,
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
讲古诗、唱童谣、做手势舞、读绘本等
他们感兴趣的方式,
在动手操作、亲身体会中了解
清明节的传统与习俗,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和孩子一起······
讲古诗
《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视频|来源网络
唱童谣
《清明节》
柳叶绿 桃花红
过了寒食是清明
煮鸡蛋 卷单饼
荡完秋千放风筝
郊外春光美如画
全家老少去踏青
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视频|新城丽景城分园 肖思楠老师
读绘本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文字简单亲切,寓意深长,画面清新简洁,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
绘本《獾的礼物》被誉为生命教育最好的读本,它用委婉柔美的方式直面“死亡”的话题,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分离、死亡,以及如何应对、处理分离及死亡带来的心理情绪。此外,也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读过了绘本,
孩子也许对清明节充满了好奇,
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展开一次话题讨论,
用故事来告诉孩子:
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对生活要有感恩之情。
我们都是一颗种子,
可以让生命发扬光大;
人间四月天,
愿希望生生不息。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林曼琳
审核|凌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