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预设是在主题进行之前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目的性较强,教师容易把握,教育目标容易落实,能够保证幼儿的基本发展。然而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设计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即时的兴趣、需要)不吻合,过于拘泥于预定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容易造成“有教无学”的情况。而主题的生成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动力,实现了对预设课程的超越,克服了预设课程的不足。其教育过程“尊重意愿、满足需求、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但主题的生成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出色的教育机智,等等。那么,如何在主题设计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使预设和生成和谐共舞?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幼儿原有的学习经验,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关键。也就是说,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时,必须关注幼儿原有的基本经验,同时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问题,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起点”,展开预设,这样才能使预设的教学活动焕发生命力。一天吃点心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突然掉了一颗牙齿,这引起了许多幼儿的关注。大家纷纷说;“老师,我的牙也掉了,不好咬东西。”“老师,为什么会掉牙齿?”“看,我这颗牙开始摇了。”“那有什么稀奇,我已经长出两颗新门牙了。”幼儿对“牙齿”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围在一起说开了……教师意识到幼儿对“牙齿”产生了好奇,随即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换牙吗?”“人的一生要换几次牙?”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于是教师发动全班幼儿去查找有关牙齿的资料和图片,带来牙齿的模型,并把这些材料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去进行探究。在随后的一周开展了“牙齿”的主题活动,其中既包括教师的预设活动,如“认识牙齿”、“老虎拔牙”等,又有生成探究活动,如“采访牙医”“动物的牙齿”等。
整个主题活动始终以“牙齿”贯穿始终,在一个个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幼儿乐此不疲,每个人都认真参与,忙碌地思考、交流、动手实践,他们情绪高涨,亲历着发现过程,体验着科学真谛……此案例表明,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常常暗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目标,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结合幼儿的基本经验,扩展成为主题教学活动内容。“长牙”是每个幼儿成长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而6~7岁正是幼儿的掉牙时期,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保护牙齿的知识及换牙的注意事项。于是,当教师发现幼儿对“牙齿”感兴趣时,迅速判断这一兴趣点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并立即给予了及时的回应。“什么时候换牙?”“牙齿从小到大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换牙?”等一系列问题,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心,而教师巧妙地采用延缓转化兴趣的策略,有意识地发动全班幼儿搜集各种资料,在搜集、查找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丰富了有关“牙齿”的基本学习经验,而且激起了更大的探究热情。而此时个别幼儿对于“牙齿”的兴趣,已经拓展为集体的兴趣与需要,顺应着这一兴趣点,以基本经验为基点,教师预设了教学活动,幼儿的学习经验在集体活动中得到了梳理与提炼。
所以,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多关注自己的预设活动是否能激活幼儿的思维,能否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能否在“最近发展区”中给幼儿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只有找到了幼儿的基本经验、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预设的主题活动才能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但“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过度的“预设”必然导致教师对教学的控制,导致对幼儿活动和发展的包办、强制和干预。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与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及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应设计弹性方案,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实线框:本主题预设的探究活动。教师可结合网络图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开展系列活动。
虚线框:主题活动的“留白”,包括新线索的生成及不同线索下新的活动内容的生成。教师可结合主题的核心思想,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自主进行预设并生成适宜的主题内容,实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机统一,使预成和生成的课程内容深度结合,成为富有班本特色的主题课程。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常常会打破原先的教学设计,使我们遭遇一连串的“意外”,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中,如果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定的答案一致,教师就会对幼儿大加赞扬并毫不犹豫地进入下一环节,很少真正有时间和耐心去倾听幼儿真实的想法;一旦节外生枝,要么生拉硬扯地把幼儿拉回到既定的轨道,要么束手无策。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正是因为教师忽视了教学活动应该是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场性。面对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能死守“预设”的教案不能自拔,而应即时捕捉这些信息和资源进行,并理智地将之纳入活动临时设计之中,将原有的教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活动的既定目标。在“认识车”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各自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车,认识车的不同类型和特征。轮到聪聪介绍时,他拿着车说:“我的车开起来可快啦,看!”话音未落,他的车“嗖”地一下窜到活动室另一端。顿时,活动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幼儿纷纷拿着自己的车与同伴比车速,再也没有人愿意来介绍了。看到幼儿如此兴奋,教师意识到中班幼儿喜欢用行动代替言语,喜欢在玩中交流,于是,就默许了幼儿的行为。这时传来几个幼儿的争论声:“我家地面是大理石的,开得可快了!”“我家是很滑的木地板,开得比你更快呢!”“老师,我在塑胶地上开得怎么不快啊?”听到幼儿的争论和提问,教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幼儿感兴趣而且富有探索意义的话题,于是马上提出一个对中班幼儿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们知道车在什么地方开得最快,在什么地方开得最慢吗?”幼儿立刻涌向教室的各个角落,开始探究车在地板、毛巾、毯子等不同材料上滑行的不同车速。一次更有意义、更富有情趣的探索活动开始了。从而延伸新的活动:区角摆设“汽车展”,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随时入区自主观察和研究。
本案例中,教师对活动作了充分的预设,然而在活动进行中,却节外生枝地出现了由介绍车的类型而引发的“汽车在什么地方开得快”的问题。面对幼儿此时抛出的“球”,教师在价值判断后,觉得两个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本质上并无二致,无论是预设的“介绍车”的活动还是生成的“比车速”探究活动,其目标都是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功能用途。而生成的“汽车在什么地方开得快”活动更符合幼儿的需求,更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幼儿在玩中主动交流、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玩中学”的理念,也很好地达成了活动目标并拓展了相关经验。教师不惜放弃原有预设方案,及时提供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而后把玩具汽车展示在区角里,让部分对汽车还感兴趣的幼儿在区角继续进行观察和探究。正是教师灵活地处理,使得本次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即时兴趣又达成了原有的教育目标,取得积极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预设”和“生成”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不管教师在设计活动前对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有多了解,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幼儿的动态发展,因为学习的主体——幼儿是活的,他们带着“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参加集体活动。诸如偶发事件、幼儿兴趣的转移等都会影响教学,因此课程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判断该“变数”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兴趣点,是个别兴趣还是共同兴趣,是否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助于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应依据分析即时即景地迅速作出反应,使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在动态中不断地调整,在“最近发展区”中给幼儿提供新的发展台阶。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