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材料是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物质基础,孩子们是在与其积极互动中建构知识体系的。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才会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材料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因此,集团六幼、十四幼于2019年10月28日、29日晚进行第二次环境交流分享活动。
集团六幼
01
研区域材料,深思考
百数表
投放意图:
1.唱数并认识百数表上的数字
2.初步理解数系统的十进制规律
玩法一:翻、念数字
玩法二:一一对应
玩法三:观察
玩法四:按数序排列
材料调整??
调整后的玩法??
玩法一:摆数序
玩法二:一一对应
玩法三:填数
(按顺序填数、拿到数字直接填)
单双数
后期思考??
渗透奇偶数、五进制、十进制、无规律的玩法。
研讨交流??
乔影园长抛出问题启发老师们进行讨论与思考,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我们首先要清楚投放这份材料的目的;通过这份材料孩子可以获得什么能力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达到。
集团十四幼教学主任胡慧分享了她们园所设计的可移动的操作材料的做法:从1-10、10-20、20-30……进行划分,让孩子们感受数字十进制的规律。对此,乔园长进行了总结,并表示老师们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
几何图形
投放意图:
1.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感知分类。
2.让孩子感知认识图形,并将不同的图形进行组合和转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图形拼画的乐趣。
研讨交流??
乔影园长就“这份材料可以发展孩子什么能力?”问题提出思考。总结如下:
1. 感知颜色;
2. 通过拼图游戏,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分合变化;
3.分类能力。
02
玩数学游戏,巧推理
我们还玩起了数独游戏,整个氛围活跃了起来,老师们都动用着自己的“小脑袋瓜”,最终游戏结束。那么在这个游戏中发展了孩子哪些能力呢?
如下??
1. 推理、逻辑能力
2. 观察能力
3. 倾听规则的能力
4. 使用精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5. 对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老师们还分享了这类的数学游戏,从序数、图形、空间方位、记忆等角度出发,层次和难度都随之加深。
03
享材料思考,细聆听
邓珊珊老师
王汝薇老师
卢雪婷老师
肖思奇老师
此次分享中,大二班梁慧兰老师对数学材料—百数表、数学游戏—数独进行了分享;中一班邓珊珊老师就美工区标记、幼儿签到表、益智区部分材料进行了分享;王汝薇老师就建构区积木、角色区材料的介绍和收拾整理情况进行分析;小四班卢雪婷老师对美工区粘贴材料进行了介绍;肖思奇老师就益智区桌面积木进行了分享…..
班级老师们会根据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思考与调整,在分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幼儿的用心以及他们在专业道路上的不断成长。
04
重材料之本,论发展
最后,乔影园长围绕材料的本质和幼儿的发展,建议老师们在设计一份材料及材料调整过程中需要关注到以下问题:
1.老师在投放这份材料时,要思考“为什么投这份材料”,也就是投这份材料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
2.这份材料的价值在哪里?
3.如何关注到能力弱的孩子?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的进步点在哪里?
集团十四幼
01
混龄级组
区别于同龄班级的材料投放,混龄班级中除了要考虑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混龄级林璐曼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分享:
幼儿空间意识的建立
从全开放到半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幼儿在室内的空间意识培养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老师们充分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让幼儿建立一定的空间意识;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搬放桌椅,并引导他们观察空间的适宜性,从而帮助其逐步建立空间意识。
数学材料的追踪
近期,林老师跟踪了一份关于“规律”的数学材料。在本次分享中,她通过介绍班级幼儿的操作情况,凸显出了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方式:大龄幼儿对小龄幼儿进行引导、小龄幼儿模仿大龄幼儿进行学习。
从立体操作到平面操作,从记录到表达,大小龄之间的学习情况异常明显。在研讨中,老师们也提出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索模式,如:ABABAB、ABBABBABB、AABBAABB……
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
在建构方面,林老师提出了班级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过程,进一步强调老师对幼儿的指导作用。同时,她表示,应结合班级的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幼儿的搭建水平,并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转换过程中,给予幼儿保留三维的机会,从而引导幼儿直观地感受空间。
02
大班级组
大班阶段,幼儿开始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而数学领域是培养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班吕艳老师分享了数的分解、守恒、十进制、基数、序数、数序等关键经验的做法,如晨谈活动中渗透数的分解与组合。
另外,吕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围绕着“每一份材料投放的目的、对幼儿数学发展的要点、教师的调整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收货颇多。另外,吕老师阐述了每一份材料的层次性,给予了老师们直观的体验。混龄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投放相应的材料,给予幼儿更丰富的抽象思维的感知。
03
研讨交流
经过本次的交流,老师们对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方面的思考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材料投放的目的
每一份材料背后都有其对应的价值,材料是老师精心准备的环境之一。老师要明确每一份材料背后所对应幼儿发展的价值,老师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思考幼儿是否具备操作该材料的前期经验。
材料的跟踪
材料的投放一定离不开老师持续的跟踪,幼儿对材料的选择频率以及原因、幼儿对材料操作的情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相应的指导策略等都需要老师进行观察和记录。
材料的发展方向
当幼儿达到材料预设的目标之后,材料后面的方向是什么?即材料的下一个层次是什么?老师在投放之时就要思考清楚。
环境和材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价值,通过环境和材料,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图|黄紫姗、方华丽
文|黄紫姗、胡慧
编辑|梁海妍
审核|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