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ESK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文件要求,促进幼小衔接实验校、园关于科学衔接的持续发展,2022年6月17日上午9:00,第四学区中心园邀请盐田区教科院学前教育发展顾问万丽珊、盐田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洁美、盐田区教科院学前教研员魏少容、田心小学黄劲红主任以及教师代表、林园小学年级钟艳珍主任以及教师代表参与幼小衔接语言教育研讨会。
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翠峰分园、盐田区东埔幼儿园、盐田区沙头角田东幼儿园、盐田区东部阳光竞智幼儿园、盐田区曼哈幼儿园、贵州织金城北幼儿园、广西乐业县城幼儿园各幼儿园教师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本次会议。
来访嘉宾首先参观了幼儿园12大场馆,看到了幼儿园为幼儿创设的开放资源库,也看到了班与班之间联动,资源、材料的自由获取。
■ IESK
邱志华法人园长在会议开始之前,首先向到访专家们介绍了教科院幼儿园的鲲鹏课程,根据场馆的特色、空间环境等介绍了鲲鹏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鲲鹏课程体系下幼小衔接具体支持策略、3+3+N高质量衔接生态等。她提出关注幼儿语言核心经验的原则,鲲鹏课程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构建中,希望来访专家能针对课程的相关做法做出指导并给出宝贵的意见。
■ IESK
教研员侯洁琳介绍了幼儿园语言领域幼小衔接的情况,她从幼儿园实施语言活动的依据、原则、活动的开展、评价框架等方面展开阐述。从国家的相关政策对《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语言领域目标与小学语言学习的目标进行了细致对比分析,呈现了《指南》与小学语文学习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目前幼儿园在一日生活中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的实践做法和经验。
邓碧霞老师介绍了大班语言案例:《鲲鹏辩论会》,李小玲老师介绍了一日活动中的中班语言案例:《我是小记者》。吕斯雅老师介绍了小班语言案例《以“母亲节”活动为例》。她们分别介绍了大中小班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各个年龄段的语言学习发展目标、领域经验以及语言教育课程实施案例等。
田心小学黄劲红主任做了关于幼小衔接中的语言学习的分享,她认为幼儿园为孩子的身心发展、语言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她又介绍了田心小学关于培养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正确读写姿势、写字教育实验等方面的经验。并且介绍了当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家校互动等方面的改进与运用。
林园小学钟艳珍主任从生活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行为规范的变化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在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与教学活动现场之后,心里有很大的触动,幼儿园现在在进行的项目式学习主张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积极主动思考解决方案的良好品质,都和现在小学在开展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盐田区教科院学前教研员魏少容表示为第四学区的行动力所深深感动,她指出关注幼小衔接是关注儿童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教科院幼儿园能把语言教育贯彻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且关注孩子每个独特阶段的个性发展,她还从日常生活与幼儿语言发展、游戏与幼儿语言发展、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语言教育均提出宝贵的意见。
盐田区教科院学前教育顾问万丽珊从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研究以及基于幼小衔接视角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开始分享,指出教科院幼儿园的课程体系能够时刻关注0-3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也很扎实,从以上几位教师的分享也可以看出教师语言教育能力水平很突出,相信不久的将来盐田区针对幼小衔接的成果肯定会取得斐然的成绩,并希望未来幼儿园与小学的语言教育能更好地做好向上衔接和向下延伸的研究与实践。
盐田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洁美从《寻找幼小衔接语言教育的着力点--撒播阅读的种子》展开了阐述,她建议从阅读中发展孩子语言能力,把阅读作为语言发展的桥梁,从学习阅读的阶段到用阅读来学习的阶段做了具有前瞻性的解读,关于幼儿园语言教育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验。
最后,她强调,幼小衔接不是单方面要求幼儿园为迈向小学做些什么,小学教师也应该俯下身子深入幼儿园学习与考察,小学也应该感受幼儿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根据新课标来解读幼儿园的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并提出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以“幼小衔接语言教育”为主题进行幼儿园团队与小学团队教师的研修展示与交流。
邱志华法人园长在会议的最后也提出了希望,即通过多方联动教研,为增强第四学区幼小衔接语言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策略与支持,促进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IESK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导向,
引导第四学区幼儿园教师遵循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规律,
积极创设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
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
·THE END·
图文|IESK宣教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