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论文分享|郑黎丽: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论文分享

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

郑黎丽

摘要:

构建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今幼儿生命成长与自然的区隔。作为一种课程存在形态、发展理念和教育方法,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凸显的是幼儿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品性, 强调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和释放灵性。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必然要从“情”“行”“力”三方面来开展实践, 具体表现为从幼儿兴趣生发课程主题, 依托内容支架推进课程主题, 通过事件体验升华课程主题。

关键词:

亲自然课程;生命成长;园本课程

感悟:

      选择本文阅读的原因是我想知道我们在当代开展怎样的园本课程能够帮助孩子与自然建立积极关系。本文第一部分是“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幼儿园课程中的亲自然,既是一种课程存在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它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界和自然界,也存在于意念界和精神界,存在于园长、教师和幼儿的生理与心理领域以及价值观和方法论之中。幼儿园的亲自然课程既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教育载体,也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倡导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释放灵性。第二部分是“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核心元素”。亲自然课程的内涵和特性,其核心的课程元素可被概括为“亲”“趣”“情”三个方面,其本质是为保持教育的本真和捍卫生命的自由。第三部分是“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建构路径”,阐释了关注亲自然“情”,从幼儿兴趣生发课程主题;支持亲自然“行”,依托内容支架推进课程主题;提升亲自然“力”,通过事件体验升华课程主题。



人类社会文明的进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破坏, 推动人类生活不断远离自然。[1]受其影响,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课程建设也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时代的痕迹, 呈现出现代科技信息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色彩。[2]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就有必要防止儿童出现在成长过程中因与自然的脱离而导致的“自然缺失症”, [3]有必要坚守自然教育理念, 建构亲自然课程, 促进幼儿的自然与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

幼儿园课程是一个长期存在歧义与争论的概念, 但大多止于课程即教材、即经验、即活动、即计划、即预期的目标与结果等范畴。[4]国内外有诸多课程理论, 但没有哪一种课程理论能穷尽课程的内涵及其内容。广义上的课程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一切活动的总和, [5]通常泛指由幼儿园组织实施的、幼儿直接参与的一切活动, 它既包含显性课程, 又包含隐性课程。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是一种建基于崇尚自然理念的课程, 它敬重幼儿的生命,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它通过顺应自然生命的演变来支持幼儿的自我成长。

(一)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内涵

自然是指尊重事物的内在质性与规约, 顺应事物自我存在与变化的秩序及方式, 是事物基于常规状态下的相互作用而呈现的各自发展与变化的状态与趋势。[6]幼儿园课程中的亲自然, 既是一种课程存在状态, 也是一种发展理念, 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它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界和自然界, 也存在于意念界和精神界, 存在于园长、教师和幼儿的生理与心理领域以及价值观和方法论之中。幼儿园的亲自然课程既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教育载体, 也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教育过程。作为一种存在状态, 亲自然追求保持原始, 尽量减少改造, 不去刻意创设和建造。作为一种发展理念, 亲自然追求自我的实现, 尽可能减少控制, 不刻意去引导、限制和规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 亲自然追求活动的自主与自由, 尽可能减少成人的干预, 最大限度地理解、尊重和支持幼儿。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即是在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发展理念和教育方法支撑下建构起来的内容和活动体系。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必须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质的规定性, 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取向, 必须符合幼儿发展及其教育的基本规律, 且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必须系统化。与此同时,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还必须符合自然的质性, 这种质性不仅仅是指物质与资源上的自然, 还触及精神和心灵层面的自然, 它是一个由表及里、从物化到意化的过程。

(二)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主要特征

首先,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倡导回归自然。这里的自然包括物质意义上的自然和心态意义上的自然。对儿童的教育离不开自然, [7]大自然对幼儿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能够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与求知欲。亲自然课程追求顺应自然和回归自然, 它依托全息化的大自然教育场, 对假自然进行彻底摒弃或改造。亲自然课程会尽可能保留一些原始的、天然的、未经人为开发和破坏的原生态自然资源, 在这样一种真实的自然物景与情境中, 幼儿会更加愿意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世界。因此, 亲自然课程追求呵护幼儿心灵的自然与自由, 倡导顺应幼儿的天性, 释放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 力求打开幼儿与所处环境之间的通道, 让幼儿融入自然和回归自然。

     其次,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强调尊重生命。教育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 社会则因人的存在而得以发展, 亦即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存在, 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幼儿不是学习知识的机器, 幼儿园教育应以关心幼儿的生命成长、改善幼儿的存在状态和提升幼儿的生命质量为旨归。[8]亲自然课程正是以促进幼儿个体的生命自觉为目标, 支持幼儿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悦纳自我, 形成热爱生命与生活、积极而自信的人生态度。亲自然课程同时尊重生命间的个体差异, 尊重幼儿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偏好, 提升幼儿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适应水平,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靠近和实现课程目标。

     再次,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推崇贴近生活。大自然是一本浩瀚的活教材, 幼儿的生活也与这一丰富的自然世界密不可分。事实上, 只有放松、愉悦和自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才能让个体走进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追求贴近幼儿的一日生活, [9]追求以幼儿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认识自然状态下的土地、水、阳光、空气、动物、植物等的教育价值。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是从日常生活出发, 通过生活化的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 从对亲自然的情感、行为和能力出发, 进而实现幼儿的发展与自然的有效融合。

     最后,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追求释放灵性。幼儿是有意识和能动性的社会性动物, 他们有自身的兴趣、需求、灵性和思考。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既要遵循人性自然的理念, 也要强调自然的秩序与规律, [10]引领幼儿在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过程中去体验和发现生命的内在情感, 支持幼儿在自由且自主的活动中释放生命的自然灵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和喜爱, 对内在的自主与自由有着无比的向往与渴望, [11]亲自然课程可以呵护幼儿的这种天性, 使其灵性得到释放, 个性得到张扬, 进而为其持久的生命注入无限的活力。

二、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核心元素

幼儿的发展是多领域、多层次和多维度的, 它是一个需要通过内力和外力共同协调与统合的生态演变过程。[12]幼儿园课程不仅要注重促进幼儿的体质发展和认知启蒙, 而且要关注幼儿心理、情绪、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同样要关注幼儿的这种全面发展。亲自然课程所具有的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和释放心灵的特质, 决定了它在推动幼儿整全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亲自然课程的内涵和特性, 其核心的课程元素可被概括为“亲”“趣”“情”三个方面。“亲”是指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倾向, 是人类个体发展欲求的动机与本能, 是幼儿生命内在的原动力。“趣”是指一种自由与自主的存在状态, 是人们在其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一种积极、自然和开放的心理要素, 是幼儿活力释放的催化剂。“情”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互动结果, 是孕育及生成幼儿人际关系与生命价值的根基。对幼儿的发展而言, 亲自然课程正是因为“亲”的存在便有了其发展的趋势和取向, 有了“趣”的存在便有了表达的热情和动力, 有了“情”的存在才会懂得价值的分辨, 正是亲自然课程这三种核心元素推动着幼儿的个体成长及其生命价值的生发。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与幼儿之间所发生的作用是双向和互动的, 教育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自然物界与幼儿心灵之间的互通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将幼儿导向自然, 使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发现自然的悦美并完善自我的心灵。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是幼儿园教育的应然选择, 其本质是为保持教育的本真和捍卫生命的自由。幼儿园在实施亲自然课程时十分强调培养幼儿的“亲”“趣”“情”, 注重引导幼儿在事件中探究自然的“真”和“秘”, 注重在经验延展中增强幼儿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亲自然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教育技术革新所造成的幼儿与自然的区隔,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教育的过度雕琢而造成的对幼儿生命自然成长的阻碍, 让幼儿以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学习正是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价值旨归。

三、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建构路径

幼儿园课程必须有其教育主题和价值, 必须是有机联系的统合体。[13]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建构首先需要明确其核心价值和课程目标, 要从生发价值主题到推进价值主题, 并最终升华价值主题。构建幼儿园亲自然课程要从关注亲自然“情”、支持亲自然“行”、提升亲自然“力”三个递进的层次入手, 使自然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贯穿和践行。

 (一) 关注亲自然“情”, 从幼儿兴趣生发课程主题

亲自然的情感态度 (Emotional Affinity toward Nature, EAN) 是指一种情感体验, 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在自然中感觉很自由、在自然中感觉很安全以及天人合一的感觉等。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亲自然情感的样态, 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疑惑点, 生成亲自然课程的关注点, 并以此来创生课程主题。例如, 当我们发现幼儿总是喜欢在洗手时在水池边玩水, 开心地向同伴弹水星, 便可以生发“水世界”的课程主题, 给予幼儿亲近水资源的机会和条件, 让他们在亲近水、了解水、探究水和保护水的过程中去发现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并形成节水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二) 支持亲自然“行”, 依托内容支架推进课程主题

诺丁斯认为, 教育应为学生提供了解、参与一些可以带来轻微沉醉的活动机会, 如做园艺工作、清除杂草、抱抱婴孩、观赏一下日升日落、做一顿丰盛的餐、听听喜爱的音乐、去海边冲浪、颂诗、和老奶奶喝茶吃饼干等。[14]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是以幼儿亲自然体验为核心的课程, 因此, 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去支持幼儿的亲自然行动, 是推进其课程价值的重要手段。在此行动中, 教师需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 注重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灵性共享和兴趣共鸣, 注重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状态与情绪,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帮助每个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由于幼儿的行动能力通常十分有限, 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搭建内容支架并创设问题情境, 从时空环境、行为内容以及方式上给予幼儿适当支持, 引导幼儿的行为不断走向深入, 从而实现课程主题的深化。

(三) 提升亲自然“力”, 通过事件体验升华课程主题

     提升幼儿的亲自然“力”是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高阶目标, 因为只有增强了幼儿亲自然的力量, 才能更大程度地推进亲自然课程的价值主题, 并最终超出主题本身而影响至幼儿的全面发展, 从而实现其课程价值的升华。人们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表明, 幼儿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事件”可以提升幼儿的亲自然“力”, 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 可以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事件”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内容的主要载体, 更是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 [15]幼儿体验“事件”的行为过程就是实施课程、产生课程价值的过程。“事件”产生于人们针对某一具体对象发生的社会实践行为,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中也离不开幼儿对“事件”的体验。“事件”不仅是对幼儿“情”的检验与调整, 同时也是对幼儿“行”的审阅与促进。幼儿的亲自然行为需要能力的支撑, 通过“事件”的体验和历练, 可以帮助幼儿做好情感、认知、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强调通过生命成长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来促进幼儿的整全成长, 强调从情感、行为和能力三个方面共同来开展课程实践, 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亲自然课程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庄穆, 董皓.生态文明视域下科技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J].科技管理研究, 2016 (2) :240-243.

[2]陈录生.浅论课程的时代性[J].中州学刊, 1998 (2) :56-60.

[3]任高茹.自然体验式教育的学前课程资源选择依据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16) :10-11.

[4]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5.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67.

[6]倪娟, 李广洲.自然·自然观·自然教育思想发微:兼评新课程改革中“回归自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 (2) :26-31.

[7]罗常军.论环境教育的情感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 (1) :78-82.

[8]罗碧琼, 唐松林, 盛红勇.生命论对儿童敏感期理论的检讨与超越[J].学前教育研究, 2018 (11) :53-61.

[9]丁小琴.建构“亲自然”课程, 深化幼儿实践体验[J].江西教育, 2018 (12) :95.

[10]沈芳芳.夸美纽斯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 (5) :133-137.

[11]陆炎, 张天军.华德福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启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4 (5) :32-37.

[12]涂梦璐, 杨福义.国外近十年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研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18 (9) :27-38.

[13]杨艳平.以生态主义视角审视当前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J].基础教育研究, 2014 (17) :55-57.

[14]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龙宝新,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19-20.

[15]刘剑玲, 文雪.关注教育事件: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1) :8-11.



排版|杭炅谊

校对|沈可梵

审核|冯老师

论文分享|郑黎丽: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余杭塘河边的儿童大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论文分享|郑黎丽: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