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上海特级教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U2NjcxNA==&mid=2650189472&idx=2&sn=3ff93e84a4216e59785f639c409ed2f8
编者按
《修炼——百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与上海教育杂志社主编,在上海教育丛书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对上海市实施特级教师制度40年来,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这一群体专业成长的全面回顾;生动记录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困惑、求索和收获。本公众号从2018年6月8日开始,撷取其中的精彩篇章,以飨读者。
赵赫,1955年毕业于上海幼儿师范学校。上海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先后任愚园路第一幼儿园教师、园长,长宁实验幼儿园园长,是上海市15位名誉校长之一,退休后曾任民办东展幼儿园园长。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在常识教育中发展幼儿智力初探》获1985年上海市第一届教育科研二等奖,《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合作)获1987年上海市第二届教育科研一等奖。荣获全国中小幼教学改革“金钥匙”奖。
好的氛围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在当时这些幼儿教师中,有几位是陈鹤琴先生的学生。这些教师们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带领幼儿用陈鹤琴先生设计的大积木拼出高大的房子和轮船,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这样的氛围里,我注意到了让孩子动脑动手的重要性,我也开始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开始了和周围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传帮带”坚儿教师的基本功
所以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带教就显得非常关键。了解孩子,了解家庭教育,往往是从家庭访问开始,而家长也是从教师的第一次家庭访问起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因此我很重视带教新教师的家庭访问。这其中包含很多内容,例如,教师的服装仪表,对幼儿的家庭人员礼貌的招呼问好;家访的目的要求,向家长孩子问些什么,看些什么,比方看看孩子的玩具角等等;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家长表扬孩子的优点,这些都必须当场拿出笔记下。教师在临走前应表扬一下孩子当日表现的优点。例如,“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和老师讲话时你会安静的听”等等,而对一些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比如家长对孩子无要求,不恰当的宠爱等等则在出门后做些记录。这些只有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教,新教师才会在第一次家访中就取得了家长和孩子对教师的好感,又获得了不同家庭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还让新教师有了与家长孩子实际接触的经验。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修炼的出发点
教师首先要在心中清楚自己要培养怎么样的孩子。我认为,在幼儿园中,一个孩子的观察力强、动手能力强、能与同伴和谐交往、身体健康这几点是最重要的,这些都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幼儿教师要喜欢孩子,这既是出于人的天性,也是从事幼教行业的必备条件。既要看到孩子开心,也要看到孩子焦虑。教师要注重观察孩子,做到“眼快(观察细致)、手快(及时帮助孩子,杜绝不安全的因素)、嘴快(发现问题能及时交流)、脑子快(及时考虑应对策略)。”要重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要赞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和观察的初步能力。好的幼儿教师就应该是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关注自己所面对的孩子。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孩子,熟悉每一个孩子家庭环境,熟悉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熟悉每一个孩子原有的基础,熟悉他们的身体能力、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及孩子的兴趣及需要。
研究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修炼的主要能力
教师要对研究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这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能在日常教学中急切地想研究问题,有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是客观看待研究的成功与失败。研究要不怕失败,不能有点失败就退缩。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周围始终有领导和专家的鼓励,有同伴帮助出主意,促进我取得了研究成果。
其次,研究需要团队的协作,一个教师关起门来是成长不起来的。搞课题的教师如果如果天天呆在班级里,靠一个人是很难获得成功。我从20世纪60年代在愚一幼儿园开始了教学研究。当时园长专家知道我在做课题后,都来观摩并进行了学期总结,同时他们向我介绍了研究课题的概念。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对我进行了专业上的指导,院长也参与了我的研究活动,我在感到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时,更加认真地钻研幼教的研究。由此我也发现,课题几个人一起做比一个人做效果更好,成果更大。形成了团队,面临问题就会互相研讨并克服,从而带动课题组中所有的参与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愚一幼儿园和长宁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小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们探讨他们在孩子身上总结的经验教训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各个班级是否都是如此?是否具有探究价值,问题出在哪里?从课题教研出发,在幼儿园中形成小的研究团队,一起探究问题。随着几个课题的成功,这样的研究团队规模越来越大,研究对象从一个班级的研究再到几个班级的研究,从数个幼儿园的研究再到跨区的更大范围的研究,研究团队也扩展到了几个幼儿园,大家一起做研究课题。因为,教师的成长与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专家、同事、领导能够在教师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支持和继续鼓励都是极大的帮助。
第三,优秀教师应该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研究孩子。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只有对每个孩子的活动中的行为发展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和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帮助,促使幼儿进一步发展。
孩子之间的差别很大,需要教师仔细分析,孩子具有哪几方面的优点,哪些是他们的薄弱之处,哪些孩子要特别注意某些方面培养,哪些孩子是需要特别关心的等等。就如同社会上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擅长的方面,不同孩子的发展过程和时间都不是一致的。所以教师要研究每个幼儿,什么时候教师才能介入孩子的活动中,怎样鼓励孩子,怎样适当的给予帮助等。
例如,我参加过一次区域活动,其中有个孩子做一个剪纸活动,一直失败了有十多次,教师看到了,先表扬了他的顽强精神,并问他要不要别人帮助?孩子回答:我明天再研究研究。教师称赞他不怕困难,很勇敢。果然,这个孩子在尝试了十多次后终于成功了。我觉得这位教师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探索研究能力和勇气。
我还参加过另外一个活动,这个案例反映了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如何去支持孩子。这个游戏是孩子可以用各式各样材料做出“我的家”。其中有个孩子为了将一个浴缸的淋浴水管竖起来,失败了很多次。两天过去了,教师这时担心孩子要失去游戏的兴趣,问孩子是不是问问别的小朋友,看有什么好办法。在活动结束介绍时,这位小朋友介绍自己在做水管时碰到了困难,他向同伴求助,于是有更多的孩子给了他帮助,有的小朋友提出用胶水固定,有的建议挖开水管插进去,最后有几种办法都获得了成功。这种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其实解决了很多孩子的问题。这样的求助、帮助、合作、最后得到的成功,孩子的收获远比简单上一节课要多得多。不仅是这位孩子,连他周围的孩子也学会了“我有困难可以求助”,“要解决问题一定有很多办法,一定可以想办法解决”等理念。对于教师而言,她原来只是鼓励孩子再想想办法,说失败没有关系,但如果只是简单的失败,对孩子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受到挫折的过程。而现在通过孩子向周围人的求助,在过程中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这样的探究过程其实也是教师的成长过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