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叔叔要带我走?我不认识他呀?”
“这个陌生奶奶带着我们班的小朋友走了?”
今天的幼儿园有些不一样……
原来是幼儿园在组织防拐骗演练活动!
1月3日上午,省实验幼儿园(南校区)展开了“我不上你的当”——防拐骗演练活动。
活动前,安全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计划和准备,特邀请部分家长扮演陌生人参与到演练活动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家一起商讨总结出生活中常见骗术并进行现场模拟。
生活中常见骗术
孩子们能经得住诱惑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常态游戏活动中,老师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境下,孩子们会如何应对呢?他们能经得住诱惑吗?
1
场景一:美食、玩具的诱惑
区域活动中,一位陌生人走到小朋友身边。
“你好可爱,我带你去超市买好吃的吧!”
“快走吧,我都穿好衣服了,
去吃好吃的吧……”
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你有何感想?
2
场景二:“请你帮忙”的诱惑
户外活动时,一位奶奶朝小朋友们走了过来。快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小朋友你好,奶奶买了很多东西,
可是奶奶拿不动,
你能帮奶奶一起拿吗?”
“陌生奶奶”有没有带走小朋友呢?快看其他孩子是怎么解救小伙伴的吧!
“不行,她是陌生人!你们不能跟她走!”
“我们不认识他,
但是她想抱走我的好朋友,快救救他!”
3
场景三:“带你回家”的诱惑
午后时间,陌生人趁机向幼儿搭讪。面对一脸和善的“陌生人”,孩子们有没有上当呢?
“我是隔壁班小朋友的家长,
你妈妈没带接送卡,让我接你回家!”
“对啊,妈妈就在那上班,
要不要跟着叔叔走呢!”
“千万别相信他,他可能是坏人,
快去告诉老师!”
“老师,那个叔叔带我去找妈妈,
我们不能跟他走,他是陌生人!”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有的小朋友因为年龄较小,缺乏危机意识,看见美食和棒棒糖,就跟着陌生人走了;有的小朋友很热心,想帮助别人,结果差点儿上了陌生人的当;有些小朋友虽有一定的警觉性,但由于意志不坚定,经不住“花言巧语”,也跟着陌生人走了;一些小朋友安全意识强,立场坚定,坚决不跟陌生人走。
“不行,你是陌生人,
快跑!我要去告诉老师……”
“我们不认识你,放他下来!
不可以把他带走……”
活动后的交流研讨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和小朋友一起回忆了整个演练过程,并一起探讨出了很多防拐骗的好办法,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和加强防拐骗教育。
“扮演陌生人的阿姨给我们讲,
以后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
“老师说,不可以轻信陌生人的话,
更不能跟他们走。”
“叔叔跟我说,不管陌生人说再好听的话,
手里拿再好玩的玩具,都不能跟他们离开!”
“扮演陌生人的阿姨告诉我,
以后不能跟陌生人走!
遇到危险要及时向身边人求救”
“奶奶告诉我,以后要当心,
不听陌生人的话,不上陌生人的当,
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
“原来陌生人是叔叔扮演的,是来考验我们的呀,
我们可不会上当哦!”
听听分享交流环节,来自孩子们的话吧……
我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也不会跟他走!
我会跑走去找警察叔叔!
我会大喊,让其他人来帮助我!
我会拨打110电话。
省实验幼儿园(南校区)秉承“润养”教育的理念,将安全自然融入到生活及游戏中。“防拐骗安全演练”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识别被骗的方法及遇到危险进行自救的技巧,增强了孩子们的防拐骗意识。安全警钟需长鸣,相信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携手,一定会构筑起“爱”的安全屏障!
点击视频,快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五个“防拐骗小锦囊”,与家长朋友共勉!
1.时常对孩子进行防拐骗引导,增强孩子的防诱能力。
2.教会孩子万一遇到暴力拐骗,应如何做出反应,寻找外界帮助。
3.出门在外,多加留心,不要让孩子落单。
4.有固定的人员按时接送,且要持接送卡,不要让未成年人来园接孩子。
5.特殊情况电话通知,若偶尔委托陌生人接孩子需主动电话及短信告知老师。
四个“自救技能”,一定要学会 !
1.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家庭住址)。
2.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或与父母约定一个暗号,防止陌生人行骗)。
3.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4.教孩子识别好人和坏人,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
文字:王 皓
编辑:张叶兰
摄影:各班老师
润泽生命 | 教育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