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例如,和爸爸妈妈逛街让孩子明白到超市购物的流程;去景区游玩让孩子养成买票和排队的良好习惯。集团十四幼混龄四班的孩子们去“医院”体检、看病认识了医生和护士,也学习到了看病的流程……
最近,总听见孩子们在讨论自己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刚好赶上娃娃家材料的调整,于是,老师决定在娃娃家开设医院角。
老师:你们去过医院吗?
贾茹:去过,到妇幼保健医院体检的时候去的。
李烨:我也去过,看牙齿。
婉灵:我感冒了,去医院打针了。
老师:医院里都有谁?
茉莉:医生和护士。
老师:那你们知道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是怎样的吗?
昂宝: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
茉莉:护士是给病人打针的。
语墨:医生用那个听的东西听心跳。
吴强:护士量体温。
雨晨:护士开药,可苦了。
老师: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看病,护士主要是帮助医生照顾病人,给病人打针、量体温。现在我们决定在班上娃娃家里面开设一家医院,需要做些什么呢?
? 取名字
金融:妇幼保健医院。
潘洋:可是已经有了一家呀。
祺栋:宝安中医院。
老师:如果取和别的医院一样的名字,病人就会去别的医院,没有人知道我们医院了。
俊安:小提琴医院。
老师:这个医院名字很特别,好像没有听过别的医院叫这个的,你们认为呢?
幼儿:那我们就叫小提琴医院吧,好有趣。
? 材料
为了使医院角的材料更完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查询相关资料,并询问校医开设医院需要哪些材料。同时,利用餐前时间向孩子们一一介绍了将要投放在医院角的材料——服装、医疗器材等。
一、看病流程不清晰
老师将材料投放后,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对医生和护士的角色认识较为明确,但只是喜欢服装的扮演。老师决定给与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角色。
思宇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到医院,直接走到医生的面前。
思宇:我的宝宝发烧了。
钰染(医生):好的,我来给他量量体温。
医生直接操作,而旁边的护士只是旁观,并没有做任何事情。
基于观察到的现象,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看病的流程缺乏一定的了解。于是,老师查询相关资料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分享,并且制作相关材料加以支持。
看病的基本流程:
咨询、挂号 ? 看医生 ? 缴费 ? 取药
经过分享之后,一部分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流程看病,但仍然有一些孩子不能遵守看病的流程。老师采用角色介入或者从旁提醒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熟悉看病的步骤。一段时间过后,孩子们已经能够完全遵守整个看病的流程了。
二、急救电话的随意使用
在角色游戏中,老师发现孩子们非常热衷于打“120”电话,无论什么事情第一反应都是打电话给“120”。经过讨论,老师决定为孩子们分享“120”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孩子们明确我们医疗资源的有限,尽可能把资源留给有需要的人使用。
哪些情况下可以打“120”
“120”负责处理市民日常急救和大型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市民遇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创伤、中毒急需抢救时,可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般疾病,如感冒、腹泻,需自行上医院解决。
三、没有病人
医院角开设一段时间后,来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少,老师发现医生和护士有时坐在医院无所事事。于是,老师提出:既然没有病人来,那我们可以出诊,给大家检查身体,确保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在老师的建议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制作了便于携带的医药箱。老师在餐前请几个孩子分享了医院角的活动——他们要去给大家检查身体。
孩子带着医药箱到“病人”家给“病人”看病
一、空缺材料的替代
在一些医疗材料用完后,老师发现孩子们能够自己找物品替代相关的器材。
纸团当药
1
用树叶充当创可贴
2
二、区角间的合作
随着角色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师发现不同的角色区之间出现了自发合作的现象。
?? 医院角与餐厅
当没有病人的时候,旁边餐厅的工作人员会邀请医生去吃午餐。一开始,医生和护士都不同意,怕万一有病人来医生不在,就没有人给病人看病了。在经过几个孩子商量之后,他们决定轮流去吃饭。
午餐时间到了,医生和护士轮流去餐厅吃午餐。
? 医院角与手偶剧场
手偶剧场是医院角的另外一个邻居,老师发现,手偶剧场这边观众很少,大多时候都是几个孩子在自导自演,缺乏正式演出的氛围。而在医院角里,很多病人要打针、量体温,这时候病人就没有事干。于是,老师给手偶剧场的孩子们出了一个主意:邀请打针或者量体温的病人来观看表演,看表演会开心,开心了也能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一边吃药一边看表演
一边量体温一边看表演
现在,医生和护士会定期到其他地方给孩子们体检,以确保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餐厅也开始想着各种办法吸引更多的客人,甚至在医生忙的时候,还会将食物送到医院。手偶剧场那边也在排练新的节目,准备着越来越精彩的演出!
发现的力量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总会在生活中学会很多东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生活为教育提供素材,而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需要教育进一步将其提炼,同时结合孩子们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创设丰富的环境,观察孩子们的活动,选择适宜的方式引导,给予多次机会探索,促进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
图|舒画(集团十四幼)
文|胡慧 、舒画(集团十四幼)
编辑|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