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课程是教师心中难以攀登的珠穆朗玛峰
说到幼儿园要自己编制课程实施方案,走课程园本化建设道路,从行政到一线教师大家心中都有点儿打鼓。因为课程在教师心目中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不可攀登,难以战胜。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课程是专家才能干的事儿,课程是需要有深厚理论铺垫才能干成的事儿,课程是需要高度逻辑性和结构化支撑的事儿,这些事儿都是冒着仙气儿的事情,我们教师是凡人难达仙界!是也非也!
契合每个幼儿园自己的课程,最终是靠每个幼儿园教师脚踏实地的做出来的,而不是依靠着某个飘着仙气的专家想出来或者写出来的。
教师是离儿童最近的人,教师是和儿童共同生活的人,教师是最懂儿童的人!前两点大家都不会反驳,就是“教师是最懂儿童的人”广受大家的质疑,这里的大家包括家长、专家、园所行政、社会人士、甚至也有教师自己等等。教师在这些质疑里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越来越多的老师根本不敢说自己是最懂儿童的人,也更加不敢去尝试解读儿童,深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贴上“不专业”、“娱乐儿童”、“不懂儿童”,甚至是“伤害儿童”的标签!
“离儿童最近”我们能捕捉到儿童成长的点滴细节,“和儿童共同生活”我们与儿童有鲜活而生动的共同经历与体验。有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何愁教师不能成为最懂儿童的人呢?
JQKA、轻装简行、诱人攀登
课改宣传动员阶段,面对教师们思想上的“大山”,我想首先需要帮助教师拆解思维的墙,卸掉她们思想上的沉重包袱。在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教师们简配攀登的装备,今年的三大攀登法宝“高频谈话、常态观察、故事分享”,同时给与“环境、物资、培训”三大保障,真切让教师们感受到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恒心,激励全体教师勇攀高峰!
亦步亦趋、步履蹒跚、艰难前行
从2019年开始,我就有意识的给老师们解读各种各样的课程故事,从一个个别人精彩的课程故事里,去看见别人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在对照自己、借鉴他人的过程中,我园的课改正式拉开序幕。
有的老师一味模仿别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出现了水土不服,痛苦又迷茫;有的老师追求纯生成,由于自己的能力并未发展到能及时捕捉价值点去跟随和支持儿童的发展需要,导致许多生成活动错失先机、无疾而终,教师的教育胜任力和掌控感备受打击。
在和老师们一起教研时,我们更是收到“不知道怎么组织谈话活动”、“写不出课程故事”、“作息调整后不知道怎么推进课程了”等质疑和焦虑反馈。课改之路刚刚开始的感受,用三个词形容“亦步亦趋、步履蹒跚、艰难前行”!
担惊受怕、自我纠结、战胜心魔
说到知行合一、说到支持教师、说到放权和相信,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有时候真的也只是说到了而已!尤其是当面临教师们反馈问题的时候,行政人员一度也开始怀疑,老师们真的能够组织好谈话活动吗?她们真的会放下控制,抽身去观察儿童吗?她们能搜集到课程故事的素材吗?需不需要收缩边界,给更多的参照和规定?课程改革会不会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质疑与焦虑的心魔来袭,我们也差点儿走回控制的老路,好庆幸我们最终选择了放手和相信,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大家最后达成一致“成也好败也罢,重在改革过程的经验积累,不在对结果的盲目追求,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课程改革行动的伟大成功!”
默默观察、沉浸思考、踏实行动
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相信教师是正确的,那些担心是多余的。有各种自我怀疑和课程焦虑的老师们,原来只是在凡尔赛!我们看见幼儿园的教育生态场越来越多的出现了随处可见的小组或集体谈话,有的是幼儿发起的,有的是教师发起的,有一个大班还组建了自己班级的辩论队。我们看见越来越多的观察记录行为,老师时而拍照、时而录制视频、时而文笔记录、时而目不转睛的观察沉思。我们看见班级成员出现更多更紧密的沟通合作,看见班与班之间的相互支持,看见级组和跨级组层面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分享、争议与共识,更是看见大家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思考落实到了具体的教育行为和行动中去。
相信教师、相信儿童、相信“相信”
谈课程改革就不得不谈到“相信”的话题,目前学前教育的热句“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我们在各大教育专著、专家讲座、教师汇报、园所课程展示中都会反复看见、听见。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写在书上的相信,讲在嘴上的相信,听进耳朵里的相信,要如何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呢?我们更要去思考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被相信,她们还会真的相信儿童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探讨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更倾向于认同教育的本质是良好关系的构建。本期行政人员和部分教师选择共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用一个很大的篇幅来讲“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它提到“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要把书上、嘴上、耳朵里的“相信儿童”落脚到实际的教育行动中,首先要从相信教师开始。家长要相信教师,园所管理人员要相信教师,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相信儿童,我们才能真正在教育行动中展现出相信“相信”的美妙力量!
学术范儿、哲学范儿,每位教师“登峰”的高光时刻
正因为我们在摇摆中,庆幸的选择了“相信”,在本期的第一个课程故事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课程故事。说它精彩源自于教师对儿童的看见,教师看见了“不一样”的儿童,行政人员也看见了“不一样”的教师。
这次课程故事会被我称之为“绝对有范儿”的故事会,逻辑范儿、结构范儿、文艺范儿、诙谐幽默范儿、学术范儿……居然还有哲学范儿,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视角和教育主张,人人都展现了自己教育行动中的“高光时刻”,让我感觉她们都是“教育家”!
相信“相信”的力量,惊喜的“哇”时刻将会无时不在
经过这次的课程故事会,我们再一次确认教师是最懂儿童的人,确认攀登课程这座珠穆朗玛峰不是不可能,也再一次让我们看见了相信的力量。方幼的每位教师都在这次故事会里解读了自己看见的儿童,在她们眼里、嘴里的儿童是多么令人惊喜、惊叹、惊讶呀!整个交流现场惊奇的“哇”声此起彼伏,方幼的老师们不仅看见了儿童,也正在走向看懂儿童,我们相信持续的支持儿童也会自然发生!
活动结束后,我们请每位教师用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倾听体验,尽管有的教师并不是按照关键词来表达的,但是足以证明一点,方幼攀登“课程”这个珠穆朗玛峰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未来方幼的教育生态场中每位教师将会有更多的“高光时刻”高频出现!
附上全体教师的关键词
邀请大家阅览体验!
汪梅教师:有取舍 教育契机重结果更重过程
陈欣怡教师:共同成长 自由创作 同心童趣
陈莹利教师:兴奋 收获满满 学习
赵小丽教师:有收获 有趣味 有价值
罗晓旭教师:新颖 收获 同心协力
王雪莲教师:规划 自主 童趣
何彩莲教师:用心、善于发现 站在孩子视角
江德珊教师:惊叹 进步 动力
谢金玉教师:契机 支持 发展
方春梦教师:兴趣 参与 支持
黎萍教师:教师支持 幼儿兴趣点 意外收获
宋小容教师:用心 倾听 整合
王垚教师:兴趣 支持 快乐
何莹莹教师:看见幼儿 变量 兴趣
陈雪丽教师:惊奇 感动 理解
赖凌教师:哇呜! 美好 有趣
钟霞教师:有趣 幼儿喜欢 生活经验
曾巧丽教师:启发 新颖 有趣
吴迪教师:接纳、探索、有趣
杨茹朝教师:兴趣、适宜、思考
曾萍保育教师:童真 童趣 童言童语
罗方燕保育教师:惊喜 不可思议 受教
蒋璐助教:抓住契机 注重差异 统筹兼顾
熊英保育教师:创造力 想象力 成长
封春梅保育教师:感动 震撼 异想天开
蔡晓清保育教师:其乐融融 绘声绘色善于发现
余常碧保育教师:佩服 有趣 丰富
杨禧保育教师:记录 互动 配合
蒋晓华保育教师:观察者 支持者 引导者
刘莉保育教师:童趣 天真 包容
麻小芳保育教师:生动 搞笑 认真
张水华保育教师:观察、成长、慢下来
赵训坤业务园长:看见 转变 捕捉
叶茜教研主任:幼儿哲学 儿童立场 持续观察
王东宜园长助理: 惊奇 惊叹 惊喜
杜娟行办主任:震惊 期待 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郫都区犀浦犀方路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
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编辑与设计丨王东宜
撰稿丨楚卓孛
照片提供丨方幼大可爱们
自我觉知 自在生活 自主成长 自由创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郫都区犀浦犀方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