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将物品随处乱放,造成物品丢失,有时候还会造成小矛盾。对于这一现象,我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会收纳整理。生活中,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物品的整理和归纳也是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与肯定,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鼓励幼儿收拾和存放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1.通过观察与比较,初步感知收纳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分类整理。
2.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位置,合理利用空间摆放更多的物体。
3.激发幼儿合作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整理箱3-4个、各类玩具若干、操作单页及贴纸各20份
通过操作,学会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位置,合理利用空间摆放更多的物体,初步学习收纳整理。
通过观察与比较,学习分类整理,感知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一、问好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二、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他来了,咦,他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小朋友们猜一猜。(出示杂乱的图片,幼儿自由猜想)
幼:玩具乱了,东西找不到了……
师:那小朋友们能帮帮他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玩具,想请大家帮忙整理,小朋友们愿意吗?(每桌一个收纳箱、若干书本、玩具)
三、第一次整理收纳(分组合作)
1.幼儿分组回座位整理桌面玩具,尝试将杂乱的玩具收进收纳箱。
师:小朋们,请观察桌面上的玩具,大家一起合作,将玩具整理好,加油哦!
2.教师巡回观察并拍照上传,等待幼儿分享。
3.收纳结束,回座位分享,讨论,研究新的方法。
(幼儿表达整理时的困难,集体讨论解决方法,准备第二次尝试)
4.教师在幼儿建议的基础上,总结整理方法,帮助幼儿巩固收纳小技巧。
(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空隙处放细小物体;层层累积;)
四、第二次整理收纳(分组合作)
师:好了,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新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再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将玩具全部收进箱子,出发吧!(教师巡回观察,拍照上传)
五、分类整理(PPT展示:物品架、各类物品)
师:小朋们,刚刚大家整理物品,又快又好,接下来,我还想请大家帮帮忙,愿意吗?看,这是我的玩具架,每一层都有很多的玩具,我每次整理的时候,都会分类摆放好,看,这是什么呀?–“球”。那这一排,我们都要放?这是什么呀?–“书”,那这一排,我们都要放?小朋友真厉害。看,地面上还有很多,谁能帮我送玩具回家呢?(教师使用PPT图片引导,为分类操作做好准备。)
六、幼儿分类整理物品(每人一份操作单页)
师:小朋友们,今天姚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玩具图,看,漂亮吗?待会分类整理的时候,请选择好你需要的玩具贴画,粘贴到正确的位置,在分类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讨论。现在,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一起帮忙分类整理吧!(教师讲解操作单页的游戏方式)
七、操作单评价
师:小朋友,整理好了吗?游戏结束的小朋友可以回到座位上,我们一起来分享分类整理的效果吧!(教师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
八、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真厉害,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收纳小能手。这么快的时间就学会了收纳整理,帮了老师这么多忙,谢谢大家!下次老师遇到困难,还请小朋友们帮忙,好不好?
供稿:东台市梁垛镇台南幼儿园 姚雯
转发 点赞 关注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