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坚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
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撤县设区三年
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重构产业生态圈创新链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设
着力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产业生态圈
通过实施三年攻坚计划,大力推进26个社区综合体、168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现代化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新建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城南小学等民生项目,推动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全域供水等民生实事落实。建成城市公园、生态湿地、小游园和微绿地142个、绿道354公里,构筑起城市未来永续发展的民生软实力。社区治理、法律服务、社会保障、政务公开整体推进,形成覆盖城乡、服务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网络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大幅提升市民的归宿感、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保障 改善民生福祉
大力促进就业增收
2020年,郫都区帮助3.5万城乡劳动者上岗就业;通过“一卡通”向13.11万人发放惠农补贴1.66亿元;6.6万余名退休群众养老金月均提高112.84元。发放困难人员价格补贴等568.29万元、救助资金1338余万元。
全力保障复工复产
人社专员为482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减免全区企业社保费超8亿元,发放稳岗等补贴9219.25万元。
精准开展扶弱助残
资助1.2万名残疾人及子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3700人次,安置就业699人次。为公租房保障对象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保障服务。
积极改善教育医疗
扩大医疗机构异地联网即时结算范围,对4.89万人次的低保及困难群众开展医疗救助,扶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1.09万人次。推进学校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学位增加8700个,新增中小学学位2550个。2019年,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国务院残工委“残疾人之家”、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管理先进单位、全市“蓉城先锋·党员示范行动”党员示范团队。
文体服务 增强群众幸福感
2020年,郫都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我为郫都增光添彩全民艺术素养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
|
|
区文化馆、区博物馆、区图书馆和区体育中心有序开放。
围绕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第三十七届望丛赛歌会、“清风廉韵·美丽鹃城”廉洁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文化惠民巡演、“迎国庆贺中秋”文艺晚会、四川名家书画展、“抗击疫情”优秀书画作品展,举办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讲座,共计200余场,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以 “爱成都·迎大运”为主题,组织开展元旦越野跑、荧光夜跑、社区运动节、双城对抗赛、绿道健身等全民健身活动50多场,带动全民健身20多万人次。
高质量推进大运会郫都击剑场馆、西南交大排球场馆、西华大学排球场馆的改造提升工作。
2019年,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荣获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优秀组织奖、“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优秀单位”;圆满完成“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工作现场会”承办工作,受到国家文旅部充分肯定。
农业保障 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2020年郫都区围绕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创新探索制度试点,强化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对接大市场的经营能力、推动经营主体运行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
|
|
|
已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7536人,认定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6639人、农业职业经理人711人、乡村融合人才76人;
引进省农科院等专家75名,为他们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课堂教学、田间指导、现场会培训,及“进村、进企业、入户、科技三下乡赶场”等科普、惠农政策宣传活动646场,提升了356家生产主体创新能力,并争取社保补助、产业发展、示范经营主体等惠农项目180个,支持资金达1亿元以上。
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年郫都区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高品质发展新格局。
今年,向全区147个村(社区)累计投入社区保障资金7403.11万元,实施党组织服务群众、社区居民素质提升、生态环境整治、社区总体营造、农村社会治安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6大类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项目655个;
完成23个村(社区)党群阵地亲民化改造;完成6个社区综合体建设;对147个居民小区开展“一家人一家亲”星级小区创建工作;构建 1+10区镇两级支持中心,支持28个村(社区)开展35个社区项目营造。2019年郫都区战旗村基层治理案例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十大案例”;
全国首个“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落户郫都;
战旗村、书院社区等 9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市“百佳社区”称号。
优教郫都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
|
郫都区推动“优教郫都”建设,区财政投入37.1亿元,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6所,新增学位2.6万个,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从2019年的11.58%下降到了8.5%,2021年将全面消除。
新(改扩)建幼儿园51所,新增学位1.2万个,全区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50%。
引进社会资金20.1亿元,建设民办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学位1.1万个,累计市级各类名优教师共169名。
打造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4个,累计引进优秀教师共183名。
今年以来,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查处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等违纪违规问题15起,给予党纪政纪处理6人,组织处理15人,教育生态持续好转。开展培训机构大整治行动,督促148家机构整改提升,查处7起无证办学行为,教育治理成效显著。
健康郫都 医疗服务大幅提升
|
|
|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4.5亿元,新建医院9家,新增住院床位1700余个。
2019年、2020年,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新院区、363医院犀浦院区、团结街道卫生院、安德街道卫生院先后建成投用。
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获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
全区有重点专科10个(省、市级各5个),全国名老中医、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梁繁荣教授工作室”挂牌成立,预防接种门诊17所,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和慢性病患者、老年健康管理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社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质量大幅提升。
精准部署、科学防控,完善了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秋冬传染病防控的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预案,强化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全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来源自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