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别
的
问
候
第一个问候,我想……
我是小五班的方舟老师
开学了我想张开手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们扑到我怀里,紧紧的抱住他们,来表达我这一个月对他们的思念,同时我也期待着他们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
就在我很满足于给孩子拥抱的想法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问题:“拥抱每个孩子让我觉得很幸福,那每个孩子也都和我一样吗?”对于这个自问,我开始回忆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个时刻,回忆他们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方式。
当孩子们高兴的时候会和我拍手。
清晨看见哥哥姐姐们跟老师鞠躬问好,孩子们也模仿起来。
他们也会经常拉着我的手,围在我的身边。
回忆着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刻,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同时也在想,这些我们彼此都喜欢的方式可不可以当做第一天的问候呢?于是,我在班级的门口创设了这样的环境,希望新学期的第一个问候可以让孩子做主,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我打招呼。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的想法,也为了让孩子也和我一样对第一天走进童心家园有期待,在开学前,我在班级微信群里跟家长们做了互动,交流,让家长将这样的问候方式传递给孩子们。
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问候方式,他们会喜欢吗?能够激发他们来园的愿望,调整好情绪吗?我开始期待着3月1日的到来。
这种问候很特别
期
待
你
来
3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早早的等候在班级门口,对于用不一样的问候方式迎接孩子们,我已经准备好啦!在心中充满期待的同时,也有些不确定——
孩子会喜欢这样的问候方式吗?他们准备好了吗?
7:30,来园音乐响起,第一个迎来的是天天小朋友,她边笑边小跑着来到我身前,指着拥抱图片,然后我俩同时伸开双臂,相互拥抱。
天天的主动选择给予我的是一种积极的回应,让我很激动,也更加有信心…….。
接下来1个、2个、3个……直到所有孩子来园。每个孩子我都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积极给予回应,同时我也把每个孩子面对这样的问候所表现的状态都给记在了心里。
所有小朋友来园问候的小小统计:
大部分孩子都是面带笑容的跑过来,快速的选择了一种他想问好的方式。
少部分孩子会在问候环境前犹豫一会,不知选哪个好。
只有个别孩子没有选择,只是简单问了好就直接进到班里。
一个假期之后第一天来园,几乎所有孩子来园情绪都很好,他们面对这个新的问候体验时表情也是充满阳光的笑容,我想,孩子对这个特别的问候互动应该是接纳的,也是喜欢的吧。不过,这是我对他们的解读,孩子们的想法也和我认为的一样吗?
于是,我和孩子有了这样的对话:
“今天早晨这样的打招呼你喜欢吗?为什么呢?”
他们这样说:
“喜欢,觉得特别好玩,我能自己选。”
“原来没有,现在有了,还挺好的。”
“很喜欢,以前想抱抱老师不一定老师都会抱我,现在我每天选抱抱,就可以抱老师啦。”
“喜欢,因为我每天都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约好来幼儿园找老师问好。”
我的反思
沟通。孩子给予我的积极回应以及对这种特别问好方式的接纳,我想与之前家长微信群中的交流互动是分不开的,因此前期的沟通,建立彼此对活动的认知很重要。
自主。让孩子们自主选择问候的方式是我对儿童观点的一种改变,变换一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开始,选择问候方式赋予了孩子的一种选择权,也是对于孩子的一种尊重,同时激发了孩子们对来园的期待。
相信。孩子给我的回应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和担忧,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也感受到他们比我想象的更有力量,让我更加坚定要相信孩子。
问候让清晨更美好
第一天不一样的问候让我有了很多感动与收获,我希望这是一种持续的互动,也期待着这样的互动能带给我和孩子更多的感受,能对孩子来园情绪有所帮助,并增进我们彼此间的关系。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我仍然很关注每天清晨特别的问候环节。
在这一周中,我发现孩子们会更加接纳这种晨接问候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开始能会主动并积极的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问候方式,但同时,我也有了这样的发现:
有的孩子每天都会坚持选一种,一星期都没有变过。
有的孩子每天都会变换不同的问候方式。
有的孩子们每天会不仅自己会选择,还会关注其他小朋友选择的问候方式呢,我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今天你怎么跟老师问好呢?”
“今天我抱抱,你抱抱了吗?”
还有的小朋友不仅在早晨关注这件事,其他时间还会到这个环境前模仿图片中每一个跟老师问好的动作。
看到孩子们一周来与这个环境的互动,我心里很满足,因为我的用心得到了孩子们的回应,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我也感觉很幸福,因为这样的问候让每天清晨都特别值得期待,而且也增进了我和孩子以及孩子们之前的情感。
拥抱、击掌、握手、鞠躬,孩子选择的问候方式一定是他们喜欢的,这让我有了好奇:“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方式呢?不同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喜欢抱抱,因为:
“我就是喜欢抱着你。”
“因为我喜欢离你很近。”
我们喜欢握手,因为:
“以前没这样打过招呼,很喜欢。”
“看见爸爸妈妈和别人这样握手感觉很有意思。”
我们喜欢拍手,因为:
“我们开心的时候就喜欢和你拍手啊。”
“可以比比谁的手更硬。”
我们喜欢鞠躬,因为:
“哥哥姐姐会这样打招呼。”
“妈妈说了这样做是有礼貌的孩子。”
孩子们的解读超乎了我对他们的认知,同时也拓展了我们对这4种问候方式的理解。
我的反思
彼此接纳是前提。一周时间,孩子对这种特别的问候非常关注,他们积极的互动满足了我之前的期待。这样的互动方式,是我们彼此之间所接纳的,因为接纳才能真心投入。
情感是基础。这种特别的问候方式让清晨来园变得很美好,形式之外,是因为背后有情感的支持。
对话是途径。当我和孩子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真的感觉我们的关系近了,很美好。对话能让我和孩子走进彼此。
问候的一百种语言
从3月1日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两周的时间了,依然有的孩子没有换过问候方式,总是选择拥抱。这时我就在想,要不要让他选择一下别的问候方式呢?也许不一样的体验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同时我也期待他们能把每种问候方式都体验一下。
当周子一已经连续10天都选择抱抱的时候,我跟他说:“要不咱们今天握握手吧?”当时周子一拒绝了我,依然坚持选择抱抱。
周子一的拒绝虽然让我有了些小失落,但也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在策划这个特殊的问候方式时,我确实变化了视角,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通过解读孩子的行为调整常规活动,创设互动环境,希望能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空间。但这还都是我的想法,孩子只能在我给的范围里做选择,那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于是我跟孩子再次进行了对话。
除了这几种方式,你们还想跟老师怎么问好呢?
“老师会时常亲亲我们,我也想早晨来的时候给老师一个个亲亲,老师会很开心的吧。”
“我们以前也会和老师摆摆手打招呼,所以我想和老师摆摆手问好。”
孩子们的表达让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丰富了我对问候的一种认知,就这样班级门口的问好环境有了孩子们的气息。
孩子的需求丰富了环境的内容,我也期待着接下来每一天与孩子们有更多互动,共同拓展对问候的认知。
我的反思
除了给孩子们选择权以外,还需要给孩子参与权,不仅停留在主观意愿中的放手和尊重。
对于孩子的想法,应该给予更多的接纳和支持。
环境是拉近老师和孩子彼此之间感情的一种途径。
来园问候是一种方式,环境创设是一种途径,通过这次我们跟孩子来园这种不一样的互动,让我打破了以前对形式和环境的认知。任何环境和形式其实都离不开孩子,都是要跟孩子建起联系,跟孩子有一种情感的沟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更加真正的做到让孩子做主。过程中的一些倾听一些对话,都是让我们走进孩子内心,建立起彼此情感的一个大门。我发现,当我真正的了解孩子们的情感,接纳了孩子们一些需求,也愿意感受孩子们的一些感受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这些回应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儿童观的认知。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多是在生活中。
编辑:方舟老师、许萌老师
校对:柴赛飞老师
设计:周雯雯老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凤凰岭下的童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