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4 第三小组教研活动
2018年6月14日上午,焦艳名园长工作室第三次教研活动在福永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此次活动由工作室第三小组负责策划和组织,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解读叙事性双语整合五态课程”,活动分为课程活动交流、专题分享、分组研讨三个流程。通过分享与交流,进一步了解课程在幼儿园实施层面的样态和形式。
课程活动:“我和沙子玩游戏”
亲近自然,在自然中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沙和水似乎是联通孩子与自然的另一种媒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拒绝沙和水。“我和沙子玩游戏”这一活动的生成,源于绘本故事《小老鼠和大鲸鱼》,从小老鼠,到大鲸鱼,到大海,再到沙子,在追随孩子兴趣的步伐,生成了“认识沙子”这一主题活动。
黄老师以“如何和沙子玩游戏”为切入点,引发了孩子经验的回溯和思维的创新,孩子们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通过堆沙堡、做沙漏、沙子粘贴画、沙画等活动,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式印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专题分享:“叙事性双语整合五态课程”解读
工作室第三组组长蒋春梅园长为大家简要地解读了“叙事性双语整合五态课程”。“叙事性五态课程”由故事主题课程、生活感知课程、家庭工作坊课程、环境与阅读课程、户外课程五大部分组成。
从蒋春梅园长的分享中我们深感一切影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环境、活动都是课程;一种课程的梳理、归纳和总结,都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要有专家专业的引领,更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坚持朝着相同的方面迈进,最终才有可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地。
分组研讨:“实践中的课程样态”
在欢快的奥尔夫游戏“捉泥鳅”、“鲨鱼一家”中,活动自然过渡到第三个环节分组研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对叙事性五态课程的理解和对主题活动的建议”。在6个组长的带领下,大家脑力激荡、各抒己见,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探讨问题,梳理问题,归纳问题,达成新的共识。
每一种课程自构思到设计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都会经历漫长的过程。研讨最后,焦艳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三个希望:
1.教师应用专业为未来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来,用专业来说话,用专业来谋求事业的发展。
2.教师要用专业去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应该有明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用自己的专业来引领家长。
3.园长是幼儿园的顶层设计师,是园本课程的架构者和领导者,理应在课程构建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焦园长谈道,“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工作室致力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也是焦艳名园长工作室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期望通过工作室三年的扎实研究,总结和形成具有可操作、可推广的普适性课程实施方案的框架,为宝安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薄力。
图 | 李红英(东方幼儿园)
文 | 陈燕玉(黄田幼儿园)
编辑 | 赵媛
焦艳名园长工作室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做有情怀的幼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