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关注点击蓝色↑↑↑优师教研 关注即可
传播:园所动态、幼教资源、育儿宝典、家长课堂、亲子阅读、社区早教
?主编: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小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点。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我们依据教师所需,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发展目标,借助“走出去”的活动,为教师铺设专业发展之路。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高度的责任感,引领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思,实现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科研质量的同步提高.
美术活动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以其生动、形象等特征,广受幼儿的喜爱。环翠区机关幼儿园作为艺术特色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方面一直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更好地彰显幼儿园的美术特色,让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快乐成长。近期,幼儿园又派出一批美术方面的特色教师赴上海,参加了美术大师薛文彪的《借形想象儿童美术研讨活动》,研讨中借助实例展示借形想象方法的创作,张张个性张扬、充满灵性与活力的幼儿美术作品,无不让老师惊叹、感怀幼儿的天真、烂漫。
在培训研讨后受训教师纷纷感到:以游戏为载体,通过一物多变,多物联想等方法进行添画、拼贴、拓印、组合创作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带着这样的感悟回园后,级部组长孙红燕组织全园教师围绕主题“看起来很好吃”开展了一次借形想象美术设计园本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创意、想象、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
教研在主持人的抛砖引玉“如何设计一节优秀的美术活动”中拉开帷幕,在思维碰撞中教师首先明确了优秀美术活动除了要符合《指南》要求外,还需有创新,比如导入的创新、创作空间的创新、材料的创新、过程和评价等的创新。
在头脑风暴的洗礼下,小、中、大各年龄组教师分别围绕“看起来很好吃”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为了避免活动设计的多元化,每组只能根据要求使用指定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如小班组——皱纹纸、胶棒、彩笔;中班组——记号笔、板纸、油画棒;大班组——水粉、毛笔、宣纸。限定的时间,限定的材料,老师们又会演绎出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吧!
小班篇:好吃的棒棒糖,炫彩生动
小班组借助皱纹纸、胶棒和彩笔仅有的材料,在绘画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将绘画工具改用彩笔的笔芯,五颜六色的笔芯,打圈涂抹就变成一颗颗七彩的棒棒糖,引导幼儿根据棒棒糖的颜色自由想象,比如黄色的是香蕉口味的,绿色是哈密瓜口味的,红色的是草莓口味的……在启发想象之后运用皱纹纸团圆、搓条等技能进行想象添加,瞧,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棒棒糖娃娃跃然纸上。但棒棒糖好吃小朋友可不能贪吃哟!
中班篇:好吃的披萨,趣味滔滔
中班的老师们对《指南》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最终确定好活动主题为《好吃的披萨》,教师们个个兴趣盎然,借助集体的智慧,他们除了在材料使用上做了创新,将油画棒刮成细末做披萨的各种馅料以外,绘画形式也做了创新,比如打破披萨原有的形状模式,引导幼儿想象出各种动物形状和不同图形的披萨,并充分利用油水分离的原理,让披萨的馅料在水粉和油画棒的双重作用下变得趣味盎然,令在场老师们印象深刻。
大班篇:看起来很好吃,晕染精彩
晕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能让幼儿获得一种独特的美感。大班借助水粉和宣纸,玩起了晕染,想必这一绘画形式一定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班组的老师们在空间布局上做了创新,预决定在美工区开展“我的创意我做主”炫彩晕染画比赛。通过晕染的色彩来借形想象,比如红色的会是番茄酱,白色的可能是面条,根据色块进行想象添加。
1个小时的谈论时间,老师们呈现了三节不同韵味、不同风格,不同绘画形式的借形想象绘画活动,教师们根据各组的说课内容大家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努力开拓新的创意美术教育思路。活动现场,教研组长对各组的美术活动设计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认可,对于这次的美术教学活动她点评道:“活动现场创设的情景,激发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个体经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创新的活动设计,让幼儿充分运用肢体、语言、绘画等方式表现美,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也尊重幼儿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师在解读、研讨与动手操作中,体验着借形想象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并启发教师进一步思考借形想象在主题背景下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以此来关注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提升。
此次活动,教师们在互动过程中进行着热烈的研讨与思想交锋,加上组长犀利的分组评析,形成良好地互动研讨模式,为幼儿园践行“借形想象”特色实验基地指明正确的方向。借用教研组老师们的一句话:“我们希望走近孩子,和孩子们一同触摸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