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10日,焦艳名园长工作室“送教进蜀 暖春行动”携手四川省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办公室“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学术研讨会”、遂宁市尹艳名园长工作室、遂宁市胥咏梅名园长工作室在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主会场)、遂宁市河东实验幼儿园(分会场)、射洪市第四幼儿园、射洪市第十幼儿园隆重开展。遂宁市各级领导、遂宁市各县(市、区)幼儿园园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遂宁市尹艳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及成员辐射园、遂宁市胥咏梅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送教进蜀 暖春行动”,是名园长工作室联合筹谋部署的一次大型联动教研,既是一次暖春进蜀的送教之旅,更是一场跨越省市的名园长思想联动、使命引领之行,意在将焦艳名园长工作室的理念、愿景、好的经验和做法传播出去,分享给更多幼教同行,扩大工作室辐射影响力,也希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影响更多幼教人共同奔赴“有质量、有追求、有态度、有坚守”的学前路。
01
送教 · 问诊
“1+1爱心捐赠” :教育情怀,传递美好
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情怀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怀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兴华幼儿园全体幼儿向射洪十幼捐赠了3579本图书。捐赠仪式上,焦艳园长讲到,此次捐赠的书籍,是今年“1+1爱心捐书活动”中2616名兴华娃集体爱心行为,希望能够帮助射洪十幼建成一个有爱的图书馆,让所有孩子共同阅读、共浴书香,共同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自2016年“1+1爱心捐书活动”启动至今,兴华娃的爱心传递到了四川、新疆、青海、云南等地,从一封封充满感恩的回复中,让我们确认了这份爱的教育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实实在在,有自己的落脚点和载体。
至今,“1+1”活动已有五年,一次次捐赠行为,变成了一个个教育事件,构成了一个个课程故事。故事的背后是行为、事件、思想和意义的凝聚。从发起,到捐书活动探析,从选书到书的推介,再到一封封回馈的书信,从兴华幼儿园发起的教育行为所编织的故事中,透析着兴华课程坚持儿童立场的密码:教育现场的儿童本身就是教育意义所在。
2021.4 射洪十幼·捐赠仪式
送教到园:专项指导,落地支持
从射洪四幼、十幼的现场活动观摩中,我们感受到了射洪幼教的生机和追求。胥咏梅园长在介绍中谈到,自上次去兴华幼儿园现场观摩回来后,我们复制兴华课程的很多做法,比如活动,环境、一日生活等等,兴华课程的建设给了自己非常大的触动,对幼儿园该如何发展、该走一条怎样的课程建设之路也有了更多大胆的想法。
怎样在经验的复制推广基础上,结合自己园所资源和特色,园本化实施兴华课程的经验,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射洪四幼教育联盟课程研讨会上,焦艳园长分享了“兴华课程”建构的思考和实践,细细讲述了兴华每一步课程调适背后的思考,分享了兴华整体课程框架顶层设计、实施路径探索以及幼儿园法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园区课程特色建设经验。结合幼儿园所需,工作室成员张秀丽园长、马艳芬园长分别从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室内外一体化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幼儿园家园共育无缝衔接的经验和做法两个专题进行了专题分享,为射洪四幼和十幼的老师们详细阐释了儿童与课程、环境与课程、家长与课程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环境中彰显儿童立场、如何在理念一致、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协同共育等。为四幼和十幼老师在教育中应当如何理解“儿童立场”和如何履行“儿童中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2021.4 送教进园
把脉问诊:经验分享,专业态度
怎么构建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对课程有了大致的设计之后,如何落实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如何提炼自己的理念?如何基于园所资源和历史进行园所文化的阐释?如何进行教师队伍培养?新园的课程如何建构?……在胥咏梅名园长工作室联动教研会上,焦艳园长就各位园长在园所管理、课程建设、队伍培育等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分享了兴华幼儿园成功的集团化发展经验和课程构建经验,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遂宁市胥咏梅名园长工作室成员园进行了专项的把脉问诊。
焦艳园长指出,一位好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园长在办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灵魂三问”:课程是什么?我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儿童在课程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具体而言,就是园长在引领园所发展时,必须做抱有“宗旨”行动的教育。抱有宗旨,是确保我们的教育行动具有意义的前提。因此,作为一所幼儿园的“领头羊”,园长应具有“清醒的意识”、“坚定的内心”和“敬畏的态度”,应该有自己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课程观,在教育实践中葆有深思熟虑、审时度势、运筹谋划的能力和态度。
教育不应当成为一台自动机器的功能,应当是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目标和儿童发展所需的、鲜活的生命和鲜活课程有机融合的生命行动。好的课程构建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套用,如何在借鉴某种课程模式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好的内容的基础上,为课程在幼儿园落地生根发展找到适合的触点,需要园长进行大量的思考、实践。因此,课程探索并非止步于某个课程文本的逻辑梳理,而应当运用多重视角和进行多种联结,在理念的引领和实践反思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其最终都指向儿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21.4 联动教研
02
联动 · 引领
观点分享:园长领导力提升学术研讨
4月9日,在“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提升学术研讨会”暨遂宁市尹艳名园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作为特邀嘉宾,焦艳园长作了主题为《基于文化 基于理念 基于儿童——兴华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与实践》专题分享。分享中,焦园长指出,“园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是有意识、有想法的,这种意识和想法是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和坚持,而不是人云亦云。即便是专家建议,也应该首先认同、并且内化理解后变成自己的一种认知、一种表达和自己的一种语言,随之再在教育实践中去尝试和实践。”事实上,园长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因此,在真正开展课程建构之前,我们首先应该通过学习、通过自我剖析、通过不断的自问自答,去回答、去寻找、去确认自己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育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才能获得通过园所文化,课程理念、培养目标和教育路径进入儿童世界并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4 学术论坛
教育对话:名园长面对面——园长论坛
下午,在遂宁市河东实验幼儿园总园召开了“名园长面对面——园长论坛”。宝安区焦艳名园长工作室、重庆市潼南区彭凤名园长工作室、教育部李佳名园长工作室、遂宁市尹艳名园长工作室四位工作室主持人展开了一次面对面交流和对话。与来自尹艳名园长工作室的成员及辐射园园长共同探讨了实践中的园长领导力提升问题,并围绕四个中心话题展开了思想碰撞:
? 幼儿园“基础性课程”和“园本课程”如何构建?
? 一所新园,如何从环境创设到园所课程建设进行整体构思?
?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 要不要办一所“有特色的”幼儿园?
从现象学视角来看,教育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活动。我们在教育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成为自我反思的触点。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对行动的反思和对反思的反思等等,都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存在。换句话说,教育应当是一种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行动的实践。对教育的反思、对课程的反思能够提高园长对教育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办园的过程中面对具体问题情境做出合理的决定。
比如“基础性课程”和“园本课程”的构建问题——我们需要讨论:什么是基础性课程?什么是园本课程?什么是“园本化实施课程”。焦艳园长认为,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落实“国家课程的园本化实施”,《指南》《纲要》等国家性的指引文件,给予幼儿园的是整体目标指引,而非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框架。园本化的课程实施是我们在构建幼儿园课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某种程度上,我们所理解的“园本课程”不应仅仅窄化为“特色课程”,还应该包括“园本化实施课程”的部分。
再比如,“要不要办一所‘有特色的’幼儿园?”——不可置否,从园长的角度来看,可能都希望办一所“有特点”的幼儿园。我们需要追问的答案并非是“该不该办有特色的幼儿园”或“办什么样特色的幼儿园”,而应该站在“我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个基本问题的角度,去澄清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认知、对未来教育的认知和对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的认知,在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基础上,在分析自己幼儿园的资源、条件时做出的审慎选择和负责任的决定。
“特色”不是浅表化、形式化的标签,无须刻意而为之,应该成为名园、名园长成熟而理性的思考和选择。无论多少综合的目的、个别的目的,在没有清晰的、理智的、成熟的思绪时,都不妨同时共存,无须产生对峙,因为它们不过是意味着我们观看相同景色的不同方式——毕竟每个人对教育的追求不同、对儿童应该成为怎样的自己的理解亦不尽相同。
精彩瞬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1.4 名园长面对面
经验共享:管理面面观——管理干部论坛
焦艳名园长工作室的团队成员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家园工作等方面分享了幼儿园好的经验和做法,从具体实操层面描述了课程如何从顶层规划落实到幼儿园方方面面。
2021.4 幼儿园管理面面观
幼儿园行政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如何实现协调运作?幼儿园一日生活和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转变教师意识?如何将文化、理念这些形而上的要素实实在在作用于园所发展?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应该是怎样的角色?如何建立协同的共育关系……这些都是所有园长在引领园所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的共同议题。文化是“道”,而“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文化是“根”,“根”是埋藏在每个儿童内心最深处的火种。不同的生命观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识别,不同的价值识别有着不同的价值形态,不同的价值形态走向不同的生命样态。或者说,园所文化影响着儿童的“生命长相”和教师的“成长样态”。四位成员不同的分享角度,同一反映的是兴华幼儿园“兴兴立德、灼灼其华”的园所文化样态和“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理念形态在幼儿园工作中的真实状态。
当然,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实施怎样的课程、践行怎样的文化,最终都能在儿童身上、教师的身上看到我们所施加的影响。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幼儿园课程不是一个文本系统,它的形成主要不是借助书写,而是依靠实践。幼儿园课程是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积累而成。”
“走过的风景,都让你成为更美的风景。”我们坚信,课程是文化的最深刻表达。无论其文化的形态如何,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关注实质而非形式、给予儿童恰当的教育的课程探索,就能称其为“好的课程”。好的课程一定是具有感染力的课程,它能不自觉地吸引有共同追求的人一同前行。兴华课程建设经验和获得了遂宁幼教同行的高度赞誉和一致认可。经过深入交流,兴华幼儿园与遂宁市河东实验幼儿园、射洪市第四幼儿园、射洪市第十幼儿园建立了结对关系,达成友好协议,转“短期帮扶”为“长期助跑”。
走过的风景
四川遂宁短短几日生活,给了我们无处不在的惊喜,就仿佛《阿甘正传》中说的那样: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来之前,我们对遂宁的认知大抵停驻于川味美食之间,毫无疑问,当我们走进幼儿园、走进各自的思想和专业情怀中时,毫无意外,“坚冰破了”。如果说眼睛是搜索未来的瞭望塔,那么舌头就是撩起过去的门帘。我们在这个相对深圳来说更具生活味道的城市,在一顿火锅、一把烧烤、一块鱼肉中,嚼到了美好生活的映射;在幼儿园的大肆盛开的月季、满藤鲜艳的蔷薇中,嗅到了“幸福的园子”的味道。未来,一起同行。
图文|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