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园的第三天!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人和环境,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启全新的集体生活,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本期推送,小编就带您看看沪上幼儿园入园适应的具体做法,同时也整理了入园后教师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要点事项。相信家园携手,科学引导,小朋友们一定能够顺利过渡,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里这样做!
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熟悉环境、结识新伙伴、缓解入园焦虑,沪上幼儿园的教师们是如何协同家长开展入园适应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1.加强家园联动,家长有底娃安心
宝宝第一次离开家庭,要想做好入园适应,家园协同非常关键。对于很多新入园宝宝的家长而言,在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也有着许多困惑。为此,幼儿园非常重视家园信息互通,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例如,一些幼儿园通过园所微信公众号提醒家长避开误区,帮助孩子减轻入园焦虑,如上海静安区大宁国际第三幼儿园、虹口区体育幼儿园、崇明区金珠幼儿园。一些幼儿园则通过家访、家长会、云互动、亲子入园系列活动等方式加强家园联系。
家访早准备
每届小班入园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虹口区实验幼儿园从3岁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自然、渐进、多维地帮助孩子们熟悉幼儿园老师。
家访前,老师用一张“全家福”、一句问候语让孩子们先认识老师。同时,借助线上问卷的形式向家长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这些有针对性的互动问题为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孩子做足了准备。
云上早熟悉
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和家长无法提前进入幼儿园参观园所环境,熟悉自己的班级。为让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老师和班级环境,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的老师以云参观的方式拍摄了园所和班级环境介绍的短视频,同时又以云介绍的形式请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提前认识同伴,减少分离焦虑,更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大带小”乐开园,各班宝贝共成长
“大带小”活动不仅能让中大班孩子体验到责任与成功、提升做事情的速度与效率、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能力,也能让托班、小班的孩子感受到了幼儿园像家一样的温暖,以及哥哥姐姐们带来的快乐。不少幼儿园在新学年开园初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带小”活动,见证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共同成长。
带领入园很有样
松江人乐幼儿园的新一批大班“仁乐小主人”正式上岗啦。他们早早来到幼儿园门口,迎接小伙伴的到来!一次次从家长、老师手中接过小班弟弟妹妹,牵着他们入园、洗手,引导他们测温、晨检,陪着他们走进自己的班级。
入园时,徐汇区龙华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引导小班的弟弟妹妹进入自己的教室。
运动、游戏乐不停
入园后,徐汇区汇星幼儿园中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们,运动起来了!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这些懵懵懂懂的新生宝宝们。
闵行区虹桥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给弟弟妹妹们喂饭、表演节目、一对一结对子,让新入园的宝贝们一起融入到快乐的氛围里来,转移注意力,忘记心中的不安。
3.开展主题活动,乐趣收获满满
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能够调动孩子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无论在园还是在家,都可以充分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巧妙安排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闵行区虹鹿幼儿园的老师们组织开展了交接班牌的活动,培养小班宝贝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快乐度过幼儿园生活的第一个重要时刻。
“戴上厨师帽,围上围兜。我来做妈妈,你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给宝宝做饭。”对于新小班的孩子们来说,金山区吕巷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娃娃家”游戏既能帮助孩子快速结交新同伴,还能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于游戏中的场景。
4.培养良好习惯,健健康康自理强
新入园的幼儿自理能力弱,有些体质敏感的幼儿还容易生病,通过家园互动,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自我服务能力,是入园适应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会自我保护
新学期要学会哪些自我保护的好方法?疫情防控还要学会哪些新本领,幼儿园的一天中还有哪些活动内容不一样了呢?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幼儿园的老师为宝贝们“量身定制”了一堂《开学第一课》,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一起观看,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好方法,懂得疫情防护的小知识。
金山区学府幼儿园新小班的老师细心地为孩子们进行晨检,同时耐心地引导孩子们自主洗手、进入班级活动区。
培养自理能力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保教结合为原则。青浦区忆华里幼儿园在愉快的活动中,对孩子生活习惯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洗手、喝水、吃饭、如厕这些小技能的渗透,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班的新生活。
长宁区民办东展幼儿园的老师们鼓励孩子尝试自己去发现探索、独立完成小任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细节呵护到位,帮助萌娃快适应
杨浦区开鲁路幼儿园新小班的老师耐心、细心,带着微笑亲切地和小朋友互动,通过牵牵手、拥抱等方式缓解小朋友的分离焦虑,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以温暖有爱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家园共育更出色!
孩子入园适应好除了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更需要家园协同。孩子入园后,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教师在家园沟通中需要提醒家长,给予家长具体的策略指导。例如,家长一定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让焦虑的情绪影响孩子,要为孩子营造“幼儿园好玩”的氛围。接送孩子时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主动配合幼儿园调整孩子的日常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更多指导内容可参考下面的要点。
1.果断把孩子交给老师,不拖泥带水
起床后一鼓作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家磨蹭越久,孩子越不情愿。尽量不要全家出动,人多势众,弄得像是上战场,孩子更容易撒娇。
前往幼儿园的路上,尽量避免负面表诉,如“别害怕”“要听话”,更建议聊开心的事,或者讲从前爸爸妈妈上学时的趣事,避重就轻,转移注意力。
到达幼儿园后,尽量不要出现“好吧,再抱两下”“妈妈也不想跟你分开呀”这样犹豫和不舍的表达或者趴在园所外面当“偷窥狂”。
温柔而坚定地跟孩子说再见,可以和孩子进行充满爱意和安全感的“告别仪式”,然后心态放松,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家长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也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当然,教师也必须提醒家长,果断和坚定不代表着悄悄离开或者哄骗利诱。让孩子不要害怕和焦虑分别的前提是父母要表现出自己的“正确面对方式”——真诚的告别以及言而有信的承诺。悄悄离开会激发孩子内心的不确定感和被抛弃感,而哄骗利诱则会消耗他们的信任和安全感,对新环境以及新的信任圈、人际圈有敌对感。
2.接送孩子放学要守时
言而有信才能减少孩子之后的入园阻力,基本上每一位家长都会和孩子许诺“第一个来接”,到了宝宝放学的时候,面带微笑地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孩子焦虑了一天的分离状态,渴盼了一天的心情会得到有效的补偿、安抚和满足。
3.理解孩子在焦虑情绪下出现的行为后退
例如有些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需要老师喂饭和穿衣服,或者回家后出现“不懂事”的异常表现。给孩子一些时间去适应和调整,正面管教中谈到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当孩子处在情绪不佳的状态中时,家长需要表达理解和包容,要求和命令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情绪。等孩子适应了新环境,再慢慢按照幼儿园的规则调整行为。
4.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孩子认识和疏解焦虑情绪
可以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当孩子情绪异常时,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我知道你想哭,想哭就哭出来吧”,而不是强势压制或者表达否定,千万不要说“别的孩子都不哭,怎么就你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恐吓和否定,会徒增孩子内心的难过和挫败感。这种因恐惧带来的伤害,比分离更严重。当然,情绪的让步不代表行为的妥协,同样不建议说的是“好吧,好吧,别哭了,你不哭明天我们就不去幼儿园了”等等。
5.信任园所,积极参与园所共育
幼儿园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解决经验,也有更科学和成体系的教育指南园所和家长一样关注和关心家庭的入园焦虑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请家长放心地参与家园共育,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6.饮食作息习惯和幼儿园保持一致
孩子们在园所中随着老师们的引导在培养和树立规则意识,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在小朋友重要的成长阶段“塑根”,也能帮助小朋友减少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磨合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另外,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穿鞋、自己开果汁瓶盖,知道上了洗手间之后要洗手。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带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
7.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社交氛围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比如有些小朋友容易表现得害羞和内向,家长很容易对孩子的“不合群”感到焦虑,希望园所和老师能够特殊照顾,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要以为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可建议家长慢慢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请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或者邻居同龄的伙伴互相做客串门,帮助孩子们通过人际交往,掌握更友好的相处模式。同时,有了熟悉和亲密的小伙伴,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上幼儿园。但切记不要强迫和说教,让孩子觉得有负担。
结语
为了让孩子们更欣然愉快地接受“入园”这一特殊的“人生第一课”,幼儿园、教师同家庭携手配合,关注幼儿共性化与个性化的成长需要,共同探索着最适宜亦最有益于他们的教育方式。相信在满满的关爱和帮助下,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过渡,又快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拓展阅读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方法见下??
*感谢各区信管员支持!
内容来源:浦东新区小天使幼儿园、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幼儿园、静安区大宁国际第三幼儿园、徐汇区龙华幼儿园、徐汇区汇星幼儿园、长宁区民办东展幼儿园、虹口区实验幼儿园、虹口区体育幼儿园、杨浦区开鲁路幼儿园、闵行区虹鹿幼儿园、闵行区虹桥中心幼儿园、金山区吕巷幼儿园、金山区学府幼儿园、松江人乐幼儿园、青浦区忆华里幼儿园、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崇明区金珠幼儿园等园所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平台
指导:向青、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古月、哆米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