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
一同成长
共享研训,一场基于儿童立场的研究
课程创新
我们在行动
安吉游戏:幼儿园教育的中国化模式
安吉游戏的创新之路
“
曹教授接着分享了安吉游戏的创新之路,安吉游戏从无到有已走过了20个年头。这20年可划分成4个阶段:
-
朴素游戏(2000-2003.9):教师树立“朴素游戏资源观”,竹梯、竹筒、木块、木板、箱子、石头、树墩、木条、轮胎、油桶…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本地资源和废旧材料都可以用作游戏材料。
-
区域游戏(2003.9-2008.9):教师转变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游戏的价值。同时,创设户外活动区,于是,幼儿有了充足的时间到户外活动区做游戏。
-
自主游戏(2008.9-2015.9):这个阶段命名为“真游戏”的实践研究,即要把游戏的权利完全放给孩子但是教师作为观察者要能解读出儿童的游戏过程。
-
游戏课程(2015.9-):游戏经验总结与课程模式建构创生式游戏课程与游戏课程化。
安吉精神 / “万物皆可玩,无处不可玩”
他强调,安吉游戏作为中国幼教新品牌,其游戏空间的自然延伸为幼儿游戏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环境凸显丰富性
幼儿园从创设多样化的、开放的游戏环境入手,有效利用活动室、走廊、大厅及户外广场,设置丰富的幼儿游戏区,为幼儿自主游戏创造机会和条件。
2.游戏环境凸显均衡性
在游戏区设置上,考虑到了幼儿各领域发展的均衡性。满足孩子社会发展、艺术表现、探索发现、身体运动等各方面需求。
3.游戏材料凸显多样性
各游戏区投放了大量的用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观察儿童才能理解儿童:
游戏故事的力量
曹教授基于多年的一线学前教育教学研究经验,带领大家重新思考课程创新领导力下的游戏化实践研究。他认为,教师要拥有课程领导意识,要有主动的设计意识。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过程中,要给教师赋权增能,即赋予新的能量,要有创新开发的能力,从而支持教师主动创新的内在动力。他分享了在游戏故事中,安吉的老师们不断调整他们的感知、观察的方式和技巧。当孩子们画游戏故事的时候,游戏进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孩子不仅能够回忆游戏,也能了解到游戏内涵,他们用可视化方式深化了游戏,他们不断试验和探索对孩子的认知。
在讲座的最后,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微集团法人园长邱志华做最后总结,她强调:安吉游戏到底有何魅力?安吉游戏的使命是创造一种“低成本、有特色、有质量”的教育模式,教育质量源于游戏质量,高质量游戏促进高水平发展。游戏既是一种学习媒介,也是一种适合发展的实践,游戏课程化,对于幼儿而言,就是让学习变得甜蜜。我们教师都应该寻找机会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他们内心中的阳光。
儿童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切逻辑起点,
发现儿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安吉游戏”中的教师能够发现儿童,
秘诀于“放手游戏”,
他们就像人类学家一样观察儿童。
人类学家精于开展调查、参与式观察,
全身心地体验与观察,
跟研究对象充分接触。
而“放手游戏”的背后,
是对儿童的信任,
是正确的儿童观。
I
E
S
K
图文|IESK宣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