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了错,比如打碎了一个杯子时,常常会挨骂。我们总会责备孩子。为什么要因为这些谁都可能犯的错来责备他呢,何况还是对一个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肢体动作的小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我们可以教孩子清理的方法,让他像成年人一样给自己收拾残局。责备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孩子的确需要学习很多知识,但他并不比别人差。
蒙台梭利写道:
家长这种无意识的强权容易阻碍孩子人格的建构,造成孩子发育迟缓……当家长看到孩子碰到杯子时,就会惊慌不安地觉得杯子会被打碎,而如果是一个客人打碎了杯子,他便急忙跟客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杯子不值什么钱……如此行事,孩子就会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温柔地对待孩子很重要。我们对待客人并不苛刻,所以,也不要对我们的孩子苛刻!我们要像对待尊贵的客人一样尊重孩子,因为当孩子感觉被尊重,他才会懂得尊重别人。如果我们为自己对孩子发火而后悔,请毫不犹豫地请求孩子的原谅。我们并不是永远都对,可以通过道歉来表现这一点。法国教育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说,沉默比暴力更可怕。跟孩子道歉并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严,威严可以重新建立,但是要建立在以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对话中。
同样,我们打孩子,也是在表现自己高人一等,但是暴力却丝毫体现不了家长的威信。如果客人将脚踩在你家不结实的椅子轴上,或者摇晃这把不结实的椅子,或者没有按照你期望的那么做,你会打他屁股吗?打孩子,就是告诉孩子我们有权利打你的身体,我们不尊重你。这样会让孩子不尊重自己,看不起自己。打孩子也是暴力的一种,即使它被当作一种交流或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做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爱,就是伤害,因为打你就是为你好。强者为了帮助弱者就可以打弱者。暴力很正常……”
我们应该抵制建立在恐惧之上的权威,因为这样的权威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不用打屁股的方式来惩戒孩子,也并不是说可以让孩子为所欲为。孩子也是人,但他还不是个足够成熟的人,还不会进行理性选择。这时就需要父母的威严给他一定的限制,但这个威严,不是来自家长的恐吓和孩子对暴力的畏惧。
为什么不能取消家长制订的学习计划呢?孩子达不到目标,家长就要生气,但是孩子达不到目标常常是因为他并不接受这个强制的要求。为什么不用一个孩子自己制订的、更自然的学习计划呢?那样的话,孩子就能完成他的大部分计划,如果完不成,他就会很失落,但也不要责备和羞辱他。失望的情绪会促使他采取行动达到目标。孩子想重整旗鼓的时候,家长的一个惩罚就能让他立刻气馁。成年人不要掌控一切,应尽量越来越少地介入,给予孩子越来越多的信任,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
我们应该要求自己去了解孩子的个性,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先决条件,不管是对一个新生儿还是对一个大孩子,都要学会去认识并且尊重这个新生命的个性。
蒙台梭利教育法既不鼓励惩罚也不鼓励奖励,因为这两者都会给孩子带来无益的依赖心理。理想的方法,是与做错事的孩子谈话,倾听他的想法。但是,对于行为太过分的孩子,就要立一定的规矩。
对于我而言,能够认可的惩罚就是暂时的隔离。要让孩子明白,如果在社会中不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就会被隔离开来。这并不是要将他驱逐或者排挤在外,只是将他暂时隔离一段时间。不过,最好不要总是将孩子隔离在同一处,因为这样他就会将那里想象成监狱。那个地方尤其不能是他的房间,更不能是他的床,因为这样会导致他的睡眠紊乱。也没有必要将门关起来,让孩子离我们很远,不应该让他有一种孤独感、焦虑感。只要让孩子接受这个条件:如果你遵守游戏规则就能玩,否则就不能。
如果我们没有事先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不要随便训斥孩子,这不公平。游戏规则需要明确,应该提前给孩子做解释。
为了减少冲突,我们要养成提前跟孩子讲规则的习惯。从容、坚定地提前讲好,比起最后1分钟再给孩子列规则要容易执行得多。不然孩子接受不了规则,也不能执行规则,就会造成很大的混乱,最终让所有人都倒霉。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在公园里玩游乐设施,在离开之前,他需要心理上有准备。家长最好在玩之前就跟他约定离开的时间,中途提醒他还可以玩多长时间。如果突然打断他,不停地催促他该走了,孩子就容易产生抗拒心理……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一个过渡阶段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这样心理上才能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当孩子很失望的时候,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选择。这样就能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和大人一起做决定。不要操控他,而要让他和你一起做决定。比方说,在大冬天,我们不能让孩子完全随意地选择衣服,不可能让他在零下10摄氏度的时候穿短裤。但孩子常常想要穿不合时宜的衣服,如果拒绝他,他就会闹个没完。这时,我们可以给他两套衣服或者两种类型的衣服让他选择,避免让他失望。我们可以问他:“你是想穿一条短裤加裤袜呢,还是一条裤子?你选吧。”这样的选择能提升孩子的自尊。
如果一个孩子特别爱捣乱,那是他在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使尽浑身解数来吸引大家的目光。对于他而言,负面的关注也比没有关注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多关注他,让他的需求得到彻底的满足呢?比方说可以交给他一项任务,帮助他找到自己的价值。反之,责骂、羞辱他只能让他更加捣乱,更加缺乏责任心。
我床头有一本书,是法国儿科医生皮埃尔·勒穆瓦纳(Pierre Lemoine)的一本教育书籍《爱的传递》(Transmettre l’amour),里面有一句我觉得很有用的箴言:
当孩子为了吸引注意而捣乱的时候,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对其有反应只会鼓励他的行为,让他产生想继续下去的欲望,因为这些行为达到了目的。如果我们对其一言不发,同时对孩子其他行为表现出积极反应,就会强化他的正面行为。我们应当明白,孩子这样做只是为了吸引注意,或者说是为了感受到关怀,这些都是为了得到爱的表现。千万不要为此而愤怒!
淘气的孩子往往会被有创造性的、能激发他潜能的活动所吸引。所以,应该让他所做的事更有吸引力,以此开发他的智力。因为只有在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有创造性的活动中,他才能保持专注。如果成年人想要安静,就需要和一个淘气的孩子进行博弈,至少,成年人要表现得像个成熟的人。成年人要控制住孩子的躁动,接纳孩子不好的状态,这样才能让那种状态消失。要接纳孩子,然后吸引他,让他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因为只有兴趣才会让他瞬间平静下来,所以要坚持不懈地激发他的兴趣点。但这种瞬间的平静,只能在孩子感觉到被接纳和“情绪能量很饱满”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
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就是要放下对孩子的幻想,放下对一个模范孩子的渴望和期待。我们面前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他就是他自己。接受他,也就是帮助他接受自己;给他尊重,就是为了让他获得自尊。要让他了解自我,这才是爱他。无条件的爱就是让他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感受到自己值得尊重的孩子,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要。他会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会给别人留下位置。这是实现和平教育的基本要求。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House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