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幼儿园里每一个课程的背后
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它既是孩子们
主动去生活和学习的描述
也是教师们
带着专业眼光
去生成和发掘的折射
这种“爱的相遇”
就是一种“共同成长”
从今天开始
育英人将执起手中的笔
用心开启“课程故事”之旅。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节气与美食的碰撞
一次就“节气”展开的话题
Solar term
暮春时节细雨绵绵,绿树萌新,天气逐渐转暖,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幼儿园里到处都充满了勃勃生机。孩子们之间也就此展开了这样的谈话:
然然:“为什么最近几天总是下雨?”
冰冰:“我看到幼儿园里的山楂树开花了。”
桐桐:“天气好暖和呀,桃花、杏花也开了,可香了。”
就着孩子们展开的话题,我们在坐圈时间查看日历,发现近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雨生百谷”这一时节气意味着气温回暖,降水增多,是播种插秧的季节。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中七班的小朋友们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谷雨节气的来历和习俗,寻找春日谷雨的美食,开启一场关于节气的探索之旅。
Grain Rain
Grain
Rain
孩子们眼中的谷雨世界
Grain Rain
在老师们的倡议下,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出户外,踏春寻谷雨,感受气候影响下的植物生长和季节特征。孩子们在亲身感受、实际体验后尝试用绘画、摄影、手工等形式来表现多彩的谷雨世界,来园后与同伴们进行了分享。
TO MY MOTHER
谷雨踏春
寓意与自然相融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暮春的景色
体验“走谷雨”的风俗习惯
漫画谷雨
花朵用她的绽放
向我们展现暮春的绚丽
谷雨风景画
YOUTH DAY
家园实践活动“谷雨小食光”
Practical activity
经历了一连串的探索和体验,聚焦班本特色之“食育课程”,孩子们以投票的方式选择了适合山西本土地域特色的食材,根据前期学习和认知经验,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设计了谷雨美食活动体验表,共同发起了一场探索“节气与美食的碰撞”的活动之旅。
吃香椿
北方人谷雨时节喜食香椿,称之为“食春”。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时节的香椿鲜嫩可口,脆软留香,宝贝们和妈妈一起制作“香椿炒鸡蛋”,对中国传统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吃香椿
茶树经过修养生息,春俏芽叶肥硕,谷雨喝茶清火、明目。宝贝用他们稚嫩的小手泡一杯谷雨茶,细细品尝,在这人间四月天,慢慢感受中国古老的传统饮食习俗的博大精深。
品尝
沁人心脾的
谷雨茶
品尝
沁人心脾的
谷雨茶
烙蔬菜饼
邀请家长和孩子们选择谷雨时节,自己爱的吃菠菜、豆芽、芹菜等时令蔬菜,在食育坊用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食材,尝试制作蔬菜饼,体会劳动人民的饮食智慧。
爸爸妈妈
陪我们
烙蔬菜饼
做时令水果沙拉
谷雨时节草莓、樱桃、桑葚成熟,以家长进课堂的形式亲子制作美味的水果沙拉,家园共育丰富和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
种植体验活动“种瓜点豆”
Plant
谷雨
谷雨时节种谷天,
南坡北洼忙种棉,
水稻插秧好火候,
种瓜点豆种地忙。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让我们开启种菜之旅,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孩子们从选种、找花土,到种植、浇水、施肥,每天认真观察,细心记录和养护。让一米菜园走上我们的餐桌,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程感悟
Experience
当然,美食课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爸爸妈妈们的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活动让爸爸妈妈们真正走进孩子,走进教育,在用心陪伴中更新教育理念,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
龚道宸妈妈
举办这样的食育文化主题活动,孩子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小手的肌肉、手眼协调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还获得了食材、烹饪相关知识的教育。更巧妙的是还把家长加入进来,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亲子互动过程中拉近了亲子关系。
常雯然妈妈
亲子食育时间,协助孩子完成切水果。孩子们表现出的协作、帮助和友爱,让我们的心情比沙拉更加甜美。孩子们的自信自主以及对活动的专注力深深地感染到我。
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Teacher
裴瑾老师
“食育”是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孩子健康的起点。4–5岁是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二十四节气,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包含有丰富民俗文化和地域特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润娥老师
让幼儿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与亲子自制美食活动,增进家园、亲子情感。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大胆的个性,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平衡膳食营养,培养幼儿科学饮食。
总之,从儿童经验和兴趣出发,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将活动融入自然生活,这就是食育课程的精髓,也是节气与美食碰撞的意义。
追随儿童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文 案|中七班
编 辑|高 瑾
责 编|段宁莎
监 制|王 林
·扫描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