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关注点击蓝色↑↑↑优师教研关注即可
传播:园所动态、幼教资源、育儿宝典、家长课堂、亲子阅读、社区早教
?主编: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大胆思考与探索,把活动引向深处。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让整个活动层层深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参与的快乐?请您在小编推荐的这篇文章里寻找答案吧!
一、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在这个活动中,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本活动内容有关联吗?
如“10以内圆形的四等分”这个活动,老师很善于将问题紧扣主题来展开讨论。活动开始时,她先教幼儿学习“4等分”:一个饼干可以分成4等分。接下来,她以提问形式让幼儿边学边记录:2个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怎么分?3个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怎么分?4个饼干呢?依次提问,列举了一系列等分的方法,让问题围绕着等分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幼儿在逐一解答问题的基础上自然接受知识。
又如,在开展“我要上小学啦”这个活动,老师提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参观小学。回来后,老师又围绕主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小学里有什么?小学生怎样上课?使用了哪些文具?你喜欢上小学吗?怎样做个小学生?孩子们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不一样。一个问题的扩张,使幼儿在多方面了解小学的基础上向往当小学生,这比老师单方面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
二、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个提问清楚吗?幼儿可以回答吗?
在听“有趣的水”这个活动时,教师为了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特性,用底部漏水的瓶子装水来演示,并引导幼儿观察提问:“瓶子怎么装不了水呀?”幼儿说:“瓶子漏水了,装不了。”老师又问:“为什么装不了水?”幼儿说:“瓶底有漏洞。”老师急了:“水哪里去了?”幼儿这才说:“水流走了。”老师松了一口气:“对了,水流下来了,因为水有流动性。”为了说明这一点,老师又让幼儿用手抓水、用筛子装水,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水的流动特性。如果老师在开始部分先让幼儿在亲身体验水的流动特性后,再提出问题:水能不能被盛起来?为什么?这样幼儿就能以实践体会回答问题,避免在问与答中走入“死胡同”。
三、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设计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会担心幼儿答不出来造成冷场,往往在提问时不容幼儿思考便直接告诉答案,或是以自问自答式来结束话题,这样势必影响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相反,好的问题设计既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以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使幼儿在探索行为上具有方向性,并促进其思考。
四、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设计的问题能否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
如大班语言活动“动物的翅膀”,老师设计了一组难易不同的问题:哪些动物有翅膀?动物的翅膀有什么作用?有翅膀的动物就一定会飞吗?怎样让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假如你有一双翅膀,想干什么?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每一层次的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大胆表达。
除此之外,一次成功的集中教育活动,还应考虑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能吸引幼儿有兴趣学的教材;活动环节的安排既注重全体,又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师幼互动……同时,教师的素养、语言功底、教学风格幽默有趣等等很多因素都有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摸索、反思,从而让教学闪光,让活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