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天巉、巉柳高速公路的开通,定西市安定区的巉口镇闻名遐迩。这个坐落在定西城北19公里处的通往西、北方的咽喉之地,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发生了在中国共产党策动下所爆发的十大兵变之一——巉口起义。
巉口起义发生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驻军中发动和领导的革命兵变风起云涌,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坚决要求抗日、拯救民族危亡的浪潮不断高涨。1932年7月,杨虎城部十七师五十旅补充二团一营在峻口的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补充二团团长黄展云为了排除异已,企图将一营调防兰州后撤去何冠五的营长职务,将部队散编。营长何冠五得知消息后,即告诉三连排长赵丕烈,并离开了部队,把一营交给赵丕烈。赵丕烈找到一连连长马济人(进步军官)、排长石庆德(共产党员)和三营排长卢松轩,将思想反动的军官捆绑看押,并封锁了定西通往兰州的道路,卡断各路电话,于各个要塞布置了岗哨。为防止驻防定西城的团长黄展云带队来追,赵丕烈、马济人、石庆德等率部于当晚离开巉口,想和正在靖远策动兵变的中央甘肃工委负责人孙作宾会合。他们连夜行军,于拂晓到达会宁县郭城驿南。赵丕烈和马济人、石庆德向全营官兵宣布:部队脱离反动军队,改编为一个团,团长马济人,副团长卢纪民(原营部医官);下设两个营,一营营长石庆德,二营营长赵丕烈。
起义军活动于靖远、会宁边缘一带约一周时间。这时,传来靖远兵变失利的消息,定西、靖远两县已派敌军来围击。起义军绕道静宁,欲沿六盘山转向陕甘边,与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会合。同时将起义后的团建制更名为“人民革命军”。马济人、卢纪民分别担任正、副司令,石庆德、赵丕烈分任一、二支队队长。
起义军转向陕北的过程中,遭到了敌军、地方民团、地主武装的四面围剿。五百多义军的给养也十分困难,处境非常危险。10月初,起义军连夜改道南行到达清水县的关山,打算在关山休整几天,治疗伤员,再北出安口窑,挺进陕北。然而,一周前就尾追他们的青海土匪“背锅司令”已率领一千多骑匪包围了关山。起义军在强敌面前毫无惧色,英勇奋战。从中午匪徒发起进攻一直打到太阳落山,伤亡惨重,能够再战者已不满百人。夜幕降临后,受伤的起义军领导人决定突围,但除少数人突围成功外,其余都壮烈牺牲在关山上。
补充二团一营自巉口起义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途经定西、会宁、靖远通渭、静宁、清水各县境。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既未建立党的正式组织,又与上级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终告失败。
/ END /
本期编辑 | 冯亚华
监 制 | 刘娜娜
审 核 人 | 刘娜娜
尚道幼教集团咨询电话
苟老师:182 9432 5743
园所地址: 北关位于旧武装部(农业银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