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以往的成人视角向儿童视角转化,尊重儿童、观察儿童已成为幼儿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为此回顾“十二五”已经结题的研究,浏览“十三五”已立项的课题,我们一直在探索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解读,思考如何提高教师对幼儿自主性游戏观察与评价水平和能力,解决教师实践中的一些操作性瓶颈问题?基于这样的巧合,适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周念丽教授和上海名师吴佳瑛来威讲座“基于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我眼中的个别化学习”,让我们找到了“研究”之光。由园长亲自带队16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的学习。感悟教育智慧,践行幼儿游戏的魅力,本次的学习给了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多的启迪与思考;在“趁热打铁”的热情中,环幼课题组的成员们开启了借“游戏”之光的研讨之行。
“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当教研界面出现这样的广告流行语,老师们笑了!当看到案例照片的出现,老师们沸腾了!当听到水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时,老师们开始严肃了!当教研界面再次出现“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时,老师们开始了深思!儿童是这样的!
教研问题抛出,老师们从“自发和自主”的辨析,从“观看”和“观察”的区别,重新审视理解了自主游戏的真正涵义。
以“中班运动区”视频为例。借助周教授的观察理念从预设目标着手,引领教师们从游戏行为、观察、反思的维度,罗列出看到的游戏核心价值关键词。
在小组的交流分享中教师们清晰了幼儿游戏观察的纬度、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步骤、深度、广度和作用。不仅感叹!案例告诉我们:儿童是这样的。
借“游戏”之光,我们想除了研究的热情,可能还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为什么要研究,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回想儿童游戏的观察与解读,会发现,当我们以专业的观察角度来看时,原来幼儿的每一个行为都值得深思,教育的价值无时无处不在。
老师们不禁感言
毕玲:“头永远朝着风吹来的方向”。周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们的教育从他们发现身边的一棵草在动,一朵花在摇时就开始了。作为老师当孩子发现这点滴的变化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将这探索和精神进行到底。
张明明:短短的两天培训让我明确了观察的意义、目标,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还解决一些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让我意识到必须将《指南》作为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框架,完整的熟悉和掌握各领域幼儿发展目标,做一个智慧的观察者,读懂孩子背后的行为,是我追求幼教事业的终极价值所在。
丛园美:在这两天的培训中,周念丽教授和吴佳瑛教授的分享让我感悟和收获多多,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自主游戏”与“老师介入指导”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孩子们的指路人,为孩子指点前进的路;我们是孩子的守护者,为孩子的成长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我们是孩子的铺路人,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幼儿园的孩子还处在学习期,在进行自主游戏时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此时,我们要担起领路人的角色,指导游戏的进行,为孩子的自主游戏保驾护航。愿每一次都能助力孩子的成长,愿自主游戏能充实孩子们的生活,也愿我们的指导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帮助。
环幼课题组期待下一次与你的分享与成长,从室内区域和户外游戏区两种游戏环境维度探讨主题区域的延伸,常规区域的融合,预设目标的制定;主题区域探讨再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