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变化,童年没消失
王振宇
摘要:
针对技术至上主义者在电子传媒时代惊呼童年消失了的观点,本文从人类文化、个体发展和儿童认知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童年在变化,但儿童期并没有消失。一切儿童文化产品都应遵循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就应该是儿童心灵幻想的伴奏曲。
关键词:
儿童文化产业;电子传媒;动漫;儿童期;儿童
下载路径:
[1]王振宇.童年在变化,童年没消失[J].幼儿教育,2010,No.483,No.484(Z5):1-5.
感想:
本文虽然写于十年前,但探讨的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儿童面对的挑战之一,其前瞻性、敏锐性令我叹服。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的飞速普及,儿童作为这个E时代的原住民,不再像过去的儿童般被控制了信息的来源。他们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繁多而又缺乏控制的世界中探索,提早获取了在过去成年人才能知道的信息,又因为他们自身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处理、内化这些信息时往往会用无法预料的方式、展现出无法预估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又与成人的常识不符,无论是好是坏,因为与众不同,所以在成人世界引起了争议。
王振宇老师认为“技术至上”的儿童观是不正确的。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无法令“儿童”这个身份改变,甚至导致童年消失。技术至上主义者们过于强调技术进步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否认了儿童心理自身的发展规律,甚至彻底否定了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合理性。电子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但它不可能从心理层面上消除童年。面对电子传媒的强大功能,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新问题,寻找更有效的手段并更大程度地用好它。王振宇老师在本文中以动漫举例,他认为“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应该是儿童心灵幻想的伴奏曲,它能激发和伴随儿童幻想”。一部好的动漫作品也许没有高深的哲学,没有复杂的道德,但能反映童年的存在。
结合本文观点以及我自己的见习经历,我十分支持王振宇老师的观点。在十年后的今天,大多数幼儿园都引入了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网络上也存在着很多幼师资源共享平台,这些存在让教育资源跨地区交流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差距。而孩子们基本上都使用过如抖音等app,了解当前热门歌曲和梗,他们确实因为这些app更早认识了毒品、性等,但他们也从中知道了更多故事、更多常识。技术没有偏向,它是一把双刃剑,主要看成人如何帮助幼儿使用它。
王振宇老师的文字特别流畅,这离不开他极大的阅读量。他可以引经据典,在文中根据需要适时地引用了有关学者的名言和观点;按照历史的脉络从不同的角度,如技术发展、心理理论、生物学等,解剖并反驳“技术至上”者们对于“童年消逝”谬论的错误理解,有理有据,在展示自己的观点上做得非常好。
随着电子传媒,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全世界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信息的迅速传播,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一体化。传统社会的权利等级、阶级差异、地域差别由极度显性逐渐变得隐性,每一个社会人都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针对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冲击,1999年,美国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推出了一本后来轰动世界的科普著作《世界是平的》。他在书中指出,传统的社会框架将被打破,资源将被重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已经诞生,一种新型的扁平的社会结构模式将替代原有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模式。弗里德曼承认自己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他认为“技术对于社会变革而言是一支决定性的力量,由此着手去分析社会变化的趋势是可能的”。这种技术决定论也反映到儿童教育领域。
一、一种技术至上的儿童观
20世纪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本质的、普遍的特征是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思想,从认知发展阶段论角度描绘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发展特点。儿童的认知结构与成人不同。儿童不断以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化的方式接受外部刺激,适应环境。然而,近20年来,很多学者开始质疑发展阶段论的合理性,认为传统的发展阶段论没有充分注意到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对儿童期和童年概念进行反思。“从本质上和长远考虑,儿童是文化的一个发明。”“有些发展心理学家甚至大有忏悔之态,认为自己过去的研究信奉发展遵守内部时钟,现在看来 ‘它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力或有强迫性’。”“时间年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差的一个指标。”〔1〕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认为全是信息惹的祸。与以往不同,在信息时代,借助电子传媒,尤其是电视的帮助,儿童比过去更早地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角色、权利和责任,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大。
肖伯纳说过,任何职业都是针对外行的一种阴谋,因为内行人总是掌握着外行人不懂的信息。 因此,人们通常认为“社会地位的区别部分是通过将人隔离进不同的信息世界而形成的”。〔2〕儿童只有按阶段学习,才能逐渐拥有同成人一样的信息权利。不同年龄的儿童所获得的信息的性质和数量都是有区别的。儿童基本上被排除在成人社会的信息之外。这一方面能使儿童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另一方面又维护了成人的权威。在儿童眼里,成人是最有力的、最能干的、最有权威的。儿童之所以看上去很天真,是因为他们被传统社会排除在成人的社会场景或信息系统之外的缘故。一旦不同年龄之间信息系统的界限模糊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模糊了。电子传媒,主要是电视和互联网,通过图像和声音把信息直接呈现在儿童面前。 正如梅罗维茨所说,“有了电视,就没有了儿童屏蔽在成人节目之外的过滤器”。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冲破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组成了当今社会完美无 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
尼尔·波茨曼说:“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6岁儿童和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感受电视提供的一切。”〔3〕的确,电子传媒呈现出了成人社会的全部内容,对儿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首先是羞耻感丧失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羞耻感是人格结构中用来控制本我中的本能欲望的超我的力量。正是因为羞耻感的存在,人类才具有神秘感和敬畏感,也才保证了人类文明的存在。如果人失去了对冲动的控制,尤其是失去了对攻击性行为和即时满足的冲动的控制,人类文明就不可能存在。 “羞耻感的无可估量的价值构成了儿童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珍贵而微妙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中,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情感……他们最终会了解这个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道德规范。”〔4〕当电子传媒模糊了儿童与成人在信息接收上的界限后,秘密没有了,神秘和敬畏褪色了,羞耻感也就很难作为社会控制和角色分辨的手段影响儿童了。儿童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就知道了大量的社会禁忌,包括性、酗酒、毒品、绑架、凶杀等。
其次是成人与儿童的界限变模糊了。除了上述界限模糊对儿童的影响外,这一变化也对成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包括心理上的口腔期无限延长、逃避社会责任、经济和人格难以独立、沉溺在即时满足之中等。
再次是改写了传统社会结构,包括性别结构、政治结构等。这些变化同样对儿童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可见,电子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儿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无比深刻的。难怪技术至上主义者们惊呼世界变平了,童年消失了!
二、人类文化与工具演化
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本质上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发挥和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19世纪,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具制造技术、人际交往准则和对自然、人力的控制等。20世纪,一种新的文化观代替了传统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从古到今的社会团体对其所处的环境局部适应的产物。“文化是由通过符号而获得和传播的各种外显的、内隐的行为模式组合,构成了不同人类团体的特殊成就;文化的核心在于传统的(也就是历史形成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的附加价值;文化体系可能一方面被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被看作是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因素。”〔5〕这一定义启示我们,无论是研究人的发展,还是研究文化,都必须顾及两个方面,即文化和物质。
距今5万年前,语言符号的出现标志着现代人的诞生。人类的新技术、远距离交往、艺术品的出现等,极大地促进了人脑、人的行为、人的认知、人的文化的发展。旧石器时代出现的大量岩画、洞穴艺术、雕像等人造物都是人类象征性活动的表现。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养动物,固定居所,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前运算阶段。农业技术、青铜器制作等标志着人类从前运算阶段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可见,对于人来说,生物的、认知的、文化的发展总是相互影响的,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工具的使用也总是不可分割的。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人造物,如外部化的符号系统,改变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也改变了个体的认知发展。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工具被不断创造和改进的历史。人类发明和使用工具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样没有停止过。铁器的出现推动了农业文化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变革,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引发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这些无一不是工具革命与社会飞跃的证据。今天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电子传媒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我相信,电子传媒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工具的终极。将来一定会有更新的、更强大的工具被发明和创造出来。那时的人类一定会用我们今天看原始人类的石斧和岩画一样的心情来看待我们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三、个体发展与文化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贯将遗传和环境作为一个重大主题来阐述。如今,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已经被更明确的生物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所替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脑的生理结构是按照预定的时间表逐步发展的。现代脑科学研究则发现“大脑一旦启用便会不停地自我联接。早期经验会不断改变大脑”。〔6〕“人的神经系统不仅仅使得人能够习得文化,而且神经系统还积极要求人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神经系统才能发挥作用……一个脱离文化的人很可能不会有内在才能。”〔7〕
对个体来说,大脑和心理结构的发展是生物和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强调生物与文化对儿童心理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否认心理自身的发展规律。 “认知发展具有很强的生物学基础。要以认知发展的形式证明文化的作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比较少。”〔8〕例如,研究表明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模式与年龄相关,不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拥有更强的表征能力,可以表征更复杂的视觉模式。所以说,当我们正视文化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时,不能简单、单向地归因。“任何想把工具使用与认知发展或社会传统的性质简单划等号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9〕
技术至上主义者们过于强调技术进步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否认了儿童心理自身的发展规律,甚至彻底否定了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合理性,认为“儿童心理学本身是一个特别的文化发明,它与更大的文化波浪一起移动”。〔10〕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儿童心理学对于年龄差异决定行为规范的认识本身也只不过是一种社会规范,如同20世纪初期许多人相信黑人和妇女智力低下一样荒谬。
这里涉及到究竟有没有儿童期、童年是否是个科学概念等根本问题。
从生物学角度看,儿童期的存在本来不应该是问题,因为儿童期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生物学事实。个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肌肉、骨骼、腺体的结构和功能都需要在儿童期里继续生长发育。儿童期实际上就是胎内生长的出生后延续,直到成熟为止。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蒙台梭利准确地将儿童期称为“精神胚胎期”。她认为儿童身上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在整个儿童期,这种精神生活一直在秘密发挥作用,最终造就出一个适应环境、时代和文化的人。
当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对儿童的认识。 例如,心理模块和认知领域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头脑中具有先天的核心领域知识,包括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朴素心理学等。有学者认为,这些核心领域知识是开放的,是个体接受文化输入和持续学习的起点。文化使得这些核心领域知识进一步发展。除了这些知识外,儿童还需要学习掌握大量核心领域以外的知识,比如人类根据某种目的创造的物品以及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必需的各种社会准则等。因此,儿童期的存在对于人类的文化传承来说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人类正视儿童期的存在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儿童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多年前,法国思想家卢梭一反历史和宗教对儿童的压抑和摧残,提出 “儿童不是小大人”“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待”等主张,揭开了发现儿童的历史帷幕。尊重儿童、保护儿童逐渐成了社会的主流话语。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儿童期的存在,也都承认童年的重要性。 即使是身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的维果茨基也承认“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自发型学习。第二个极限点是学龄儿童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的反应型学习。 而处于中间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自发-反应型学习”。可见,维果茨基如此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也没有否定儿童期的存在。
正如人们现在对文化的定义更注重社会团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一样,对儿童和童年的定义同样要考虑文化适应性。具体表现为儿童总是生活在成人为其提供的发展小生境中,而这种发展小生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水平、家庭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儿童的期望。因此,“有没有儿童期”和“有没有童年”的问题,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潮和家长的价值观。可以说,没有社会的文化自觉和家长的文化自觉,就没有儿童期,没有童年。有家长说:“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他长大后就会 还给我一个不幸的成年。 ”在这样的家长头脑里确实没有儿童,没有童年。但这纯粹属于家长的价值观问题。家长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不等于孩子不应该和不需要有童年。
技术至上主义者虽然也承认儿童的生理存在,但把童年看作是一种“社会构造”,以“不知道童年内部以及童年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为由否认童年,这是缺乏事实和逻辑依据的。面对电子传媒的普及,惊呼“童年在消逝”,这是一种单维度思维的表现。
我们可以从信息传播的维度来认识人类的文明史。从语言的出现,到后来象形文字的出现,再到后来印刷术的发明,信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一历史过程并不能得出传媒越发达,信息隔离作用越大的结论。梅罗维茨认为“印刷倾向于将儿童与成人隔离开,而电视则倾向于将他们再融合”的说法才是一种人为的断章取义。电子传媒为我们创造的信息环境是我们所处的真实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远距离反映,它不可能替代真实环境,更不可能取消真实环境。确实如梅罗维茨所说,“在孩子们不能被允许独立穿过马路之前,电视就陪着他们穿过了地球”,〔11〕但是不能否认,儿童在过马路时依然是个儿童,并不因为他在电视里“穿过了地球”,就能在家门口独立穿过马路。
一部人类的文化史也可以被看作是文化不断冲破少数人垄断的历史。一种新技术的诞生会为文化传播注入新的动力。例如,印刷术发明后,马丁·路德曾兴奋地讴歌印刷术是 “上帝最崇高、最无限的恩典”。印刷书籍的大量出现无限扩大了思想和信仰的传播范围。电子传媒同样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新气象。我们不应该悲观地看待电子传媒对儿童的影响。虽然已经有许多触目惊心的反面事例表现了不当使用电子传媒引起的严重后果,但所有这些现象都不可能阻挡电子传媒的迅速发展。同样,电子传媒也不可能在心理上消除童年。面对着电子传媒的娱乐功能就宣称“儿童没有了”“童年消失了”,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新的传媒手段永远只是人类的工具,而不是人类的主宰。面对电子传媒的强大功能,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新问题,寻找更有效的手段并更大程度地用好它。我们不能让童年的概念成为人类技术的牺牲品。还是蒙台梭利说得好,“儿童隐藏着未来的命运。任何希望给社会带来某些利益的人必须保护他不受歧变,并注意他自然的行为方式。儿童是神秘的和强有力的,他内藏着人性的秘密”。〔12〕
四、图像与认知
以动漫为例。动漫播放时采用的基本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音。动漫加速了人脑的感知速度,这是动漫的魅力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和知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中许多能被知觉到的事物的最明显特征,要么是运动的物体,要么有运动物体的参与”。〔13〕运动能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利用视觉偏好技术研究发现,1个月的婴儿视觉阈限为1.4度/秒,3个月的婴儿是0.93度/秒。更细致的研究发现,12个月的婴儿更喜欢垂直对称,不喜欢不对称和水平对称。这类研究成果揭示了儿童视觉先天的、普遍的敏感特点。 参照这些研究成果设计动漫,是动漫易被儿童接受的基础。
动漫与儿童的认知、情感等的关系更值得关注。
1.文字通过符号指称意义,而图像则能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特性。儿童解读图像,本质上是一种隐喻式思维。成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倾向注重逻辑性、合理性和因果性,而儿童的思维则注重情境性、跳跃性和相关性,不太了解因果性。图像的组合和跳跃不会造成儿童的理解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抽象画和荒诞剧把成人搞得莫名其妙,却能让儿童津津乐道的原因。
2.儿童对生命的理解与成人不同。儿童固有的泛灵论使他们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充满感情。在儿童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以沟通的,可以理解的,儿童能用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去对待整个世界,世界也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们。因此,在动漫世界中,儿童是欢乐的。即便是苦难,在儿童看来也是多彩的。
3.儿童偏爱的动漫作品往往不是专家们高度评价的作品,因为儿童更加关注的是主题事件,而不是技巧呈现,也不是专家关注的美学原则。 儿童关注的不是重大意义,而是反映主题的细节。对儿童来说,最大的主题就是梦想一个美好的世界,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幻想。
以上这些典型的儿童心理特点是制作和评价动漫作品时要注意的重点。如果一定要加以归纳,我认为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应该是儿童心灵幻想的伴奏曲,它能激发和伴随儿童幻想。一部好的动漫作品也许没有高深的哲学,没有复杂的道德,但能反映童年的存在,体现童年的欢乐,揭示生命的成长。
当然,图像不同于文字,也不能代替文字。图像能用速度紧抓儿童的感知觉和隐喻式思维,但不太可能同时促进儿童的理性思维发展。图像的娱乐性大于严肃性。理性思维的发展需要逻辑,需要推理,需要时间,需要反思和检验。读图不等于读书,看图不等于叙述,动漫不等于图书。如何处理动漫与图书、读图与读书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花功夫研究。发展心理学界应该在这里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2][10][11] 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 [M] .章艳,吴燕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1,203,201,205.
[3][4] 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失 [M] .肖志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1,243.
[5][7][8][9] MICHAEL COLE.从种系发生、历史及个体发生的观点看文化和认知发展[M] //W DAMON,RLERNER.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二卷(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3,764,765,731.
[6] 戈波尼克.摇篮里的科学家 [M] .袁爱玲,廖莉,任智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8.
[12]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M] .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5.
[13] PHILIP J KELLMAN,等.婴儿的视知觉 [M] //WDAMON,R LERNER.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二 卷(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0
排版 | 郑同学
校对 | 方佳欢
审核 | 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