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指出,“自主游戏活动”是指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能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促进幼儿在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交往合作能力及好奇探究的品质。
本学期集团七幼将中班级组作为探索幼儿自发、自主、自由区域活动的实验班,旨在探索如何在班级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充足、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更自由、自主地进行各类游戏和学习活动。
1
——创设有准备的学习环境——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不断接触而无意识的地吸取经验,同时在吸取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了心理。成人应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益、有准备的环境。”
为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中班级组的教师们结合班级实况并参照《深圳市优质特色示范幼儿园创建手册》,对班级环境进行了调整:
1、对班级各区域间隔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具合理性;
2、区域材料投放更具更层次性,体现个体的发展需求。
3、班级环境更具互动性,舒适性,探索性,更能激发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
2
——充足的游戏时间——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指出:幼儿每天应有连续不少于1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中班级组的教师们摒弃以往在区域活动中“先重点指导后自选”的模式,大胆尝试实现1小时幼儿完全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实现个别化“指导”,老师的“指导”遵循“先观察,后指导”“多观察、少指导”原则。
幼儿自主自由≠漫无目的,而是带着个人学习计划(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每周个人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里,有计划地进行区域活动。
3
——区域活动走班模式——
为了实现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实现班级学习环境的最大化利用,让同年级组的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中班级组进行了区域活动走班模式。即在区域活动时间内,班级幼儿可以自主自由地到其他同年级组班级进行区域活动。开放的活动区域将从指定的教室外三个区,慢慢地实现教室全部区域均开放的完全走班模式。
到别的班也要及时做记录喔!
到别的班也要记得遵守班级规则喔!
咦,这个班的积木应该放到哪里呀?
4
——户外混龄自主活动——
为了实现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活动,自上个学期起,全园教师便开始进行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创设。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的场地与空间进行了科学的布置,创设和投放了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自主游戏的材料。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活动和体育活动后,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到相应的活动区域自主游戏。幼儿自主游戏期间,教师灵活地分布于各区域中,观察幼儿的活动,在幼儿需要时,适时地介入给予指导。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从发展的意义来说,区域自主游戏强调由幼儿主导,是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否进行富有成效的高水平游戏也依赖于教师创设环境、投放材料的有效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幼儿自主体验,实现快乐无限!
图|文:集团七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