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体育器械(包括室外大型活动器具、感统玩具等)
案例:旋转滑梯上,菲菲向下滑,铛铛向上爬。眼看就要火星撞地球了,老师眼明手快地把铛铛拽了下来,避免了一次冲撞。这边还没有解决完问题,那边又传来了小班弟弟的哭声。老师把他抱下滑梯,弟弟一边哭一边告状:“老师,大班的哥哥推我。”大班的洋洋在一旁委屈地说:“他走得太慢了,我只是想过去,没有推他,真娇气。”
分析:大班幼儿在玩滑梯时,往往已经不满足从上往下滑。经常有人要从下往上爬,这样免不了会发生冲撞等不安全现象。
指导: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区域分开,或者为幼儿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运动器械和方式。小班的孩子拿着绳子和圈之类的器具常常不知所措,他们似乎更热衷于拖拉、推、滚之类的器具。因此,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揪尾巴、投沙包”的游戏,比较受到小班孩子的欢迎;而任务性、合作性较强的游戏“蜈蚣快跑、投掷手榴弹”等游戏,则易受大班幼儿的喜爱。
二、一般体育器具(包括球、圈等)
案例: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练习单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小宇用手拍了几次后,开始偷偷用脚踢球。趁老师不注意,他一脚用力将球踢了出去,球滚得远远的。他追上皮球,又使劲踢了一脚。有两个小朋友见状,放弃了原来的活动,也加入到踢皮球的行列中。皮球不时地滚到别的小朋友脚下,在一片惊诧声中,有更多的小朋友追随着皮球奔跑,争抢着踢皮球。
分析:小宇是个拍球高手,单手拍、双手交替拍、行进中拍球都难不倒他。拍皮球对他已经失去了挑战性,他需要更具刺激性的活动。于是,快速地奔跑、大力地踢球、与同伴追逐争抢皮球等行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指导:当球滚到老师身边,老师也一脚将球回传过去。幼儿敏锐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默许,欢呼着朝球滚动的方向飞奔过去。老师又建议幼儿拿来两个大塑料筐当做球门,将自愿参加者分为两队,根据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讲解了一些足球运动的知识。参与的幼儿慢慢增多了,一个小型的足球队便逐渐形成了。
三、自制体育玩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为主,如:高跷、沙包等)
案例:小雨是我班的踩高跷高手。在户外自由活动时,她踩着高跷在场地上绕来绕去。看到鹏鹏站在平衡木上一会儿做“金鸡独立”,一会儿做“大鹏展翅”,她踩着高跷也走了过去。小雨小心翼翼地踩着高跷走上了平衡木,鹏鹏瞪大了眼睛走下平衡木,站到小雨旁边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并张开手臂想要随时保护她。小雨开始尝试着用一条腿踩高跷,经过二三次身体微小的晃动,小雨放心地在平衡木上站直了身体,并和鹏鹏一起兴奋地大声尖叫起来。
分析:这是一次大胆地打破常规玩法、探索平衡的行为,表现出大班幼儿在常见的器材上创新玩法的特点。他们需要在常见的游戏中加入新鲜刺激的元素,来满足他们的冒险、创新、争胜的内在需求。
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创新玩法,相互模仿与协助,逐步加深和提高动作的难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要领,并请她们向其他小朋友介绍成功的经验。
四、活动替代品(可以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处理,如报纸、轮胎等)
案例:高宫博和铛铛在玩纸棒。高宫博嬉笑着用纸棒点、戳铛铛;铛铛也不甘示弱,退守的同时,用纸棒退挡着予以还击。两人来来回回,有进有退。在高宫博还击时,纸棒划到了铛铛的耳朵上。铛铛扔下纸棒跑到老师的面前说:“老师,高宫博打我。”
分析: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不满足将纸棒当作小马骑或当金箍棒来单独进行游戏,他们更渴望与同伴间的对抗与竞争。在幼儿眼中,他们并无击打对方的用意,只是在比试谁能更眼明手快击中对方,获得胜利。
指导:老师首先对幼儿表现出来的机智灵巧、勇敢顽强表示赞赏,并给幼儿制定明确的击剑游戏规则:1.一对一进行。 2.在规定的地方进行,闪躲时不能跑得太远。 3.攻击时不能太用力,点到为止。以击中上半身为准,不能击打头部和下肢。请幼儿自己谈一谈遇到问题时,都有哪种解决方法;请幼儿自己考虑能否自行协调解决,对方是否是有意的行为,从而提高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户外活动器械如何开展?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1、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羊角球
羊角球常用的方法就是跳跃,教师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想出一物多玩。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想出了利用辅助材料进行羊角球的跨障碍跳跃,还有的幼儿想出了抛、拍球;合作跳跃,他们还想出了利用身体不同部位推球,。正因为这些玩法是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师生共创的,活动内容新颖,所以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的兴趣也不断得到满足,主动性也加强了同时坚持性也得到了发展。
2、发展幼儿运动能力
案例一:球类
小班以球类游戏为主,我们引导孩子们蹲着拍、跪着拍、转身拍、跨腿拍、拳头拍、手背拍、手掌纵拍、左右手交替拍、跳着拍、边走边拍、边跑边拍、绕过障碍物拍…花样翻新,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一段时间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孩子竟然已经达到了大班拍球的要求,幼儿的创新潜力无限,只待我们合理发掘……因此,“一物多玩”的策略,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伴随着幼儿的认知、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创新能力逐步发展。
案例二:平衡板
教师在幼儿能较好掌握个体平衡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想出新的玩法,如:两人合作保持一块平衡板的平衡、而后发展到保持两块平衡板的平衡。小朋友还想出群体合作保持多块平衡板的平衡,这样发展了幼儿的多种平衡能力。小朋友还想出利用平衡板发展跳跃能力。在这些新的玩法中不仅仅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还发展了幼儿双脚并拢向前跳跃和跨跳的技能。
3、对幼儿的分层指导
案例一:推小车
在推小车的活动中,教师以闯关的游戏情景来作为分层指导的载体。第一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基本技能:前进后退。第二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在小车里装上货物或一个小朋友坐上去前进后退,最后还增设了难度—第三关:爬斜坡。同时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不强迫幼儿选择闯关,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觉得自己已有把握时在鼓励他进入下一关,这样减轻了幼儿的心理负荷,使幼儿能在一个愉快的心境中活动。
案例二:抛接球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但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从自己班的幼儿水平出发利用一物多玩实现了分层指导。层次一:自抛自接,向墙面目标投射;层次二:对抛对接;层次三:一人接多人抛;他们还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抛球过低,接球率不高设置了层次四:过网抛接球。
六、季节性活动量的调节
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幼儿活动的特点是低强度的,如不提高活动密度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同时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
进入冬季后,我们从幼儿的脸红、出汗、手心发热、呼吸状况等外在指标发现有一些器械活动的运动量在这个较为寒冷的季节里是不够或是所需达到时间太长,我们对户外活动进行了灵活机动的调整,如对活动量一时难以达到的,我们有活动前的跑步、热身舞,活动过程中的健美舞。也有双向的结合:如攀岩与羊角球的结合;钻山洞和平衡木的结合;玩绳和跳圈的结合。对于活动中一些运动量较大、易出汗的幼儿教师也及时做出调整,如请幼儿作裁判、改变器械的玩法减少活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