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看孩子?
一名优秀的托育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托与育
家长们在决定把孩子送托时,通常跟园所都是这么说的:“孩子还小,只要吃饱喝好、情绪稳定就OK了,不求他能学到什么。”
这句话,作为老师和园长,如果真信了,怕是很难留住家长。
很多家长对托育的概念了解只停留在表面,认为托育就是看孩子,然而并不全是。托育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护理者,他们将教育融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生活实践中开发孩子们的能力与潜力。
相对于家庭看护和照料而言,专业的托育机构在早期发展、行为习惯、卫生保健、营养配餐和同伴交往等不同的维度都可以更好地辅助家长,让老人放心,妈妈安心,宝宝开心!
托育与幼儿园有所不同,孩子的年龄层更低,对托育人才的专业照护要求更高。托育人员不仅要了解3岁以下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要能创设适宜的环境,开展科学规范的生活照料、安全看护、营养喂养,提供早期学习机会,促进婴幼儿在托育机构中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近日,为提高南宁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托育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及业务能力,规范托育机构人员管理,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南宁市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承办的南宁市托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第一期)顺利举办,来自全市的总计约300余名托育行业从业人员参加本次培训。
考核现场
培训班特邀儿童保健、消防救援、托育机构运营管理、儿童发展心理等具备相当理论实践水平的专家组成师资团队,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生活照料、安全健康管理、早期学习支持、回应性照护等,采取“理论培训+实操培训”的方式进行专业授课,为打造一支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过硬的托育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将有效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托育行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优化生育环境。
从培训中,托班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呢?
第一点:一个合格的托班老师必须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托班老师要领导幼儿一日全部生活、活动游戏。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融入幼儿的心理环境,才能有效地把各种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幼儿。
第二点:0-3岁婴幼儿因其年龄小,更需要专业的照护。老师也需要具备相当的婴幼儿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营养保健等知识,在意外发生时,能够从容正确地处理。
第三点:老师除了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心以外,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依据“回应性照护”原则,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敏感发现婴幼儿需求并通过接触、眼神、语言等形式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及时回应,帮助其建立对老师的信任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幼儿倍感安心信任,逐渐放开表现自己。
第四点:创设适宜的环境,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育标准,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孩子实现更好地成长。
第五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行为举止,培养好的习惯兴趣也是家长们热衷看到的,老师要善于和家长沟通分享,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和园区的专业,让家长们更放心信赖。
对于托育机构而言,“托”是基本功,“育”是竞争力。因此,如何向家长展示“托”的能力和“育”的成果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