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想要调动起幼师的积极性就要从调动幼师积极性的原动力入手,通过情感融合,成就激励,专业成长等有效的管理手段,唤起幼师的内驱力,激励幼师潜质、最大程度挖掘幼师潜能。
1、优化幼儿园人际环境
优化幼儿园的人际环境,清楚地了解幼师的心理需要,尊重幼师,利用情感手段激励幼师热爱事业和幼儿;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体贴、关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诚挚的语言给予教学上的指导;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做到以情动人,以爱换心。
比如:
1、园所定期为幼师举办生日会,加强幼师之间的情感沟通。
2、通过提供早餐、工作餐等举措,使教职工感到“被爱”、“被关怀”,体验到集体的温暖。
3、遇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幼师,园长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园长要相信幼师能够负起责任,如果处处监督,不敢放手,则不利于幼师激发积极性,园所发展也会受到抑制。此外,园长与幼师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了解,让每个幼师都能充分表现自己,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2、用“成就”调节、指导幼师行为
每一位幼师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需要园长给予她一个实现自我的“环境”。
一项调查显示:
52.5%的教师认为自己任教以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在认为自己取得“较大成就”的46.25%的教师中有43.75%教师对自己的成就“较为不满”。这种不满意感,往往会引发沮丧、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园所工作的开展。园长要根据每位幼师的的不同能力、性格、经验等,帮助她们正确分析,使她们的“成就需要”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到目标高低适中,易于实现,增强幼师的自信心。日常的工作中,对于青年教师,园长要注意她们的自信心、自觉性等个性品质以及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有计划的安排各种公开课、观摩活动,进行自我激励。为青年教师架设舞台,扶她们上台、入室,促使他们不断成熟。对于有较高成就需要的教师,园长可根据她们的意向安排到有一定挑战性、开拓性的岗位上,让她们在园所实践中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其创造、成就的欲望。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园长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组织者,环境的促进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必须有比普通幼师更丰富的知识,必须站的高、看得远、想的深。园长不仅要学专业知识,还要学管理知识;不仅要熟知幼教理论,还要掌握人际关系艺术;园长的眼界决定了幼儿园的境界,因此,幼儿园园长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园长。尊重同行,有“不耻下问”的好学态度,多向同行学习,多参加研讨会,与他人结成学习对子,借鉴他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实现跨时空区域、跨学科的资源共享。
这些都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
幼师的工作忙碌又辛苦,从幼儿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幼师的神经因幼儿的安全问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幼师繁多的案头工作,使幼师根本没有时间多学习,因此,必须改革幼儿园的工作模式,建立灵活的时间表,实行“弹性管理”,使幼师主动地根据每天活动的性质、内容、方法及形式,创造性地安排时间,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